首頁>兩岸>臺海人物
臺灣導演李小平:更好地呈現歷史的溫度
? 多年來,在兩岸奔走間,李小平一直在嘗試用自己的理解,來講好“兩岸故事”。
人民政協網8月2日電 (文/圖 曾天泰 記者 照寧)“高山故事煙火色,家鄉山水金不換,一點初心盼回甘……”在一部慶祝建黨百年的高甲戲《回甘》中,講述著福建省廈門市最高、最遠的山村——同安區蓮花鎮軍營村,曾經的窮山惡水,但如今正變成廈門乃至福建、大陸鄉村振興的“樣板擔當”。而指導這個主旋律大戲的導演,正是臺灣導演李小平。
“拍攝主旋律作品,我非常有底氣”
1964年出生的李小平,祖籍河北,9歲開始學習京劇,曾是臺灣陸光劇校的科班生,專攻京劇花臉。但他在15歲時因變聲期倒嗓,無法再唱。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失去表演舞臺的李小平將自己從舞臺上抽身,開始進行戲劇創作。回憶起那段歲月,李小平時常慶幸自己在科班時是唱花臉的:“因為在京劇中,花臉經常扮演配角,一個客觀性的存在,讓我有更多時間在旁觀中思考,因此就慢慢孕育出了自己的創作力跟可變性。”
自2010年第一次受邀到成都編排經典川劇《夕照祁山》,李小平開啟了與大陸戲曲界的頻繁合作。他執導的高甲戲《大稻埕》還獲得了大陸“五個一工程”獎,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摘得此項殊榮的臺灣導演。
不過,這次的《回甘》,卻是李小平第一次操刀大陸主旋律作品。劇中,他需要呈現軍營村村支部書記高振民帶領群眾,不顧病痛,克服困難,改變鄉村面貌的感人故事。
“創作主旋律作品,我想應該更好地呈現出一份歷史的溫度。”為創作好這部戲,李小平與主創團隊多次前往軍營村實地采風,在與當地居民同吃同住中,李小平感受到了許多基層黨員“土地本有情、人間更有義”的人文情懷,深受觸動。
“當時我們去采訪劇中高書記的原型人物,他當時在那么窮苦的條件下,帶著村民們修路、挖水庫,在我看來完全沒有辦法用人力完成的事情,老書記就這么抽著煙,慢慢地講著,好像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李小平回憶道,那一刻,他真正對根植在中國共產黨黨員和百姓心中的那種信仰有了具象化的體驗。
“兩岸之間需要不同的經驗對話”
近年來,李小平的才華受到越來越多大陸戲曲同行的關注,自2010年以來,他已受邀執導川劇《夕照祁山》、京劇《金縷曲》、昆曲《春江花月夜》《醉心花》、歌舞劇《昭君出塞》等劇目,并引起熱烈反響。
談到與大陸眾多大腕合作的過程,李小平表示,作為導演,對演員最大的尊重就是在劇目排練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大陸資深的戲曲工作者,很喜歡啟發式的表演,而且愿意接受挑戰。”
李小平說,大陸的創作資源豐富,很多戲曲演員有扎實的基本功、外在條件也很好,但在表演中容易陷入一些僵化的模式,所以就要特別培養他們,通過一些生動細節把故事說得動人。
多年來,在兩岸奔走間,李小平一直在嘗試用自己的理解,來講好“中國故事”。李小平認為,在戲劇領域,要把握好傳統文化的現代性,用中國的文化底蘊與新的藝術當代性進行對話,“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兩岸共同在世界上構建中國的文藝話語體系。
“我愿意做一個兩岸之間的文化使臣,”李小平坦言,“兩岸環境本就不同,不要一味強調工作方式不同,更不應標榜自己有創意優勢。之所以請你來,就是因為需要不同的經驗對話,從而碰撞出火花。”
“我們需要一種逆行者的勇氣”
近年來,老戲迷、老票友日漸凋零,為讓更多年輕人喜歡上傳統戲劇,讓兩岸傳統文化在活化中發展,李小平一直在努力讓更多年輕人走進劇場。
“戲劇在以前就是一種主流娛樂方式,但經過時間的淘洗,戲劇依然存在,本身就證明了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在李小平看來,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異化”了傳統藝術形式,很多流行文化變成了“消費性”的快餐,在這種背景下,推出的作品不能僅是形式上的當代,還要掌握好敘事節奏、表演節奏、情緒節奏,讓年輕人在精神上產生共鳴。
戲幕開合,水袖起落,在數十年如一日的戲劇生涯中,也有著李小平對傳統的堅持與自信。“一直以來,我覺得我們都需要一種‘逆行者’的勇氣,一味迎合,最終也只能迷失了自我。戲曲依附于方言,方言依附于地域性,各劇種的精彩就在于各地風俗人文的不同。我們有如此的文化底蘊,只需要將其更好地發掘出來,呈現給觀眾,我們應當有這樣的文化自信。”
李小平始終希望,每一部戲都應像一幅畫卷,每一個人都是畫中人,唱念做打均融入其中。“對于現代人來說,生活節奏很快,觀眾百忙之中抽出兩個小時來看戲,我們就不能在舞臺上有一秒鐘的浪費。一出戲就像一幅畫,每個舞臺上的人都是畫中人。”57歲的李小平表示,自己還將繼續堅定地走戲劇創作之路,讓更多兩岸同胞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李小平 導演 臺灣 大陸 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