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綠·生活
比利時人為何鐘情自行車?
比利時位于歐洲西部沿海,無論是地理上還是文化上,比利時都處于歐洲的十字路口。
筆者最早認識比利時是上個世紀70年代末當海員時,行船來到比利時最大的港口安特衛普,這里給人的印象是城市十分現代化,但自行車不少。
去年跟團再去比利時,發現不僅是安特衛普,就連首都布魯塞爾乃至全國都在流行騎自行車。大街上隨時能看到騎自行車的人。人口50多萬的安特衛普,自行車占了整個城市交通運輸比例的16%,顯然自行車已經成為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政府導向與公民接受度高成為自行車普及的原因
從車輪時代返回到自行車熱,這與政府的導向有絕對關系。
比利時政府非常鼓勵國民騎自行車出行,他們覺得騎自行車出行,不但能減少對空氣的污染,還鍛煉身體,有助于身體健康,是增強人民體質的長久之計,也是今后交通的必然選擇。
政府會在鬧市區擺放與健康、自行車有關的塑像,向人們傳達這一信息。同時,有關部門加大力度修建自行車專用道,不但本國生產自行車,還多渠道進口別國生產的自行車,以此滿足市場需求。
有關資料顯示,早在2003年,比利時進口自行車的數量就突破了百萬大關。自行車與巧克力一樣成為比利時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到比利時,就不知道比利時人是如何鐘情于自行車。比利時人愛騎行,上班、上學、購物、郊游、遠行等都離不開自行車。
他們不是買不起汽車,而是認為汽車有汽車的作用,自行車有自行車的作用。能用自行車代步的事,盡量用自行車代步,既環保,又鍛煉了身體,所以自行車被廣大民眾所接受。
在比利時,一人擁有三臺自行車很普遍
在比利時,沒有私家車可以,但自行車不能沒有,還要至少3臺:一臺城車,后座可以放東西,騎了去附近超市購生活必需品;一臺賽車,輪胎細窄的那種,周末遠途騎七八十公里沒問題;一臺登山車,輪胎粗寬的那種,可以去樹林山地。
擁有3臺自行車的人在比利時很普遍。如果你覺得這多余,沒必要,那可錯了。在比利時,擁有8臺自行車的人也不在少數。
在比利時,城市道路上都辟有專門的自行車通道,經??梢钥吹揭恍┥泶I自行車運動裝備的人騎著價格不菲的“豪車”從身邊飛馳而過,這也是比利時一人要擁有多臺不同用途的自行車的原因之一。
風和日麗的周末,比利時人騎車出行,在河邊、樹林、田野里成群結隊,中途停下來找個酒吧,坐在陽光下喝點飲料,就是生活的一大享受。比利時每個小鎮上必有面包房、肉店,還有就是自行車行,不僅賣車,也兼顧修車。店面里面放的都是新車,舊車要維修就直接推到店后面。
比利時人愛好自行車從孩童時代就開始了
比利時人騎自行車的愛好可不是一日之功,而是從童年時代培養出來的。
比利時的小學生必須學會騎自行車。孩子之間,你有自行車,我沒有,那不行,一定得叫家長買一臺。
自行車到手,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有些孩子在學齡前就會騎了。進入學校后,學校還會出面組織,請交警來講交通規則,請自行車俱樂部的師傅來給孩子們講怎么修理自行車。他們還定期來校將孩子們的自行車逐個檢查一遍,以確定自行車是否合格。并且,由交警模擬各種交通情況,孩子們現場考試,合格者發騎車證書,得到證書的小學生才可以騎自行車上路。
仔細觀察小學生的自行車,前后都有手閘,車把上裝有白色的反光裝置,后面配有紅色的反光裝置。前后車燈、自行車帽等設施也必須齊全。
此外,比利時與其他歐洲國家一樣,設有公共自行車。公共自行車存放點將樣式相同的自行車鎖在一排架子上,如果有人想騎走就刷一下公共交通卡,等用完了找個就近的存車處即可歸還。也就是即時用車,異處還車,十分方便。
雖然是公共自行車,但細看那些自行車沒有任何被破壞的痕跡。從愛護公共自行車這件小事,可以看出比利時的公民素質之高。
編輯:秦云
關鍵詞:比利時 情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