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1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主席談
破解“兩個薄弱”提升基層政協履職效力
?——訪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政協主席全覺民
人民政協網通遼2月3日電 近兩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政協推動政協組織黨的建設全覆蓋,構建多層次委員聯絡服務機制,強化委員履職管理,探索以委員之家為平臺豐富委員履職等舉措,著力破解基層政協“兩個薄弱”問題,初見成效。近日,通遼市政協主席全覺民向記者介紹了他們解決基層“兩個薄弱”問題的對策舉措和工作思考。
記者:在切實解決基層政協“兩個薄弱”問題方面,通遼市政協有哪些創新舉措?
全覺民:我們推動政協組織黨的建設全覆蓋。探索建立了政協黨組成員聯系中共黨員委員、中共黨員委員聯系非中共黨員委員的“雙聯”制度,實現了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的全覆蓋、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的全覆蓋。
構建多層次委員聯絡服務機制。建立了主席會議成員聯系常委、常委聯系委員制度及委員聯絡活動組制度。將委員按界別和所在旗縣相結合,劃分了24個聯絡活動組,年初制定活動計劃。今年共組織委員開展調研視察、學習培訓、界別活動、技術服務、愛心捐贈等50多次,在活動中擔當作為、建言資政、凝聚共識。
強化委員履職管理。修訂了《委員履職服務管理辦法》,創新實行委員履職量化打分評價,按季度進行通報和函詢約談,并探索開展常委提交年度履職報告,實現委員管理從“松散軟”向“嚴緊實”轉變。
探索以委員之家為平臺豐富委員履職。市政協突出界別特色,逐步在各界別(或界別聯合)都建設一個委員之家,制定了建設方案,明確了工作職責和工作制度。目前,已建設了經濟企業界、農牧林界委員之家和住通遼自治區政協委員3個委員之家,為各級委員溝通交流、聯系群眾和協商議政搭建平臺。
記者: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最大限度凝聚共識,是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政治責任。通遼市政協如何把思想引領和凝聚共識貫穿于履職工作中?
全覺民:作為基層政協組織,要堅持人民政協的政治屬性,教育引導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旗幟鮮明講政治,自覺把講政治落實到推動政協各項事業發展中,從政治上把握大局、謀劃部署、推動工作,提高政協工作的政治水準。要把凝聚共識融入視察考察、學習調研、協商議政、提案辦理、委員活動等各項履職工作中,在建言成果、思想收獲上一體設計、一體落實。
通遼市政協定期舉辦情況通報會、研討會等,通報情況,征求意見,聽取建議,凝聚共識。近期還邀請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參加政協組織的調研、視察、考察等活動,支持他們參與重大課題協商、重大項目監督,采納他們的意見建議,使他們的聰明才智在政協舞臺上得到充分展示。通過修訂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視察調研等工作制度,對他們在政協發揮作用做出安排。積極做好民族宗教界人士、新社會階層代表人士的聯誼工作,定期走訪調研,組織座談協商,不斷鞏固和發展全市各族各界和睦和順、團結穩定的良好局面。
記者:通遼市政協在加強信息宣傳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請您談談這方面的工作。
全覺民:市政協以加強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和信息宣傳工作為切入點,切實助力民生改善和脫貧攻堅戰,大幅提升了政協的履職效力和影響力。
我們加強隊伍建設,為相關部門充實工作力量,從政協委員、高校和部門中遴選了42名專家組建了社情民意專家庫,在各旗縣政協、黨派團體和各專委會特聘了23名信息員,壯大信息工作隊伍;完善工作機制,定期發布信息報送重點,開展重點選題調研,修訂了工作制度,建立了激勵機制,將反映社情民意作為委員必交的作業。今年,已征集社情民意信息300余篇,向自治區政協報送145篇。其中《史前哈民聚落遺址保護利用構想》《疏解瓶頸 促進內蒙古能源經濟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直報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極大助力了民生改善和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同時,市政協注重加強信息宣傳工作,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政協宣傳工作的實施意見》,對各黨派團體、各旗縣市區政協、市政協機關宣傳信息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指標任務,形成了人人都是宣傳員的良好氛圍,擴大了通遼市和通遼市政協的影響力。
(常歌)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