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向發力的廣西實踐>大會發言>第一次大會發言
眭國華:加強臨海產業廢棄物處置
加強臨海產業廢棄物處置
■ 眭國華(代表無黨派人士)
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廳長、廣西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眭國華 覃文宇 攝
2008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經濟區已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作為我區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開放新格局的核心區域,吸引了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初步形成了集裝備制造、現代物流為主導的產業體系。
當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內產業園、工業集聚區相配套的污水處理、固體廢物、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建設嚴重滯后,沿海的北海、防城港、欽州三市生態系統承載能力已處于較高負荷狀態,對后續重大項目建設和經濟發展產生較大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是沿海三市18個實現污水集中處理的工業集聚區中,有15個依托城鎮污水處理廠混合處置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污水進水濃度遠高于設計進水標準,導致外排尾水不能穩定達標。二是現有深海排放管滿負荷,部分項目未實現深海排放,后續項目難以滿足排水要求,導致園區建設和項目落地難度加大。三是沿海三市產業以資源型傳統產業居多,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較大,目前處置能力主要集中在廢礦物油、含鋅廢物、廢鉛蓄電池等可再加工利用的危險廢物,對產生量較大的含砷廢渣、含油污泥、銅冶煉廢渣、廢催化劑等危險廢物均無相應處置能力,只能長期貯存或轉移外省,而填埋和焚燒費用每噸高達數千元,給企業及時處置危險廢棄物帶來較大壓力,且貯存和轉移均存在二次污染的安全隱患。
當前,全區正大力推進“三企入桂”,已有一批大型石化、鋼鐵、建材等項目計劃落戶北部灣經濟區,相關污水、工業固廢、危險廢物的排放也將產生較大的增量。應盡快加強產業園區和工業集聚區廢棄物處置設施建設,提升產業和生態承載能力,特此建議:
統籌好中長期建設規劃。根據北部灣經濟區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及中長期發展目標,結合已有產業和計劃引進的企業實際,制定相應的工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區污水、工業固廢、危險廢物設施建設規劃,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和建設用地,統籌規劃,分步實施。
集中財力解決現有排污問題。把15個依托城鎮污水處理廠混合處置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工業集聚區、沒有配套建設深海排污管的工業園區等作為當前2-3年治污重點,通過整合各類各級專項資金、開展PPP合作等方式,集中財力實施沿海三市工業園區污水廠提標改造攻堅戰,實現工業園區污水與市政生活污水廠的“脫鉤”目標,減輕環境污染風險,保障后續項目落地。
依托專業團隊提升治污能力。借鑒玉林市引進中滔集團建設節能環保產業園的經驗,與業界知名工業污水、固廢、危險廢物處置企業開展合作,以先行建設環保基礎設施體系、提升環境承載力為引導,推動企業向節能環保園區聚集發展,確保企業環保指標全面提質達標,引領北部灣制造業轉型升級,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科學配套循環產業鏈。借鑒區內外先進循環產業園區的經驗,從資源關聯、市場關聯、技術關聯、人才關聯、物流關聯等入手,通過資源循環利用、熱電聯產、產業細分、一體化發展等合作,接通和延伸產業鏈,減少污染物排放,促進產業和園區生態化。
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對產生量較大的含砷廢渣、含油污泥、銅冶煉廢渣、廢催化劑等危險廢物,通過借鑒相關企業先進處置技術,加強合作,提升處置能力。自治區應加大對工業危險廢物處置技術的研發投入,產學研結合,形成處置工業危險廢物的合力。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