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1金融科技創新規范服務需求側主題座談會>觀點集錦
提高金融服務 中小微企業效能
——訪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
“總的判斷,2021年經濟工作所面臨的形勢是錯綜復雜,但處于全新發展階段。”近日,在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采訪時,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這樣說。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判斷。從國際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響廣泛深遠,加速了大變局的演變,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尤其是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霸權主義上升,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2021年中國經濟工作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從國內看,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防范和化解各種風險的任務十分繁重。”談及此,周延禮認為,有幾項具體工作,要抓緊排上日程。
一要學習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黨中央對當前形勢判斷和經濟工作的大政方針上來。
二要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切實把黨領導經濟金融工作的制度優勢轉化為金融市場治理效能。要更加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三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做好需求側管理,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扎實做好銀行業保險業改革發展和監管各項工作。
四要堅定必勝的信心和攻堅克難的勇氣,結合監管工作實際,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
展望今年金融工作,周延禮認為,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是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改進和完善小微和民營企業服務,疏通貨幣信貸傳導機制,發揮信貸保險融合服務功效,促進降低中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發揮各類商業性金融機構的作用,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工程。優化融資供給結構,圍繞“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金融機構要以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資金需求比重為重點,聚焦新基建、5G網絡、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發展。繼續不斷地聚焦養老、健康、醫療等金融保險服務薄弱環節,調動各類金融資源,支持消費升級和民生改善。
二是以深化改革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完善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要求,發揮商業保險機構的作用,推動長期護理保險等轉型發展,引導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回歸本源,做好保障和服務實體經濟長期資金需求。加快科技賦能,加強監管科技建設。推動已發布的對外開放措施盡快落地,進一步推進更高水平金融對外開放。
三是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進一步強化風險意識,壓實各方責任,及時處置高風險金融機構。進一步強調公司治理重要性,優化金融機構的股權結構,強化關聯交易監管,合理設置激勵約束機制。持續加強對網貸(P2P)、平臺化類金融機構數據壟斷的監管,強化地方金融牌照管理,對影子銀行業務進行一致性、穿透式、全覆蓋監管,堅決清理整頓各類假創新、偽創新。分類處置重點金融控股集團風險。持續推進網絡數據壟斷存在風險隱患等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加快數據共享平臺建設的步伐。
在常態化防控的同時,各地把恢復經濟增長放在重要位置,紛紛引進各類企業,引進科技人才。“據地方反映,小微和民營企業發達地區經濟復蘇快,中小微企業少的地區,經濟恢復得就慢。”為此周延禮建議,應持續將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作為各智庫調研的重點題目。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