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中國夢 黃河情網絡主題活動>本網原創

唱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2020年09月15日 09:06 | 作者:王碩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黃河,一個大大的幾字形連接東西,如一條大動脈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撐起了中華五千年文明。

“黃河寧,天下平”。治理黃河,自古就是安民興邦的大事。

2019年9月,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囑托:“要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何為幸福河?“黃河流域構成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這意味著,黃河的治理,要從護歲歲安瀾開始,去推動整個流域的高質量發展。

■桀驁難馴的憂患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一條桀驁難馴的憂患河。

“善淤、善決、善徙”成為黃河的顯著特點。新中國成立后,經過70多年的艱辛探索和不懈斗爭,已從根本上改變黃河暴虐為害的歷史。但一些問題依舊制約和困擾著黃河流域的生態安全和社會發展。

據有關統計,黃河占全國2%的河川徑流量,卻承擔全國12%的人口、15%的耕地,以及60多座大中城市和國家重要能源煤化工基地的供水。

承載力嚴重不足致使水污染程度嚴重。農工黨中央調研了解到,2018年黃河流域水資源總量為869.1億立方米,占全國3.2%,在十大流域中位居第8位;但其地表水開發利用率超過80%,開發強度位居十大流域第2位。2019年,黃河流域137個水質斷面中,劣V類水占比達8.8%,明顯高于全國3.4%的平均水平。

在面臨“水少”“水臟”的同時,“地上懸河”與洪水威脅也始終制約著黃河流域的生態安全和社會發展。

民盟中央專門就黃河下游“地上懸河”問題做了相關調研指出:目前,黃河下游“地上懸河”長達800公里,河床平均高出背河地面4~6米。黃河最大支流渭河下游及其南山支流、上游寧蒙河段也已經形成“地上懸河”,而且問題仍在加劇之中。雖然目前水土保持和堤防加固等辦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對現有河道淤積的治理作用有限。

因此,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民盟中央呼吁,要進一步加強對黃河水土流失與河道水沙運行機理等的科學認識。要在目前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基礎上,系統分析水沙調控機理,探明區域差異,開展區劃、規劃與治理工作。同時,系統研發河道粗沙細沙分離與粗沙粉碎等技術,開展黃河下游“管道排沙”綜合研究,用變革性對策與技術探索黃河治理。

■表象在黃河,根子在流域

“黃河存在的問題,表象在黃河,根子在流域。”這已經是大家的共識。

九三學社中央在調研中發現,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潛在風險極高。黃河流域煤炭采選、有色金屬冶煉、煉焦、氮肥制造等資源消耗型、高耗能高污染企業數量約占60%、產值約占70%,且沿河集中分布,近年來突發環境事件時有發生。

但與此同時,黃河流域省市經濟發展水平卻較低。2017年,黃河流域城鎮化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分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且除山東外的8省(區)有156個縣為原國家級貧困縣,生態環境保護資金投入保障壓力大。

在流域發展意愿強烈的同時,生態環境若持續超載負重,極易形成貧困與生態環境破壞的惡性循環。

面對這種矛盾,九三學社中央認為,首先要有頂層設計,從流域整體出發,統籌水、大氣、土壤、自然生態等要素,以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為引領,綜合制定資源能源開發、國土空間格局、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目標、任務,編制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規劃。比如,實行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對取用水總量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新增取水,對不符合國家和省區用水定額標準的項目一律不予審批,以水資源的剛性約束倒逼經濟社會發展方式和用水方式的轉變。

對于生態環境資金不足的問題,可以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市場機制。由中央財政牽頭,聯合9省區籌資成立綠色發展基金,并引導各方面資本進入基金。強化綠色稅收、綠色信貸、綠色金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等政策落地;推行與土地、紅色旅游等資源的組合開發模式,以經營性收益反哺生態環保公益性投入。完善黃河流域水權交易機制,組建黃河流域水權交易中心。

■協同推進大治理

黃河流經9省區,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絕不是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事情,推進黃河生態帶建設,促進流域高質量發展尤其需要黃河沿岸各省區的協同合作。

與長江流域相比,黃河流域有自身的劣勢——黃河上中游省區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距。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滯后,內生動力不足,源頭的青海玉樹州與入海口的山東東營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相差超過10倍。對外開放程度低,9省區貨物進出口總額僅占全國的12.3%。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有5個涉及黃河流域。因此,在黃河流域協同推進治理,用“一盤棋”的思路擘畫新藍圖,需要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措施。

日前,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和國家林草局研究聯合印發了《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明確于2020—2022年開展試點,中央財政每年從水污染防治資金中安排一部分資金,支持引導沿黃9省區探索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這也成為加快構建上中下游齊治、干支流共治、左右岸同治格局的重要手段之一。

除此之外,還能如何發力?

農工黨中央在兩會期間建議,可參照長江經濟帶模式,在國家層面建立強有力的協調機制;實行上中下游差異化保護措施。上游保護生態,推進實施一批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和建設工程,提升水源涵養能力。對三江源、祁連山等生態功能重要地區,結合脫貧攻堅工作,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中游保持水土,大力建設旱作梯田、淤地壩等。下游保護好黃河三角洲濕地,提高生物多樣性。

產業布局也非常重要。農工黨中央認為,要系統科學布局新興產業,加快聯動發展步伐。可以西安、鄭州等國家中心城市為牽引,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推進黃河“幾”字彎都市圈協同發展;制定流域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尤其嚴控煤化工等項目;系統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優勢產業集群;并加快產業結構、資源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的調整,尤其是加快河套灌區、汾渭平原等糧食主產區的綠色農業發展。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黃河流域 生態 母親河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