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精準扶貧
美麗山水 美好生活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將旅游業打造成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圖為在融水雙龍溝森林旅游度假區夢嗚苗寨,搬遷過來的苗族姑娘準備給游客表演民族舞蹈。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攝
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板溪鎮杉樹灣村疊石花谷生態扶貧示范園景區里,游人在游玩。
邱洪斌攝(人民圖片)
湖南省安化縣唐溪茶園。
周德淑攝
山高溝深偏遠,但林密草茂水美,中國許多貧困地區雖然因地理、交通、歷史等原因經濟發展落后了一步,但他們擁有的優美自然風光、豐富生態資源恰恰成為今天脫貧致富的獨特法寶。這些地方大多立足當地資源,努力在山水上做文章,通過保護修復生態、發展特色產業實現就地脫貧。
1. 家門口的“綠色銀行”
中國山區林區沙區牧區擁有豐富的土地、物種、景觀等資源,既是生態扶貧的主戰場,也是林草建設的重點區域。貧困地區努力將林草生態資源轉化為脫貧優勢和發展資本,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商則商、宜游則游,通過扶持發展特色產業,將“生態紅利”造福于貧困群眾。
“果樹就在家門口,管理好了,以后年年可以有收益。”在黑龍江省海倫市東林鄉向榮鎮,許多村的貧困戶以勞務、管護折資入股,認領了家門前綠化帶內種植的果樹。據介紹,當地對家門口建起的“小果園”,采取貧困戶分散管理、分戶收獲的模式,不僅成為貧困戶增收的“綠色銀行”,還達到綠化、美化效果。
在許多地方,生態產業變身“搖錢樹”,優美環境成了“聚寶盆”。“沒想到,務農養蚯蚓也能賺錢!”三亞市海棠區北山村低保戶高方梅感慨。高方梅一家4口人,日子過得很拮據。自從簽署蚯蚓養殖協議后,高方梅覺得日子有了盼頭。據悉,三亞市海棠區農業農村局、三亞明鑫苑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海棠區18戶低保戶共同達成低保扶持產業蚯蚓養殖協議,將低保戶的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投入蚯蚓養殖產業,每年按投入資金的12%分紅。
貧困戶增加收益的同時還提高了環境質量。海南大學副教授趙洪偉告訴筆者:“以蚯蚓養殖為載體,構建良性生態環保產業鏈。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化利用。蚯蚓糞有機肥能夠改善土壤環境,對土壤修復有重大意義。”
2. 爭當生態管護員
不少地方既是貧困地區,又是重點生態功能區或自然保護區,這些地方的政府因地制宜,對居住在自然條件特別惡劣地區的群眾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力度,對生態環境脆弱的禁止開發區和限制開發區群眾,增加護林員等公益崗位。
自從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索索便和村上的64位村民擁有了一個新的身份:生態管護員。在海拔4000多米的黃河源頭,他們每天都要騎著摩托進行巡護。
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特許經營這種方式讓參加生態保護的牧民們嘗到了甜頭。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昂賽大峽谷特許經營點,政府培訓了22戶牧民成為生態向導。牧民阿桑在同一個位點上,檢測到了雪豹、金錢豹、猞猁、棕熊四種大型食肉動物。示范戶的牧民們,按照抽簽順序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自然體驗者,收益的45%歸牧民示范戶,45%返回到村集體,用于公共事務,剩下的10%屬于村級保護基金,專門用于村級的生態環境保護事務。
“每人每月有1800元工資。” 索索告訴前去采訪的媒體。按照山水林草湖一體化管護的要求,結合精準脫貧,當地實行了生態管護“一戶一崗”的政策,生態管護員的工資由“基礎工資+績效工資”構成,其中基礎工資占70%,每季度發放一次;績效工資占30%,年終考核合格后一次性兌現。
在長白山的森林深處,一群曾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如今轉型為生態護林員。每天他們穿梭在密林中,開展制止野外用火、阻止亂砍盜伐、清理獵套等工作。2016年以來,吉林省利用生態補償和生態保護工程資金,幫助林區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轉化為生態護林員。幾年來,這項措施帶動1萬多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在廣西河池市馬山縣林圩鎮伏興村,有6名剛剛脫貧的村民被聘為生態護林員,9000多畝林地在他們的精心呵護下得到有效管護。截至2019年底,廣西選聘續聘生態護林員5.8萬人,森林資源管護總面積7600多萬畝,基本實現“聘用一人護林、帶動一戶脫貧”。
據統計,2016年以來至2019年,已累計安排中央資金140億元,安排省級財政資金27億元,在貧困地區選聘1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擔任生態護林員。
3. 保護海洋漁業
過度捕撈導致中國野生魚類資源嚴重萎縮,實施增殖放流和水產養殖生態環境修復工程尤為重要。由浙江海洋大學承擔的“東海野生大黃魚資源修復工程”,在中街山列島海域要建面積為50平方公里的岱衢族大黃魚野化棲息地。
浙江海洋大學黨委書記嚴小軍接受筆者采訪時說,保護海洋漁業,主要是完善捕撈漁民轉產轉業補助政策,提高轉產轉業補助標準,健全生態環境修復補助政策。重建大黃魚棲息地,進一步恢復舟山海域大黃魚自然資源,是一項巨大的創新事業。
據了解,東海野生大黃魚資源修復工程通過智能化高端裝備與技術的融合創新,建設岱衢洋大黃魚野外訓練與種源輸出的新型棲息地,并采用大黃魚棲息地、水域環境和生物高效監測與預警技術,有效重建并恢復浙江舟山海域大黃魚自然資源。
日前,首批200萬尾魚苗投放到基地,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野化訓練,并逐步放流到大海。最終目標是用3年時間,將東海野生大黃魚資源恢復到1000噸。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生態 資源 管護 大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