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博物志
清代顧繡《三酸圖》鏡片
萬歷十五年(1587年)孟冬,晚明的文壇領袖王世貞應禮部尚書徐學謨的邀請游覽松江府,期間松江知府喻邦相在露香園(位于今上海市黃浦區老城廂)設宴款待兩位貴賓。事后王世貞感嘆露香園的精巧宏麗,“仙山樓閣,錯落有致,非人力所能及”。
露香園是由明代江南地區的顯宦之家顧名儒、顧名世兄弟二人所建,顧名儒累官至道州府(今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知府,顧名世累官至工部員外郎,兄弟二人致仕后回到故鄉,購置土地,修筑園林。因在建園的過程中,鑿池得石,上刻“露香池”三字,相傳是元代書法家趙孟頫的真跡,故得名“露香園”。露香園占地約40畝,歷時10年,耗資白銀數萬兩始建成。顧名儒、顧名世兄弟二人在營造園林時將傳統的古典繪畫還原為現實,“露香園亭臺樓閣,假山池沼,綠樹叢林,儼然蓬萊仙境”(明代朱察卿《露香園游記》),宛若世外桃源,是明代江南地區最負盛名的私家園林。顧名世在建園時還引進北方優良桃樹品種,“一吸瓊漿知水蜜,筠籃先問露香園”(清代姚春熙《竹枝詞》),“海上露香園水蜜桃”后來甚至成為上海最早的老字號品牌。
致仕后的顧氏兄弟寄情于筆墨丹青,繪畫與賞畫成為顧家的傳統,顧名世的兒子顧斗英、孫子顧壽潛均在畫史留名,其中顧壽潛幼時師從明代書畫大師董其昌學畫,盡得董其昌丹青之真傳,名動一時。晚明時期的露香園顧家聲名鼎盛,顧名世的兒子顧箕英“承襲先人余蔭,豪華成習,凡飲食起居,必多方選勝,務在軼群,不同儕偶。園有嘉桃,不減王戎之李;糟疏佐酒,有逾末下鹽豉。家姬刺繡,巧奪天工。露香園及其嘉桃、糟疏、刺繡,乃由座上佳客之揄揚,而名震天下矣”(近代朱啟鈐《顧繡考》)。顧箕英的妻子繆氏受丈夫的影響,開創出“畫繡”技藝,即刺繡與繪畫結合。繪畫的工具是筆和墨,刺繡的工具是絲線和綢緞,由于絲線與綢緞的天然光澤,畫繡給人以栩栩如生之感,“刺繡人物,氣運生動”(明代姜紹書《無聲詩史》),畫繡又比紙質繪畫更易攜帶和保存,展示出獨特的優勢。顧壽潛的妻子韓希孟進一步完善了畫繡技藝,以古代繪畫為刺繡的底本,以針線詮釋畫意,在色彩和線條上追求靈動的美感,使得作品具有生動的立體感,實現了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將畫繡技藝推向了巔峰,贏得了“人巧極,天工錯”的美譽,被后世稱之為“顧繡”。
清代顧繡《三酸圖》鏡片,現藏于上海博物館,長149.7厘米,寬44厘米。畫面中的僧俗三人不待童子送上酌飲之具,焦急地圍著醋缸,伸出手指蘸取而嘗,期待之態躍然浮出,情趣盎然。畫面中的三人中,僧人是金山寺住持佛印禪師,身形消瘦的文士是黃庭堅,身形高大的文士是蘇東坡。三酸圖,亦稱“三高嘗酢”,“酢”同“醋”,北宋時期金山寺主持佛印禪師邀請黃庭堅、蘇東坡品嘗金山寺新釀的桃花醋,三人品嘗后皆皺眉喊酸,故稱“三酸圖”。畫面中的人物使用套針技法,衣紋或留水路,或用滾針鉤出;畫面中的山石、云水、禪椅、石橋、石桌等均用滾針鉤邊;畫面中的卷軸與書函用雙色絲線捻合,表現出宋代織錦的質地。這幅作品熟練地使用“釘線繡”技法,比如人物的須眉、蕉葉的葉脈、花觚的紋飾、豎立的薼尾、醋缸的口沿等,線條之柔美、轉折之自然,令人心折。整幅作品是以各色絲線一針一針地繡出,顯得格調典雅,清新明麗,栩栩如生,雖然時隔數百年仍能從中感受到雍容嫻靜的氣息。鏡片,亦稱“鏡心”,因裝裱后的畫心適于夾放在玻璃鏡框之內而得名,是一種簡易方便的裝裱形式。
露香園顧家是明代江南地區的顯宦之家,顧家的女眷不必為生計犯愁,她們蘭心蕙質、秀外慧中,有條件讀書學畫提升個人修養,有機會接觸文人雅士開拓藝術眼界,更有大把的閑暇時光安坐于家中穿針走線。從韓希孟起,顧繡受到明代官宦士紳的喜愛,聲名遠揚,風靡全國,人們不惜花費巨資購買,露香園顧家也由于顧繡而得以綿延與發展。清代乾隆年間的劉鑾在《五石瓠》中記述了明代風靡全國的11種器物,其中就有顧繡。清代同治年間興修的《上海縣志》更是將顧繡列為“八大名產”之一。如今顧繡已經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風千里是江南,江南有山、有水,江南有詩詞、有歌賦,江南有書畫名家、有能工巧匠,江南更有魂牽夢縈的魅力,江南文化厚重的積淀令人心馳神往。延續了400多年的顧繡,蘊含著江南文人畫的底蘊,歷經數個世紀而猶有余音,成為江南文化的經典之一,上海博物館收藏的這幅清代顧繡《三酸圖》鏡片為后世學者審視江南文化提供了一個契機。
(作者系上海市黃浦區政協委員、上海市文博研究館員)
編輯:楊嵐
關鍵詞:顧繡 清代 三酸圖 鏡片 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