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人物
陳東升:從一槌定音到千槌百煉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中國嘉德成立25周年。中國拍賣行業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應運而生,從無到有,從牛刀初試到蓬勃發展,用25 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拍賣行業200 年走過的路,與他們形成了鼎立之勢。
中國拍賣行業為什么能有這么快的發展?作為中國藝術市場所有重大時刻的見證人和親歷者,作為中國嘉德的創始人,陳東升先生說:“這是因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的高速增長,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讓中國藝術品市場走向了繁榮和成熟。”
——內容節選自 《三聯生活周刊》
改革開放四十年專刊
>>>路燈下誕生的創意<<<
80年代,大部分年輕人了解世界的窗口只有兩個,一個是《參考消息》,一個是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最后5到8分鐘的國際新聞。經常會有索斯比(Sotheby‘s)、克里斯蒂(Christie’s)等拍賣行的新聞,我印象非常深刻。一輩子都忘不了電視里的畫面,古老的建筑里,一個文質彬彬、打著領結、五十開外的長者,站在高高的拍賣臺上,俯視著拍賣大廳里坐著的雍容華貴的男男女女。那是西方上流社會的一種高雅游戲,那么遙遠、那么神秘,我覺得我一生永遠達不到。
1991年,我在國務院發展中心《管理世界》做副總編輯時,去雜志社下屬的文化市場研究所。在北京南城馬路的路燈下,研究所所長李剛和副所長楊林給我拿出一份《羊城晚報》,上面有一篇評論文章,說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傳統和歷史,卻沒有一個有影響力的藝術品拍賣行。他倆說,我們搞拍賣行怎么樣?當時它就觸動了我腦海里拍賣的畫面,我說行啊。我覺得自己最初建立嘉德的動機就是再造中國文化和精神上的上流社會。
>>>一次大膽的突破<<<
1992年,《有限責任公司規范意見》和《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兩個文件頒布,我知道機會來了。我創辦嘉德的合同書、章程全是按照這兩個文件的條文自己寫出來的,然后又拿著報紙到文化部、人民銀行跟他們宣傳。
我知道申請執照一定不能直接提出或觸及文物拍賣,只能打擦邊球,說做工藝品,因為工藝品不受文物管制。但光是這樣還是不夠的,我們向文化部申請辦公司,須要一個有實力的和文化藝術相關的單位做股東。我就找了中國畫研究院,由他們向文化部打報告,文化部受理了。我們還需要國家文物局批準,我很敬佩當時國家文物局局長張德勤,他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率先批了,他說拍賣是為了保護文物的流通和利用,收藏也是一種保護,不是流失。
▲ 張德勤局長在嘉德聘請專家儀式上講話
這就是改革之初的時代,在變與不變之間,在合法與沒有法律支持之間,突破舊體制的作為與如何作為,都體現了人們的膽識與智慧。
1993年5月18日,“中國嘉德國際文化珍品拍賣有限公司”在長城飯店正式開張。籌備期間,長城飯店公關部總經理王雁南有一天和我說:“索斯比有人來北京,見不見?”我說見,到訪者是索斯比拍賣行管家具拍賣的梅森。他和我說,拍賣一定要公正,賣高了賣便宜了都會傷客人,拍賣行不能跟買家賣家搶生意,只能做中間人。一定要保證藝術品的品質,不能欺騙人,因為別人早晚會知道,知道了,就不舒服,就會離開你。與梅森的一席話對我影響很大,嘉德從此堅定不買不賣,誠信經營至今。
>>>讓人陶醉的首拍<<<
嘉德從1993年5月至1994年3月,用了幾乎一年時間征集第一次拍賣的拍品,那時長城飯店四間辦公室的日租就要400多美元。我壓力非常大,時常胸悶、心痛,晚上睡不著,做噩夢。
1994年3月27日,終于迎來了首場拍賣的日子。我們請徐邦達先生給嘉德開首槌,為中國拍賣行業的未來發展敲響了開創性的一槌。全場拍賣成交額1400萬元,在中國藝術品市場創下齊白石、張大千個人繪畫價格的世界紀錄。當晚,我們去了長城飯店旁邊亮馬大廈里的薩拉伯爾韓國燒烤店,慶祝首拍成功,我們全都喝醉了。
▲ 嘉德首場拍賣會
>>>用拍賣回應爭議<<<
嘉德剛成立時,我就想拍賣《毛主席去安源》。《毛主席去安源》曾在中國革命博物館展覽,受到大家推崇。我有這種敏感,這張畫會寫進歷史。最終在1995 年秋天,這幅畫以605萬元成交,相當于現在三四個億,轟動全球,也給嘉德帶來了巨大的聲譽。接著嘉德又搞了一場新中國美術拍賣,當時我去菲律賓出差,在機場看到好幾份雜志的封面和封底都是嘉德拍賣的報道,影響很大。
▲ 《毛主席去安源》拍賣現場
但影響最大的拍賣還是天安門宮燈。拍賣當天爆棚了,拍賣桌上堆滿了話筒,聚集了國內各大媒體的記者。下午2點拍賣開始,從無底價到1380萬元用了不到7分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拍賣結束,大家圍住我要采訪,我腦子里一片空白。最后記者說:這樣吧,你就說一句,天安門宮燈成功拍賣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就這么一句話我說了五遍才把它說清楚。
當時社會的輿論環境對我們有很大壓力,很多人質疑拍賣會不會加速文物的流失,因此我覺得必須以事實讓大家看到拍賣有利于文物保護。在開始拍賣的第二年1995年秋天,我們舉辦了“楊永德藏齊白石書畫專場”。楊永德是香港的大收藏家,收藏了很多齊白石的畫,他給了我們165件,拍了將近1300萬元。這是國內第一次因為拍賣促成海外流失文物藝術品大量回流,從此改變了拍賣的政治形象。
▲ 陳東升與楊永德先生合影
從1996年創辦泰康人壽保險公司起,我只做嘉德的董事長,把總經理的位置交給了王雁南。嘉德20周年的時候,我們去紐約做推廣和答謝活動。到紐約的第一天,我就去見了蘇富比(微博)的梅森,當年嘉德初創時,他對我這名新入行年輕人的諄諄教誨,成了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因此我和王雁南還特意與他合了影,以作紀念。
▲ 陳東升、梅森和王雁南2013年在紐約重逢
記得當年中國嘉德首場拍賣成功后,《東方時空》的現場報道說:“嘉德的這聲槌響,預示著紐約、倫敦、北京三足鼎立時代的到來。”當時,這完全是一句美好的愿景,沒想到,25年后,夢想照進了現實。
25年里,中國拍賣行業從無到有,當年藝術品價格不高,老干部、知識分子、收藏愛好者等中產階層都可以買到,而今藝術品市場發生了徹底的變化,藝術品慢慢集中到少數大收藏家手中。陳東升認為,這些企業家和大收藏家是人類文化的守護人。“因為藝術最后要被人鑒賞,被人保留,藝術品被價值化是很重要的,人們就會珍惜它,就會把它收藏進博物館。”也正是藝術品市場的繁榮,評論家、美術雜志、鑒定家、博物館等一個個生態群體才會繁榮起來。
編輯:楊嵐
關鍵詞:拍賣 嘉德 中國 陳東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