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正商量
柴米油鹽,傳遞的是溫暖與希望
在6月19日召開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美團外賣北京市知春里配送站的高治曉回憶了疫情期間兩份特殊的訂單———為一位患有糖尿病的老人購買胰島素,得知老人沒有吃飯后,給她下了一碗面,打了兩個荷包蛋;到定點醫院給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送手機充電線,“人在病中難得很。如果沒有人給這位客人送充電線,他怎么跟家人聯系?想到這里,這個單我得接。”
高治曉坦言也會有擔心,但是抱著“每一單都是送給家里人”的念頭,還是一單一單地堅持下來了。“我不是一個人在堅守,整個疫情期間,我們平臺的百萬名小哥,往全國各地的醫院,送達了5600多萬份訂單。”
以前,高治曉送外賣只是為了養家糊口;經歷了這次疫情,他將這份工作視作“職業”:“我們遞送的不僅是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更是人間的溫暖與希望。”他還高興地告訴大家,最近國家把“騎手”正式命名為“網約配送員”了。
外賣行業如何傳遞溫暖與希望?“食品安全是第一道防線。”多位委員、企業和基層代表呼吁,不斷提升外賣食品安全監管水平,筑牢食品安全的每一道防線。
標準決定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全國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質檢總局原局長支樹平建議“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一方面,要保障商戶多平臺經營自主權,保證市場有序競爭和服務穩定供給,如要解決小餐飲入網經營提供外賣服務難的問題,解決平臺傭金標準畸高的問題;另一方面,要保障嚴格執法,如要解決平臺分支機構違法違紀屬地查處難的問題,解決處罰標準不一致的問題。
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原副主席田惠光呼吁在《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外賣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中,進一步明確對食品包裝材料的規定和監管要求。
結合浙江等地《網絡訂餐配送操作規范》地方標準取得的成效,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原副校長羅建紅呼吁加強規劃與標準引領,綜合分析經濟社會發展、消費者需求、行業發展趨勢等因素,制定出臺網絡餐飲外賣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更好地引領行業發展。他認為,“國家層面應適時對食材溯源、加工過程、送餐服務、配送點管理等方面提出規范,使法律法規規章和行業標準相銜接,為網絡餐飲外賣的食品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聯絡部部長潘新洋建議:利用大數據排查、線下安全員調查、開展聯合檢查等方式,從源頭防控外賣食品安全隱患,維護消費者權益。
“應搭建全覆蓋信息交互平臺。”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湖南省委會副主委王國海建議:建立全國聯網的食品生產經營許可信息庫,打破“信息圍墻”,連通監管平臺、外賣平臺和商戶平臺,搭建覆蓋產地到舌尖、基層到頂層、個人到部門的信息交互平臺,匯集數據采集、存儲、分析、查詢等多元化功能,實現數據同步、信息共享、監管合力,讓食品安全“看得見”“摸得著”。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