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第十二屆河南省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新聞動態 新聞動態
首場委員通道,他們都說了啥?
1月8日下午14點10分,在政協第十二屆河南省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前,6名河南省政協委員亮相會議"委員通道",接受媒體集中采訪,就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民營經濟發展等建言獻策。
問: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能不能和我們說一下我省脫貧攻堅工作中還有哪些硬骨頭?此外針對我們省已經脫貧的貧困人口,我們將采取哪些措施來預防他們返貧呢?
河南省政協委員郭奎立
河南省政協委員郭奎立:我想用兩個數字來引出答案。第一個數字是35萬。到目前為止啊,我們省還有35萬農村貧困人口尚未脫貧,其中,因病、因殘致貧比例高達84.3%,可以說是貧中之貧,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我在調研時遇到這樣一個貧困戶,家中3口人,戶主今年70歲,長期慢性?。黄拮?2歲,糖尿病;兒子患有尿毒癥,經常透析,脫貧的難度非常大,類似這樣的貧困戶有很多。為此,2020年,我們將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各方面的資源,聚焦“三山一灘”深度貧困地區和這些特殊困難群體,一手抓產業就業,一手抓兜底保障,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確保年底一人不落,全部脫貧。
第二個數字是651萬。就是說我們省已經有651萬貧困人口脫貧,隨著貧困人口的大量脫貧,鞏固脫貧成果、防返貧的任務越來越重。怎么防返貧?我認為,主要靠產業,那么有人可能會問,貧困群眾很多都是老弱病殘,這些弱勞動能力怎么發展產業?在這里我給大家插播一個廣告:有一個品牌叫“鐵拐張牌蜂蜜”,聽名字大家可能就能想到,這是一個殘疾人創立的,沒錯,洛陽市的殘疾人張嵩現,他小時候失去了右腿,曾一度喪失生活的信心,2014年被識別為貧困戶后,在幫扶干部幫扶下發展養蜂產業,2017年光榮脫貧,現在的老張“搬了新房,娶了新娘,小日子過得和他的蜂蜜一樣甜”。我相信張嵩現可以,其他弱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也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那么,2020年,我們還要建立返貧監測預警機制,對返貧人口及時納入管理、進行幫扶??傊?,2020年的脫貧攻堅戰,注定是一場硬仗、一場惡仗,需要全社會的關注支持。從當前情況來看,大家對脫貧攻堅還是非常支持的,前段時間我們邀請網紅主播銷售我們省貧困地區的特色農產品,一上午的時間就成交近20萬單,成交額近477萬元,在這里我也呼吁更多的朋友,歡迎您購買一些扶貧產品,到貧困地區去旅旅游,住貧困戶的民宿等等,就像一首歌詞中說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能變成美好的人間”。
問: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視察時提出,要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作為一名來自社科界的委員,您認為怎樣才能講好紅色故事?
河南省政協委員苗樹群
河南省政協委員苗樹群:河南是紅色基因的熱土,講好英雄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凝聚起中原更加出彩的強大力量,是我們社科界義不容辭的責任。要講好紅色故事,我想,首先要有好的形式,也就是符合時代,貼近生活的表達。去年我提交了一份提案《讓地鐵成為城市流動的文脈》,得到了鄭州地鐵集團的積極回應。我們共同策劃了“好家風好家訓”專列,把孔子、孟子、錢學森、焦裕祿等40位先進典型人物的家訓、名言貼進了地鐵5號線的列車里。我經常乘坐地鐵,每當看到車廂里年輕的爸爸媽媽在教孩子念這些內容,都感到非常溫暖。相信大家在坐地鐵5號線的時候,也都看到過這些畫面。所以說好的形式是生動的,也是潤物細無聲的。其次,講好紅色故事,還需要有陣地和隊伍。我們有96個省級的社科普及基地,比如焦裕祿干部學院、紅旗渠干部學院、大別山干部學院,他們開創了體驗式、情景式的教學方式,已經是全國紅色教育中響當當的名片。除了這些,我們還有一大批市級的社科普及基地,有的還是民間的力量創辦的,比如:新鄉輝縣市馮莊村的一名轉業軍人耿風泉,他在30年里自費30多萬元,收集了抗日戰爭時期的照片、信件、軍械、勛章等等一萬多件物品,創辦抗戰實物展覽館,免費為群眾開放。說到這里還有個小故事,有一次,一名抗戰老兵來到展覽館,一眼認出他當年參軍時的照片和用的扁擔,老人激動地說:后人沒有忘了我們!有了這些好的形式、載體、陣地、隊伍,紅色基因的傳承就能跨越時空、歷久彌新。這幾年,我們把講好紅色故事與助力精準脫貧結合起來,扶貧更扶精氣神兒,也產生了不錯的效果。焦作武陟縣中水寨,以前是個貧困村,這兩年多,我們到村里開展一系列的送文化活動,寫家風,畫家訓,把好故事編成書送給鄉親們。讓我們都沒有想到,鄉親們對書法產生了很大的熱情,有60多人愛上了寫書法,還有作品拿到了省美術館展覽。這些活動給鄉親們帶來了精氣神兒,再加上引進的食品加工、運輸物流等等產業,2018年已經實現了整村脫貧,如今鄉親們富了,還成立了藝術團,每天晚上,在村子里的文化廣場上,都有自編自演的各種節目,十分熱鬧。最后我想說的是,講好紅色故事不僅僅是我剛才提到的這些,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只要工作出彩、學習出彩、生活出彩,就是講好了紅色故事,就是傳承好了紅色基因。也期待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凝聚起中原兒女不斷前行的力量。
問:不久前為環保公益事業打響的“西藍花之戰”受到廣泛關注。網友們說,農大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對此您怎么理解?在促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農大如何發揮自身優勢?
河南省政協委員魏蒙關
河南省政協委員魏蒙關:“西藍花之戰”我還真知道,是支付寶開展的一個公益林活動,拿西藍花作為獎品。農大之所以被網友關注,是因為我們為這個活動提供了優質的西藍花。其實,農大不僅僅是對公益活動大力支持,多年來還堅守初心,一直把服務三農、鄉村振興作為農大人的擔當和使命。這里順便說一下,我們不僅有優質西藍花品種,還有小麥玉米、肉蛋奶等等其他很多優良新品種、新技術。
剛才這位記者也提到,鄉村振興關鍵在科技、在人才,而河南農業大學的優勢和特色就在于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具體如何做?我想給大家分享兩句話:第一句話叫“讓農民少花錢”。濮陽市的臺前縣是一個黃河灘區縣,也是我省四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我們作為臺前縣對口幫扶單位,幫助當地建設了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但在項目建設中,問題來了,智能溫室大棚是園區的重點項目,但是這個大棚的智能控制系統價格太高,市場上一套得要十多萬,老鄉們心疼得很。怎么弄?想辦法!我們的專家教授帶著學生在田間地頭搞研究,跑電子市場找配件,經過兩個多月的攻關,研發出了更加符合當地實際的控制系統,費用也從10萬降到了5000多塊錢,老百姓直豎大拇指,連說“中、中”。通過這個事,我們也清醒認識到,作為農業高校,投身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一定要把自身的人才、科技優勢和當地生產實際緊密結合,讓高科技、新技術走進千家萬戶,惠及億萬農民。
我想說的第二句話是:“讓農民多賺錢”。前不久,省里剛剛表彰了第七屆道德模范,我們學校高致明老師成為十名受表彰的模范之一。高老師是標準的“泥腿子”教授,從方城縣做起,直到整個豫西山區,幾十年如一日幫助農民種植中藥材,利用在實踐中總結創新的丹參的“兩壓法”和“斷根法”,連翹的“老母雞帶小雞”等技術,帶動農民脫貧致富,被農民稱作八百里伏牛山的“點金師”。高老師身上有兩點讓我特別感動,一是他曾經做過兩次心臟搭橋手術,他卻毫不在乎,經常是口袋里裝著藥,蹲在地里給農民指導技術。二是有人勸他申報技術專利,這樣就可以收專利費。他卻一口拒絕了。他說:“啥專利費呀,我跟誰收?跟老百姓收嗎,你忍心?”像高老師這樣的專家在農大還有很多,比如郭天財、張紹文、孫治強、王吉慶、李勝利等等,他們長期和農民摸爬滾打在一起,以田間為課堂,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科教興農的初心在服務基層和服務農民的行動中開花結果。
各位記者朋友,我這幾年的提案都是關注農業科技創新和三農方面的問題,今后,在鄉村振興的實踐中,我們將持續做好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工作,圍繞“五個振興”,打好“組合拳”,為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保駕護航,讓父老鄉親過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
問:新常態下民營經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中央近日又推出了促進民營企業改革發展“28條”政策大禮包。您作為年輕的85后民營企業家,對于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有什么樣的體會和看法?
河南省政協委員王若飛
河南省政協委員王若飛:感謝您對民營企業的關注。再過半個月就到農歷新年了,俗話說“年關”,年也是“關”。有了這個大禮包,我們這個年就不是“關”,而是“暖”。當時這個“28條”出來后,我的一位朋友就說,感覺“像老朋友寫給自己的信?!睘槭裁催@么說呢?因為這份文件太懂民營企業的心思了。里邊提出的“堅決抵制否定民營經濟的錯誤言論”“破除招投標隱性壁壘”等等,都給我們吃下了定心丸。
但回想起三年前2016的那個年關,可以用一個網絡熱詞去形容“我太難了”,為什么呢?我記得特別清楚,大年三十晚上,我11點才進家門,口袋里所有的卡和現金加在一起不到700塊錢??上攵覀兊钠髽I面臨著多么大的困難,資金有多么的緊張。怎么辦呢?平頂山和寶豐縣兩級黨委政府得知我們的困難后,就第一時間成立了5000萬的專項基金,給予了大力支持。不僅如此,隨后市縣政府還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現場辦公,迅速及時地幫助企業解難題、渡難關。正是有了國家的重視和扶持,民企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公平,我們的實力也不斷提升。2019年,我們集團創收突破70個億。從700元到70個億,一路走來,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政府是助力,企業是主力,企業家更是關鍵。我們這種成長中的年輕企業家必須守正創新、練好內功,才能找到成功的路徑。
2018年,我們幾個年輕人發起成立了河南省非公有制青年企業家聯合會,聯合會包含了我省主要的規模以上民營企業。青年企業家在一起互相學習、融合創新。像我們和食品企業聯合,研發出了酒糟花生、酒糟雞蛋,和醫藥企業聯合研發了酒糟膏藥。這種跨界融合,不僅把酒糟“變廢為寶”,同時也融合出了新的理念、新的效益。比如現在,我們所有的新產品在上萬名消費者品評后,才推向市場。只有在堅守品質的前提下,把以往的渠道為王變為現在的消費者為王,才能叫好又叫座。
最后,和大家分享個好消息,大家看,這是用我們的酒調制出的雞尾酒,在2019世界杯國際調酒師大賽(俗稱調酒屆的“奧運會”)上贏得了大金獎。聚焦實業、做精主業,我們的品牌化、國際化之路正精彩綻放,也希望能用這一瓶酒的精彩,助力中原更加出彩。
問:2019年9月份,就在鄭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這是千年大計,習總書記說要一茬接著一茬干,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請問寇委員,您作為黃河信息化方面的專家,對此有何感受?接下來,在信息化助力幸福河方面,有什么打算?
河南省政協委員寇懷忠
河南省政協委員寇懷忠:謝謝您對黃河的關心。您剛才提到幸福河,什么是幸福河呢?我認為,幸福河首先應該是一條和諧的河,人水和諧、水沙和諧、人與自然和諧。
這個季節,大家去三門峽天鵝湖濕地公園,就能欣賞到天鵝嬉水群舞的和諧美景。這和諧美景與黃河水量管理調度密不可分。天鵝對水環境要求很高。它不會潛水,只能在淺灘覓食。2016年,公園的人反映,公園淺灘的水太深了,天鵝覓食困難,有些就飛走了。當時,三門峽水庫最高蓄水位是318.5米。這幾年,考慮到天鵝的生態需要,冬季調度水庫時,水位都在318米以下。
半米的差距,看起來是水多一點少一點的問題,但卻是關乎天鵝生活的大問題;對于黃委來說,這背后就是統籌調度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的大問題。
黃河以占全國2%的河川徑流量,滋養著全國12%的人口,灌溉著15%的耕地。水太少了,怎么管理好呢?黃委作為母親河的大管家,建立了先進的黃河水量管理調度信息化系統。這樣,我們就可以實時察看水庫、閘門的運行,可以掌握水庫有多少水、再放多少水,也可以遠程控制重要閘門的開關。
現在手機上就可以看到比如鄭州花園口、開封柳園口閘門的取水情況。說到柳園口,我就想到1997年降雨偏少,上游都搶著用水,造成黃河嚴重斷流226天,斷到柳園口。當時,為了引水,柳園口閘門的職工手拉著手,半趴在引水渠里人工趟河,把河道趟深了一點,盡可能多引些水。
有了斷流之痛,也就有了現在黃河水量的統一管理調度。當初,我們用傳統的辦法,給閘門加上鎖,嚴防死守?,F在呢,信息化技術已經為黃河水量調度裝上了智能大腦,可以遠程控制閘門,實現了黃河連續20年不斷流,為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那是不是現在就沒有問題了呢?當然不是。目前,黃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達80%,遠超一般流域40%生態警戒線。水資源仍然是最大的剛性約束。黃河水量管理調度系統主要覆蓋了黃河干流,部分支流還未覆蓋。下一步,我們將大力推進“智慧黃河”,充分利用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提升對水資源的動態監測能力,實施干支流一體化調度,深度節水控水,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保駕護航。
問:2019年3月初,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兩會的文藝界社科界政協委員時寄語文藝工作者為時代畫像、立傳、明德,以精品奉獻人民。作為一名豫劇藝術家,想請問您和所在的省豫劇三團精品創作上有什么新動作?在精品創作和傳播上有什么體會?
河南省政協委員賈文龍
河南省政協委員賈文龍:謝謝您的關注!目前我們河南豫劇三團正在著手創作兩部戲,分別以黃河、紅旗渠作為創作背景。如何保障這兩部戲能夠創作成精品呢?首先,要嚴格遵照習總書記的指示要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到人民群眾生活中去尋找創作靈感,是我們三團的老傳統。比如我們創作的豫劇現代戲《焦裕祿》《重渡溝》就分別到蘭考、重渡溝去深入體驗生活,與當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為了找準焦裕祿的形象,我每天都要模仿焦裕祿那個掐腰動作,對著鏡子一遍遍地揣摩,直至把角色完全融入到自己身上為止。
其次,要堅持千錘百煉,精益求精。比如我們創作的豫劇《重渡溝》,光劇本就修改了30多稿,舞臺演出版大的修改就有6稿,而且是邊改邊吵邊吵邊改,一直吵到了中國藝術節。后來有人好奇地問我:“文龍啊,你們的《焦裕祿》和《重渡溝》連續榮獲文華大獎和五個一工程獎,是咋弄出來的?”我開玩笑地說:“是吵出來的?!?/p>
如何傳播精品呢?我們是立足市場,面向基層。獲獎之后,我們會通過各種渠道尤其是新媒體進行傳播推廣,每年演出300場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在基層演出。前不久我們送戲下鄉到了林州桂林村,看戲的觀眾是人山人海,每場有1萬多人,周邊省市的戲迷聽說后,開著車來看我們的演出,路兩邊車停的有七八公里長。第一場演出結束后,有個女孩兒用輪椅推著她的父親,走到后臺找到我說:“賈老師,今天看戲的人太多了,俺爸坐著輪椅看不見,他可想聽您唱了,能不能給俺爸清唱一段?”看到這種情況,我二話沒說就給老人唱了起來,唱完后,老人感動得說不出話,拉住我的手哭了。可見基層老百姓對文藝精品是多么的渴望!所以,作為文藝界的政協委員,我會積極呼吁政府和文藝界,進一步加大文藝精品送基層的力度,只要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我愿唱它一百年……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