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人工智能沒感情但讓醫生更人文
——專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云鵬教授
追逐、觀望、撤退……在醫療人工智能浪潮面前,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云鵬教授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醫療人工智能可以讓醫生解放出來,更專注于人文。
人工智能
正在改變傳統的診療模式
記者:您如何評價人工智能應用于醫學領域的意義?
劉云鵬:各種新技術不斷涌現,在醫學領域同樣達到了從量變到質變的狀況,特別是人工智能和5G技術的普及,將使傳統診療模式發生顛覆性變革。
舉例來說,綜合醫院腫瘤科診治的患者來自各個癌種,但醫生卻無法做到都擅長、所有指南都熟記。況且指南只是給醫生提供了原則性指導,無法滿足個體化治療的需求,而人工智能圖像和語音識別技術和決策系統的應用,讓醫生的診療工作更準確快捷,醫生的水平也隨之提高得更快,并更加自信。
比如,醫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很難隨時完全掌握最新發表的臨床研究結果和每種藥品的毒副作用,以及尚在臨床試驗中的新藥信息,所以在決策時,存在很多困難。但是利用人工智能決策系統比如Watson,可以快速獲得具體的治療方案的推薦,以及方案相關的證據、毒副反應等重要信息,避免醫療過程中可能的重大遺漏。
人工智能
可以有效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
記者:醫療的人工智能目前還不夠完美,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決策與指南不一致的狀況?
劉云鵬:如果人工智能決策系統對每個病人的決策均與指南一樣,那只是單純地解決了速度的問題,并未解決個體化的問題。每個病人的病情都不完全相同,治療時需要個體化的決策。指南的初衷是讓醫生按照循證醫學原則進行規范化治療,但并不意味著拒絕創新,個體化治療是基于指南又不拘泥于指南。
比如,在晚期腸癌的藥物治療中,指南推薦化療聯合靶向藥物,但具體的病人是否能轉化?腫瘤負荷與癥狀之間是什么關系?生活質量與生存時間如何平衡?病人的意愿如何?問題很多并且是動態變化的。因此,不同的醫生就產生不同的決策。
當我們面對國內外各種指南以及專家的各種不同意見時,人工智能決策系統的建議是結合最新證據和頂級專家的經驗給出的第三方意見,會為我們做出最佳判斷提供更多參考。
人工智能是醫生的高級助手
但不會取代醫生
記者:從醫生的角度來說,應該以什么樣的態度對待人工智能提供的診療建議呢?
劉云鵬:我從來不認為一個成熟的大夫,看到某個建議后就放棄自己的觀點。如果醫生對病人的判斷比較有自信,當人工智能給出的建議與醫生完全一致時,那醫生就會更自信。如果不一致,那么醫生會更謹慎,并思考為什么不一致。
通常,越是晚期多線治療或者一開始沒有接受規范化治療的病人,人工智能給出的治療方案和醫生的方案越有可能不一致。因為此時病人的病情是非常復雜的,沒有絕對統一共識的治療方案。
另外,醫生在制定治療決策時,還要考慮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主觀意愿等,最終決策是醫生與病人相互協商產生的結果。從技術上來說,人工智能對年輕醫生能部分起到老師的作用,對成熟的醫生能發揮高級助手的作用,人工智能與醫生交流,而與病人
交流的是醫生,所以,它不可能取代醫生。
人工智能的應用有助于加強醫患互動
記者:有觀點認為,人工智能參與診療后,會削弱醫生在患者心中所謂的“公信力”,您如何看待?
劉云鵬:我覺得恰恰相反。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腫瘤聯盟通常是利用視頻等遠程設備定期組織遠程會診,服務下面市縣的基層醫生和腫瘤患者。但患者有時心中會有疑慮,擔心他所在醫院的醫生不了解上級醫院醫生的分析依據,發生治療偏移。我們通過線上授課以及培訓醫生掌握人工智能技術,從而提高基層醫生的水平。基層醫生可以根據需要,先了解人工智能給出的推薦、供考慮和不推薦三類治療方案及其依據,然后通過遠程會診的形式,和上級醫院的醫生共同探討使用哪個方案最佳。患者或家屬也可以參與到現場選擇方案的過程,增加醫患信任。
人工智能讓醫生更人文
記者:您理想中人工智能如何與醫生“相處”?
劉云鵬:“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這是醫療目前的現狀。因此,我們希望在治療過程中,充滿人文關懷,但醫生的工作量非常繁重,導致跟患者溝通言簡意賅、時間短暫,甚至有時病人還未充分理解,診療就結束了。人工智能本身沒有感情,但它解放了我們,能讓我們釋放出時間、更加人文地跟患者溝通交流,也有更多的精力進行科學研究。
希望人工智能更多、更快地到來和應用,讓醫患共同迎接醫療的美好時代。
編輯:劉暢
關鍵詞:醫生 治療 決策 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