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聞 要聞

北京考核“示范片區”垃圾分類 已形成四種回收模式

2019年07月09日 08:15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北京考核“示范片區”垃圾分類

目前已形成四種回收模式 考核標準擬定100分 部分示范片區完成驗收

點擊進入下一頁

朝陽區白領家園小區的垃圾由不同的垃圾運輸車分類運輸攝影/本報記者 黑建軍

今天,上海實施“強制垃圾分類”進入第9天。從垃圾細分的種類到投放垃圾的各種設施以及監管的制度、罰則……無不吸引著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強制分類”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書本和“官宣”概念上。北京,離這一步到底還有多遠?在明年全市9成小區必須達到“垃圾分類示范片區”的總目標下,當前居民垃圾分類的實際推進情況如何?北京青年報記者連日來深入社區進行了蹲點調查。

7月4日下午5點,家住石景山八寶山街道沁山水南區的張阿姨吃過晚飯后,準備出去遛彎,她順手帶出了當天的廚余垃圾。張阿姨并未直接將垃圾扔進門口的垃圾桶里,而是徑直向小區南邊的垃圾分類積分兌換點走去。兌換點的垃圾分類指導員王健從張阿姨手中接過廚余垃圾,稱重登記,共1.2公斤,張阿姨把IC卡貼在王健的手持分類投放信息采集設備終端上一刷,隨即顯示增加了3分。她對北青報記者說:“現在已經積到17分了,到20分就可以換洗衣液啦。”

每天,在很多社區,有越來越多的“張阿姨”路過垃圾桶不再“隨手一扔”,也有無數的“王健”為分類事業提供著多樣化的服務。分類、回收、稱重、積分……這些生活中的普通詞兒,一旦和“垃圾”組合在一起,便不啻是一種“化學變化”:是觀念的徹悟,是習慣的顛覆,甚至是社會風俗的革命。

垃圾分類示范片區迎考核

30%-60%-90%,這三個遞增的百分數看似簡單,但往深里說就是一幅北京垃圾分類推進路線圖:在2017年到2020年北京市垃圾分類治理三年行動計劃中,截至2018年底,北京垃圾分類示范片區總數已達100個,全市垃圾分類制度覆蓋30%;今年將在224個街道(鄉、鎮)開展分類示范,占全市街道(鄉、鎮)總數60%以上。到2020年,這個數字要達90%以上。

北青報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從上周開始的考核驗收標準分為10大類21個子類,共計100分。分為總體情況、動員宣傳情況、強制分類情況、流程規范管理等等。

北青報記者通讀《驗收標準》后注意到,正在推進的考核驗收不可謂不細,例如為了保證指標的完成,設計了“知曉率”的指標;同時考核也比較注重實際:例如把城市地區和農村地區分別加以考量,前者注重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四個環節,而后者則強調了“因地制宜”的總原則;另外,考核驗收也不可謂不專業:例如廚余垃圾注重考核“干濕分開”的效果,設計了“分出率”的指標,考核廚余垃圾分類質量,設計了“分出質量合格率”指標等等。

部分示范片區完成驗收

北青報記者從西城區城市管理委獲悉,上個月,作為西城區首個垃圾分類示范區,新街口街道完成了垃圾分類示范區的驗收工作,目前驗收結果尚未公布。按照市里的部署,隨著該區第一批示范片區驗收完成,第二批共4個街道的示范片區驗收工作也即將啟動。

據了解,新街口街道垃圾分類達標小區目前已經覆蓋到所有99個小區,每個小區設置分類垃圾桶,并向居民提供分類垃圾袋,同時配備垃圾分類指導員。隨后,街道在胡同平房區也開展了垃圾分類,例如西四北頭條、北二條胡同采取撤桶撤站,由流動車上門收集垃圾的舉措;前公用、育德、大覺等社區則是定時定點回收廚余垃圾和可回收物。

“正是前期的工作為此次驗收奠定了基礎。”新街口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式驗收歷時3天,負責驗收工作的專家和第三方公司抽取了10個小區、5個餐飲機構以及5個黨政機關,驗收流程除了進行問卷調查之外,還入戶檢查居民和企業的垃圾分類情況。驗收組還全程跟隨運輸廚余垃圾或餐廚垃圾的專業車輛實地“監督”。驗收結束后,新街口街道還向驗收組提供了三年的工作報告以及驗收總結。據介紹,驗收組總體對街道的垃圾分類工作給予認可和肯定,同時也對垃圾桶站的點位設置、居民源頭投放等問題提出建議。

朝陽區勁松街道也于上周進行了驗收,結果還沒有公布。其他已經開展創建示范片區的街鄉鎮可能會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迎來驗收。今年將在朝陽全區43個街鄉鎮開展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做到全覆蓋。

朝陽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市級部門會聘請第三方專家,對開展創建垃圾分類示范片區的街鄉鎮轄區內的單位,用不打招呼直插現場的方式進行抽查。“驗收的標準很多很細,比如說四類垃圾桶,缺一個就不合格,還要查看街鄉鎮對垃圾分類從人員到資金的投入等等。”

四種垃圾分類模式各有特點

北青報記者在蹲點中發現,經過一年多的探索,目前本市已經初步形成了四種垃圾投放模式。第一種是有人值守的垃圾分類驛站、小屋,鼓勵參與,獎勵積分;第二種是設置智能投放箱;第三種是上門回收再生資源、廚余垃圾,方便群眾投放;第四種是撤桶撤站,定時定點流動收集。

而垃圾分類的方式,北京和上海基本相同,分為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四分法”。

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所謂人工值守,普遍是街道聘請的第三方公司請來的“垃圾分類指導員”,他們大多兼顧著辦理積分、社區巡回指導分類以及上門回收等工作。而積分鼓勵政策是當下大部分社區采取的方式。據八寶山街道垃圾分類負責人趙巖介紹,這個積分兌換點可以輻射沁山水南區的1300多戶居民,每天的廚余垃圾大概出3-4桶,約800公斤左右。石景山城管委垃圾分類負責人侯淼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垃圾分類積分兌換點在石景山八寶山街道、五里坨街道、蘋果園街道、八角街道等五個街道設立,共有11個站點,接下來,還將增加更多。

所謂“智能回收”,是指各式各樣的智能回收裝置。上月在東城區建國門街道外交部街33號院內,就新放置了6臺智能垃圾桶,居民只要刷一下指紋,桶蓋打開,就能投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同時也能完成積分。

在東城區崇外街道,則“升級”為智能六分類垃圾回收箱。分別可投放紙張、塑料制品、塑料瓶、金屬、織物和有毒有害垃圾。只需下載“分一分”APP,用二維碼對準掃碼口一掃,就能打開相應的垃圾桶進行回收并積分。西城區新街口街道居民采用刷卡的形式,可對應投放塑料、紙張、玻璃、金屬、有毒有害垃圾這五種垃圾。

“從長遠來看,垃圾分類回收機也有不利的地方”,石景山城管委垃圾分類負責人侯淼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隨著各個區垃圾分類回收機的陸續入駐,“智能垃圾投放”似乎變成一種時尚。但智能垃圾回收機多由企業自主研發和投放,一旦技術或資金鏈出現問題,就很容易造成回收機的停用,從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垃圾分類工作的倒退。他建議街道社區從嚴選用和考查相關智能垃圾回收機企業,保障正常運轉。

所謂“上門回收”,其關鍵點在于“干濕分離”。北青報記者在東高地街道西洼地社區采訪時看到,回收公司給社區每戶都免費發放了帶有二維碼的垃圾袋,并且“一戶一碼”,藍色垃圾袋是用來裝可以回收再生的干垃圾的,綠色垃圾袋是用來裝瓜果蔬菜這類廚余垃圾的。在處理干垃圾時,居民只需要點擊微信小程序中的“呼叫回收”,按流程提示選擇好上門地址、上門時間,就能坐等回收員上門。

據社區負責人介紹,西洼地社區在“干濕分離”之前每天產生3噸生活垃圾,“回收率”幾乎是零;而現在通過“上門回收”產生干垃圾近400公斤,“可回收率”提高十分明顯。

重點

怎樣保證分類到位?三種探索最有效

北青報記者在采訪中聽到社區普遍反映,居民的前端分類意識薄弱是分類工作的最大阻力。事實上,這涉及到觀念的轉變和固有習慣的顛覆,其難度可想而知。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當前基層實踐探索出了很多“實招”“新招”確保分類到位。

第一是分類指導員(志愿者)面對面,手把手,“效果”最明顯。石景山八寶山街道沁園社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蘇樹坤每天在小區內巡回,對單元樓門口垃圾箱的垃圾進行二次分揀,如果正好遇到居民投放垃圾,就進行現場“教學”,告訴居民們如何進行垃圾分類。

點擊進入下一頁

第二是巧用互聯網+,方便實惠。北京市東城區某公寓樓下安裝了架子,給每戶發的小廚余桶可以擺放在上面,每個架子可以放30多個小桶;每個小桶內裝有磁卡,并寫明屬于哪一戶;居民在家做好廚余分類后,隨時可以把小桶放在架子上;廚余收集員每天清運3次,清運時給每戶的廚余垃圾稱重并刷卡積分。這種模式不像大型的智能垃圾桶那樣成本高,而且同樣是發垃圾桶,該模式巧妙地將硬件和“互聯網+”結合,讓更多居民參與進來,優勢顯而易見。

第三,很多社區都開始加大宣傳力度。石景山區重新編寫并印制了專用于入戶宣傳的分類指導手冊,共6萬冊,已發放到3個先期開展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的街道(八寶山、老山、廣寧);東城崇外街道網格中心副主任李濤說:“我們跟轄區里的中小學合作,定期給孩子們開課講解垃圾分類,讓孩子影響大人。同時,利用暑假孩子們回社區報到的機制,讓孩子們回社區勞動的第一件事就是參與垃圾分類活動。”

怎樣保證考核壓力傳導到底?抱著居民是“客戶”的心態去服務

北青報記者在采訪中感到,汲取各地經驗,垃圾分類的成功關鍵在于層層傳導壓力,市級層面考核片區,片區考核第三方公司,第三方公司的一線人員秉承嚴格規范,在片區這一“神經末梢”起作用。

在東城區東花市街道,引進了第三方北京天龍天天潔再生回收資源利用有限公司協同開展轄區內8個社區的垃圾分類與回收工作。據該公司總經理劉權介紹,公司與街道每年簽訂一次服務協議,街道會根據服務效果開展評價,比如每年的廚余垃圾分出率必須達到5%以上,低于這個數將得不到政府購買經費,低于7%則會扣除一定的費用,如果超過10%,就能得到相應的獎勵,以此來激勵第三方公司提高服務質量。

公司又通過怎樣的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劉權說,用一系列嚴格的考核規則來保證。目前東花市街道一共有20名一線垃圾分類服務員,每人負責盯10個左右的廚余垃圾投放站。每天早上8點左右,垃圾分類服務員到社區上崗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廚余垃圾桶、拍照記錄、整理二次分揀、再拍照、測量該垃圾桶重量,照片、數據第一時間上傳到后臺,也作為他們每日上崗打卡的證明。在每天下午和晚上,垃圾分類服務員則主要負責上門回收可再生資源。在此期間,客戶又會在APP上對這些服務員的工作進行點評,是否按時上門、服務態度好不好、是否穿工作服、戴沒戴工作牌等等,如果客戶打了五星好評,每單能獎勵5元。

劉權說,要讓老百姓有很好的服務體驗,他們才會參與垃圾分類。通過這種與居民互動的監督管理方式,邀請老百姓來評價。老百姓說干得好就獎勵,干得不好就懲罰,以此形成激勵機制。

劉權說,垃圾分類關鍵還得靠老百姓參與。街道每個月超額開展各色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在去年完成全街道2.3萬余戶上門動員工作后,通過數據分析,今年將針對部分垃圾分類效果不明顯的樓宇開展第二輪重點宣傳。

怎樣保證運輸不混裝?裝車卸車保證重量均等

在采訪中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對于垃圾分類,有居民質疑,就算前期實現了分類投放,最后運輸的時候卻混裝運輸,導致垃圾分類白做工,這是分類受阻的“槽點”所在。對于居民的這一顧慮,東城區崇外街道網格中心副主任李濤以“廚余垃圾”的分類為例進行了說明。他說,小區居民的廚余垃圾分出比較純凈的話,就直接拉到處理廠填埋或者堆肥,但是飯館的餐廚垃圾種類雜、湯水多,要經過二次處理,把水控掉,才能堆肥。

嚴密的監管過程也保證了垃圾分類運輸。李濤說,街道內的清運車輛有兩種,都來自環衛中心。一種是廚余垃圾車,可裝4噸的廚余垃圾,上面有稱重設備,傾倒的同時可隨時記錄重量。還有一種是生活垃圾壓縮車,可裝6到8噸垃圾。廚余垃圾運輸到處理廠時,也會進行再稱重。街道每個月會跟主管垃圾分類的區城管委核對,看看廚余垃圾的重量對不對,避免運輸期間廚余垃圾被私自倒賣,甚至連車輛的行駛軌跡都會記錄在案。

試點

部分片區啟用

四種收集方式

有人值守的分類驛站、小屋

西城區新街口街道大乘巷教師宿舍院

朝陽區勁松街道五區“綠馨小屋”

石景山區八寶山街道5個“積分兌換點”

設置智能投放箱

東城區崇外街道

東城區建國門街道

西城區德勝街道

石景山區八寶山街道

朝陽區白領家園小區

上門或定點回收

東城區建國門街道西總布胡同

東城區崇外街道

東城區東花市街道

豐臺區東高地街道西洼地社區、六營門、云崗街道、方莊地區、和義街道

撤桶撤站,定時定點流動收集

東城區三眼井胡同

西城區新街口街道前公用社區

海淀區蘇家坨鎮柳林村

順義區牛欄山鎮東范各莊村

本版文/本報記者 王斌 蔣若靜

李天際 李澤偉 劉婧 蒲長廷

圖示制作/潘璠

編輯:曾珂

關鍵詞:北京考核“示范片區”垃圾分類 已形成四種回收模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