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專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政協大事記 政協大事記

改革開放港澳與內地始終在一起

2018年12月18日 15:32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后,兩地依托祖國內地,共享發展機遇、共謀區域合作、共拓海外市場,已經走上了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圖為港珠澳大橋。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后,兩地依托祖國內地,共享發展機遇、共謀區域合作、共拓海外市場,已經走上了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圖為港珠澳大橋。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言獻策。

香港、澳門在國家發展進程中始終扮演著獨特而重要的角色,港澳同胞既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也是改革開放的建設者和受益者。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后,兩地依托祖國內地,共享發展機遇、共謀區域合作、共拓海外市場,已經走上了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

如果說改革開放是港澳經濟社會騰飛的第一個重要引擎,那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就是第二個。在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持續提升大灣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工作上,歷年來都有港澳全國政協委員的參與和貢獻。

時間是最好的證明

21年前的7月1日,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們不會忘記——零時許,香港會展中心,伴隨著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五星紅旗和紫荊花區旗徐徐升起……19年前的12月20日,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們也永遠無法忘懷,《七子之歌》的旋律響徹神州大地,經歷了400多年風風雨雨的“游子”——澳門,終于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是實現香港平穩過渡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根本保障。中央政府、黨和國家領導人一直把香港放在心上,不止是為收回主權,更要保持那里的長期繁榮穩定。香港有和平的昨天、繁榮穩定的今天是中共中央幾代領導集體高瞻遠矚、英明決策的結果。”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陳佐洱說。

香港如是,澳門亦如是。30余年的發展,全國政協委員張明星已經扎根濠江,愛上澳門。他旗下企業涉及房地產、旅游、進口貿易等多種產業,多家企業都是澳門當地的知名企業。這些年來,他見證了改革開放的春風給澳門帶來的機遇,見證了澳門回歸祖國后的繁榮穩定,更見證了背靠祖國內地的澳門,在“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作用的同時也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他既為澳門驕傲,也深感使命在肩。“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們真的是遇上了好時代,趕上這個好時代的人,都應該有使命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時間是最好的證明,委員們看到,在“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中,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在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港澳依托內地,走上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東方之珠風采依舊,亮麗的白蓮花盛放空前。

改革開放“排頭兵”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40年前,第一批參與內地改革開放建設的港澳同胞帶著資金、帶著技術、帶著先進的管理理念,更帶著赤誠的愛國之心回到祖國內地,參與建設、見證發展,為國家改革開放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參與和見證之中,他們也分享了國家發展的紅利。他們,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

40年后回首往事,除了激情奮斗的記憶,對國家發展變化的震撼和感動,更有對未來的信心和期待。

“改革開放打開了國門,把歐美的標準、消費習慣、設備、技術引進來了!”全國政協委員黃敏利說,“勤勞的中國人,運用外來的技術、設備加工生產,再將這些產品遠銷國外,賺來了改革開放的第一桶金。現如今,經過幾十年的改革、創新,我們的技術也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幾十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奔向強起來,我參與、我見證、我自豪。”

變化,悄然發生在城市建設上,也點滴體現在委員們的提案里。2018年,正好是梁華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第21個年頭。從1998年首次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以來,梁華每年提案關注的焦點,也在記錄著他與改革開放同行的歲月。

“起初,我選擇的都是比較容易看得見、摸得著的話題,例如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企業接觸到的實際問題和建議等。”梁華說,到現在,他聚焦點已從個體到整體,從微觀走向宏觀。就像今年,他更關注的是澳門如何利用自身發展優勢,融入到“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共建中。

“我們這40年,路是走對了。”這句話,發自全國政協委員施榮懷的內心,也是施家父子兩代人一直深信不疑的。施榮懷的父親、香港知名企業家施子清也曾是全國政協委員。施榮懷兄弟4人各自發展事業,并都是全國或地方政協委員。“我在香港土生土長,親歷改革開放40年,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革開放帶給內地的變化。”跑了40年內地的他認為,香港應該好好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繼續穩固金融和專業服務中心的地位,乘勢發展。“在總結的同時,我們還應該展望,相信留給后代的下一個40年,會更加偉大。”

積極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2017年7月1日,《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簽署。同年10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被列為“推動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中。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全國政協一直積極推動。今年6月3日至15日,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圍繞“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化內地與港澳互利合作”赴港澳和廣東開展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后召開19場座談會,走訪5家港澳社團,考察廣東省10余家科技園區、企業、口岸和單位,與90多位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常委、委員及港澳各界人士座談;7月27日,十三屆全國政協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目的只有一個:破解粵港澳合作困局,商討大灣區崛起良方。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發起并邀請近120多位來自粵港澳地區的委員聯名提案,建議由國家級領導人來統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三地主管成立高層次的“統籌委員會”,得到各方熱烈響應。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盧偉國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為香港進一步繁榮穩定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香港可發揮在科技創新、法律仲裁等方面的優勢,把握好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大灣區建設已實質啟動,港澳青年要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現人才、資金、信息以及物流的有效流通,為國家戰略發展注入新生力量。”全國政協委員霍啟剛認為,針對港澳地區面臨的突出問題,需要把鼓勵更多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學習和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研究相應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

委員們紛紛表示,大灣區建設要發揮“一國”之利、“兩制”之長,并將大灣區建設作為深入推進“一國兩制”的新實踐、新平臺,推動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彰顯“一國兩制”的優越性和國際競爭力,同時,為解決臺灣問題起到政治上的示范效應。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