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基礎研究是馬拉松不能“每公里都設獎”
“帽子”滿天飛,行政干預多,公信力不足……這些年來,科技獎勵評價體系的種種不足一直廣受詬病。如何改革獎勵評價的指揮棒來鼓勵基礎研究?在12月7日舉行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委員們展開了熱烈探討。
盧柯常委 人民政協報記者 齊波 攝
“基礎研究中五花八門的‘帽子’評審名目繁多,碎片化嚴重。”盧柯常委說,這相當于“馬拉松比賽中每公里都設獎”,“大家俗稱我們是‘快餐式’評價”。
成為“快餐”,原因之一是一些獎勵行政干預過多,跟利益分配掛鉤。在委員們看來,這種計劃經濟色彩濃厚的評價體系形成有歷史原因,對鼓勵科研起到過積極作用,但現在到了要改革的時候。
會上,盧柯常委提出了“三精”的建議,即精簡獎項、精選專家、精細評審。他建議進一步壓縮國家獎勵數量,縮小獎勵范圍,不造“星”不造“神”,并推行國際同行評審,利用外腦,減少“關系”。
“前幾年我一直擔任挪威一個科學獎的評審專家,參與整個評審過程。它在全世界選了5個專家,歷時整整一年,從一百多個推薦項目中間挑出一個項目,而且一定要能說出做了什么、什么時間做的、對這個學科有什么貢獻等等。而我們現在的評審,有的是往那一坐,材料一發,看一看,聽聽答辯,一投票就結束了。”盧柯建議借鑒發達國家一些大的科技獎項評審的成功經驗,將評審原則由簡單“票決”改為“事決”,評審原則依照“做了什么創新事,對學科發展有什么作用”來評價。
楊衛常委 人民政協報記者 齊波 攝
談及評審原則,楊衛常委也認為要從評數量轉向評質量。在他看來,“同行評議容易受到關系網的侵蝕,而且對非共識項目,無論是主觀評價還是客觀評價都很困難,交叉學科評審還會遭遇學科壁壘、同行稀缺、公正性模糊等諸多困難。”為此,楊衛建議根據不同研究單位的發展特征,逐步加大質量指標權重,實行“代表性貢獻”制度,在綜合性評審中引入“國內外同行認可度”和“同行領導力”等指標。
沈南鵬委員 人民政協報記者 齊波 攝
近年,一個由華裔科學家、企業家群體發起的關注原創性基礎科學研究的民間科學獎項——“未來科學大獎”成為科學界的“網紅”。會上,參與創辦這個獎項的沈南鵬委員認為,民間資金能夠在基礎科學研究及評價體系方面發揮很多作用,應該鼓勵更多民間獎。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