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聞 要聞

吉林榆樹:產糧“冠軍縣”大旱之年從容應對減產考驗

2018年11月21日 17:52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長春11月21日電題:吉林榆樹:產糧“冠軍縣”大旱之年從容應對減產考驗

新華社記者陳俊、劉碩、薛欽峰

曾多次摘得全國產糧“冠軍縣”的吉林省榆樹市,今年遭遇了62年不遇的旱災,糧食產量比常年減少約兩成。記者近日在榆樹走訪時發現,盡管糧食減收,但當地無論是“新農人”還是傳統的種糧大戶、“老把式”,都顯得從容淡定、信心滿滿。

“新農人”:不種“鐵桿莊稼”反而有了好光景

榆樹市將近39萬公頃的耕地上,玉米作為“鐵桿莊稼”曾長期占據主角位置。受市場波動和氣候變化等影響,“鐵桿”也有脆弱的時候,今年的大旱就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榆樹市農業局局長張武介紹,由于春旱嚴重,春播玉米有近200萬畝沒有正常出苗,后來通過補種才搶回一些損失。但對于一些“新農人”來說,這場旱災的影響并不大。

“以前種玉米是靠天吃飯,現在合作社40多個蔬菜大棚不怕天氣變化,一年兩茬蔬菜利潤200多萬元。”榆樹市五棵樹鎮進步村進步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龍生說。

近幾年來,榆樹逐步調減玉米種植面積,騰出來的土地用于發展水稻、雜糧和棚膜蔬菜種植。

王龍生說,1公頃棚菜的收益是玉米的10倍,農民參與的熱情越來越高。目前榆樹市的溫室大棚面積發展到7.2萬畝,棚膜園區已有104個,年產值達82億元。

榆樹市五棵樹鎮天雨機械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叢建告訴記者,今年合作社的200公頃大豆產量不錯,除了賣大豆,豆油、豆餅等產品的市場需求也很旺盛。“一公頃大豆比玉米能多掙2000元,效益好,農民種植積極性自然高。”叢建說。

種植結構不斷優化的背后,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日益強大,以及像王龍生、叢建一樣的“新農人”不斷增多。托管著村里400多戶農民土地的叢建說,規模化經營的甜頭越來越明顯,不僅市場效益好,推廣科學種植更容易,抗災抗風險能力也更高。

截至去年末,榆樹市農民合作社發展到4580余家,家庭農場發展到1016家,全市土地規模經營面積270萬畝,土地流轉率達到46.1%。盡管玉米減產,但今年榆樹水稻、雜糧雜豆、棚膜蔬菜等都實現了增產,農業綜合效益穩中有升。

種糧大戶:建起“苞米樓子”挺起了腰桿

玉米有所減產,但榆樹種糧大戶司海豐卻并不擔心。目前玉米的市場價格比去年同期略高,預計到今年底或明年春節前有望進一步走高。“先把玉米收好,等市場價格高再賣出去。”司海豐已經做好了打算。

但是在幾年前,司海豐還不能這么淡定。由于以前沒有很好的儲糧方式,玉米收回來只能放在地上存儲,俗稱“地趴糧”,損耗比較大,而且不能長期儲存,即便價格不理想也只能早早賣掉。

如今,被農民稱為新一代“苞米樓子”的科學儲糧倉改變了這樣的格局。記者看到,科學儲糧倉2米多高,1米多寬,由鋼制框架加上金屬網制成,離地20厘米左右,玉米碼放在里面,不擔心雨雪和老鼠。

司海豐介紹,建一個這樣的糧倉政府補貼將近3000元,自己只掏1600多元。由于儲存得法,他再也不用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早早賣糧,最晚的賣糧時間從春節前推后到五六月份,“啥時候價高再出手”,1公頃能增收2000元左右。

榆樹市糧食局局長徐天生說,目前榆樹已經有70%以上農戶采用進場離地的科學儲糧方式,近10萬戶農民用上了鋼結構儲糧倉,“以往糧價是收儲企業和糧販子說了算,現在農民掌握了主動權。”

有了更科學的“苞米樓子”,農民可以看價賣糧,養殖場也可以按需收糧。長期從事肉牛養殖的養殖戶馬凱說,現在不用再一次性收糧占用資金和存儲場地,收糧不如先收牛,反而節約了成本。

種地“老把式”:告別精耕搞免耕

以往農民收完玉米,習慣把地收拾得干干凈凈,等待來年春播。然而記者在榆樹市部分鄉鎮的玉米地里看到,秸稈躺在地里,其中一些已經被打碎,好似一層金黃的棉被。今年74歲的種糧“老把式”李軍說:“以前秸稈堆在地里嫌‘埋汰’,都拿回家來當柴燒,或者干脆在地里燒掉。現在推廣秸稈覆蓋免耕技術,秸稈派上大用場了,大伙都不再燒了。”

榆樹市眾晟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艷紅說,秸稈覆蓋還田,看上去不精細,但反而能給土地保溫保水,也省去清理整地的麻煩,節省人力物力,還能有效抗災。

今年春旱,采用覆蓋免耕技術的耕地出苗率明顯比普通耕地高出不少。李艷紅說,受她的影響,村里采取秸稈覆蓋免耕技術的土地從4年前的40公頃增加到今年的120公頃。“需求越來越大了,之前免耕播種機買少了,看來還得再買。”她說。

“今年的旱情是壞事更是好事,從傳統的精耕細作到保護性種植,農民對科學種田的理解更深刻了。”榆樹市副市長高洪洲說。

編輯:秦云

關鍵詞:吉林榆樹 大旱之年 減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