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聞 要聞

“世界第一大壩”背后軍民守衛者:保護家園義不容辭

2018年10月07日 09:31 |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國之重器”背后的綠色方陣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三峽大壩泄洪。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三峽工程是國之重器,是靠勞動者的辛勤勞動自力更生創造出來的,看了以后非常振奮。三峽工程的成功建成和運轉,使多少代中國人開發和利用三峽資源的夢想變為現實,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的重要標志。”4月下旬,習主席在考察三峽壩區時飽含深情的話語,久久回蕩在大江南北,讓無數“三峽人”倍感榮光。

國之重器,造福人民。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大幅提升了長江中下游防洪能力;迄今已累計發電超過一萬一千億千瓦時,輸電范圍覆蓋半個中國;顯著改善了長江通航條件。

三峽夢圓的背后,是一段軍民聯合奮戰的壯闊歷程。

“那時候就是夜以繼日干,一心要把工程早日建好”

1992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開啟了三峽工程的建設征程。1994年12月14日,長江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肩負著黨和人民的重托,一支支建設隊伍匯聚湖北宜昌,沉寂已久的峽江兩岸頓時沸騰起來。

“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主要由大壩、水電站、通航建筑物等組成,工程規模之大、技術之復雜,堪稱世界之最。”宜昌軍分區領導介紹,當年,軍分區聯合葛洲壩集團等主體建設單位在各級成立民兵組織,動員近萬名民兵廣泛開展勞動競賽和任務會戰,攻堅克難推進工程建設。

走進位于大壩右岸的三峽截流紀念園,一輛輛巨大的裝卸車等大型施工機械,把人們的記憶拉回到當年火熱的建設場景。“這些是保留下來的實物,曾經都被冠以‘民兵號’。”葛洲壩集團宜昌基地管理局黨委書記鐘振清告訴記者,在當年的建設工地上,到處飄揚著民兵突擊隊、民兵工程、民兵號機車的鮮艷旗幟。

1997年11月8日,數千民兵歷經一年多的艱苦奮戰,成功將左右兩道戧堤連接在一起,打贏了大江截流這場“世紀之戰”。1998年,某民兵團緊抓快干6個月,搶在汛前安全封閉防滲墻,保證了大壩基坑如期開挖澆筑。一個個難關在民兵的努力下被攻克。“那時候就是夜以繼日干,一心要把工程早日建好。”當年的民兵班長、葛洲壩集團退休職工周光成說。

世紀工程,質量第一。各級民兵在建設中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和技術革新活動,先后獲得1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發明700多項專利,創造數十項世界紀錄和“三峽第一爆”“深水土石圍堰施工”等諸多創舉。

從大壩左岸的壇子嶺上俯瞰,三峽船閘通道就像從山體中切割出來一般壯觀。“這是當今世界水頭最高、規模最大、技術最復雜、級數最多的雙線五級船閘。”從武警水電部隊轉業的三峽集團三峽樞紐保衛部副主任胡國憲告訴記者,24年前,武警水電官兵在這里打響了工程建設第一炮,先后完成雙線五級船閘建設、大江截流、電源電站施工等重大任務。

在船閘建設中,官兵連續奮戰20個月,搬走了18座山頭,開挖土石4200多萬方,攻克了高邊坡錨固、深直立墻開挖、世界最大“人字門”安裝等多項世界技術難題,創造了水電工程史上的奇跡。

十余載艱苦奮戰,筑就舉世奇觀。在大壩建成的那一天,現場軍民歡聲雷動,他們4000多個日夜的辛勤付出,造就了一座雄跨大江兩岸的偉大工程。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云霧中的三峽大壩。 文振效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守世界第一大壩,盡衛士第一職責”

“伍廂廟方向,30米水下發現可疑目標,正在向壩底靠近。”武警宜昌支隊某大隊官兵正在進行一場夜間水陸反恐演練。

這是一支守護大壩的拳頭力量。三峽大壩建成后,武警宜昌支隊根據需要調整勤務部署,形成陸、水、空立體交叉的防護力量。

“守世界第一大壩,盡衛士第一職責。”在大壩上勤儀式上,支隊官兵面對國旗許下錚錚誓言。20多年來,他們用鐵肩擔當和過硬本領守護著三峽大壩的安全。

一年夏天,三峽大壩迎來一場特大洪峰,大量木頭、垃圾等雜物順江而下涌至壩頭,一艘拖輪的舵葉被樹樁卡住,船體瞬間失去動力沖向大壩。千鈞一發之際,支隊火速出動兩艘交通艇,官兵沉著應對,用四股碗口粗的纜繩牢牢牽住拖輪,采用交替牽引的辦法奮力駛向安全區域。險情化解后,拉船的纜繩繃斷了兩股。

烈日當空,記者來到大壩壩頂,哨位上的戰士一個個精神抖擻,警惕地觀察周邊情況。支隊領導告訴記者,夏日壩頂溫度最高可達60攝氏度。

“壩區防衛任務艱巨,需要軍警民聯手做好安防工作。”宜昌軍分區相關領導告訴記者,工程竣工不久,他們即組織動員現役和民兵力量,與駐地武警部隊、三峽集團樞紐管理局保衛部、海事和公安部門建立聯防聯管機制,為大壩筑起牢固的安全屏障。

近年來,隨著三峽專用公路擴大開放和三峽大壩景點門票免費,游客數量驟增,給安全管控帶來很大難度。各級預備役組織主動協助武警和公安部門開展巡邏執勤,及時排堵解疏,消除安全隱患,確保了壩區及周邊環境正規有序。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三峽壩區武警。劉康 攝

“當年搬遷為三峽,如今為了家園更美麗,更要義不容辭保護她”

云山蒼蒼,江水泱泱。緊鄰三峽大壩的太平溪鎮許家沖村,雨后呈現一派水墨中國畫的景致。

走在該村寬闊的柏油馬路上,一棟棟亮麗的居民樓映入眼簾,記者來到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一側的便民洗衣池時,6名村民正在捶洗衣物。

“習總書記關切地詢問我們的生活情況,現在回想起來,心里還暖融融的。”村民陳明珍興奮地回憶起不久前習總書記來到村里時的情景。“現在生活有保障,環境又這么好,我們對移民后的生活很滿意。”

“陳明珍家的老宅在原來的西灣村,現在已經淹沒在江水下。”村黨支部書記望作戰指著不遠處的江邊告訴記者,大壩開工前,太平溪鎮的西灣村和秦家坨村1400多名村民,集體搬遷至臨近的老許家沖村,如今的許家沖村就是由這3個村莊合并而成。

“廣大移民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舉家搬遷,那真是一段難忘的記憶。”該鎮武裝部部長顏治國說,20多年前他擔任民兵班長時,正值移民搬遷的高峰期,各級人武干部和民兵沖在一線,夜以繼日幫助移民完成砍樹清場、裝車卸車、拆房建房和修路架橋等工作,發揮了突擊隊作用。

位于三斗坪鎮江邊的中堡島,曾以盛產柑橘聞名。該島被確定為壩址后,中堡村基干民兵班長張永強第一個將島上承包的土地征拆完畢,并帶動村民加班快干,在一個星期內完成島上100多畝土地的征遷丈量。“當年,移民民兵帶頭搬遷、非移民民兵帶頭幫助搬遷,發揮了重要的帶頭作用。”夷陵區武裝部領導說。

“幫助移民脫貧致富,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該村民兵連連長朱崇軍說,面對人多地少資源不足的矛盾和壩區嚴格的環保要求,如何創新思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是移民搬遷后面臨的最大課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壩區移民更要樹立生態致富理念。村黨支部一班人理清思路,積極引導移民發展綠色生態產業,經過20多年發展,旅游、餐飲特色產業效益不斷提升。村民謝蓉創辦的峽江刺繡合作社,帶動300多名婦女就業,去年一年收入超過200萬元。走進該村民兵班長望長征開辦的茶業種苗培育基地,滿眼皆是綠油油的茶苗。

停辦污染企業,建設生活污水處理廠,推廣使用無磷洗衣粉,實行河長負責制……行走在壩區兩岸,記者看到,相關環保措施已在沿岸村鎮得到普遍落實。走在生態致富路上的壩區群眾形成共識:“當年搬遷為三峽,如今為了家園更美麗,更要義不容辭保護她。”

郭晨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世界第一大壩”背后軍民守衛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