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媒體關注二胎問題:做不到共情,如何去愛

2018年09月04日 15:20 | 作者:王睿 | 來源:揚子晚報
分享到: 

“家里到處都是噪音”、“不要碰到我”……有了弟弟的殷敏(化名)渾身都不對勁。孩子是生理上病了,還是心理上病了?心理專家表示,出現所謂“二胎問題”,其實是父母在對老大的教育過程中就存在問題,有了二胎弟妹只是一個誘發因素。不僅是二胎家庭,任何家庭關系中,最基本也是往往被忽視的一點,就是共情能力。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王睿

有了弟弟后,十歲的姐姐突然病了

“你們好吵好吵啊。”殷敏的爸爸媽媽最近發現一向乖巧的女兒像是變了個人兒,只要跟她講話,她就覺得很吵,非常吵,連碰她一下都不行,不知道為什么就情緒激動,甚至在地上打滾。到醫院做了各項檢查,身體各項指標一切都正常。“我孩子這是怎么了?”

萬般無奈之下,他們來到南京腦科醫院,求助《精神醫學雜志》編輯部主任、南京醫科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生導師陳圖農。陳主任日常出兒童心理門診,經過了解后發現,女孩這種類似歇斯底里的發作,主要是為了獲取父母的關注。

“女孩十歲,性格比較內向,有個年紀還很小的弟弟。從獨生女到成為姐姐,在生活中,從父母那里獲得的關注難免會變少。當想要而不得的時候,無意識中,她會要把內心的渴望轉變成所謂的‘發作性’的軀體表現。而此時,父母擔心她身體出了問題,開始特別關注她。”陳主任表示,很多孩子這不舒服那不舒服,實際上就是引起關注的一個表現。就像有的小孩一上學就頭痛肚子疼,一考試就生病,都跟父母的關注度有關系。

父母不恰當的關注易致情緒問題

近年來,老大各種激烈反抗媽媽生二胎的新聞不絕報端,未孕前堅決不允,孕后態度冷漠排斥,有人感慨,“獨生子女怎么這么自私!”對此,陳主任表示,出現所謂“二胎問題”,其實是父母在對老大的教育過程中就存在問題,有了二胎弟妹只是一個誘發因素,將問題爆發出來,二胎不是決定因素。

首先,是界限不清晰。父母與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往往將孩子當成自己的一部分,父母與孩子的親密,形成了“你包括我我包括你”過度的包含關系。父母將自己的愿望、期望等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實現自己愿望的代理者。很多出現問題的二胎家庭,會出現這種親子關系的界限不清晰。沒有準備生二胎之前,父母把所有的愿望都投射在第一個孩子身上,孩子按照父母想象的樣子在成長,其實第一個孩子已經出現問題。出現二孩后,第一個孩子的問題就表現出來了。如果沒有二孩的出現,孩子發育過程可能會矯正不良傾向。孩子上學,接受了初中高中教育以后,和更多的同學、老師的交往等,不斷社會化后,他可能會慢慢地把原有的一些問題調整過來。一般來說老大年齡在11歲以下,自我意識發展尚未充分發展,社會化發展未完善,更容易出心理問題。因為認知水平所限,他們對外界信息認識可能產生偏差。譬如,對父母照顧二胎弟妹的行為,會解讀為不喜歡自己了,自己很孤單啊等等。

其次,在二胎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理念一定要有一致性,有統一的規則。規則不清,孩子容易出現問題。比如,媽媽不同意吃冰淇淋,爸爸討好孩子偷偷給孩子吃;老大不可以看電視,老二整天看動畫片;今天媽媽情緒好,孩子想干啥都行,媽媽情緒不好,孩子哪里都別想去。這些就是規則不一致,孩子就無所適從。有了二胎后,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更容易出現這種問題。

父母規則不一致,易導致行為問題。而父母不恰當的關注,會導致情緒問題。

過度關注孩子,什么要求都滿足,孩子什么樣的表現都是“好得不得了”,孩子自己無法對自己的感受進行正確理解與表達,無法正常表述喜怒哀樂,容易出現情緒問題。

父母對孩子關注不足也容易出問題。孩子缺乏安全感,一旦父母離開身邊,就會感到莫名的焦慮,甚至轉換成軀體表現。殷敏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做不到共情,如何去愛

其實,不僅是二胎家庭,任何家庭關系中,最基本也是往往被忽視的一點,就是共情能力。所謂的共情能力,簡單地說,就是父母能從孩子角度理解和感受,父母能夠理解孩子,孩子也就能理解父母,理解其他人。在診室日常碰到的問題當中,很多家庭都不具備共情能力,孩子要表達的意思、內心的需求,父母不懂。一次又一次的無效溝通之后,孩子就會拒絕跟父母交流,也沒有辦法交流,同樣孩子也沒法表達自己的情緒。

曾有一位媽媽苦惱地表示,從一年級開始就管兒子學習,每天陪著他寫作業,孩子遇到不會就問媽媽。現在孩子馬上初三了,這兩年,學業上媽媽漸漸輔導不了了,請了專門的老師;說話孩子也不聽了,叫他做作業也不愿意,聽老師說在學校沒有主動性,不僅體現在學業上,和同學交往也不積極。“問題是什么?從小孩子的學習生活媽媽就一手包辦,用意是好的,想培養出良好的習慣,實際上沒培養出來,只是在包辦代替,一切都在這位媽媽的控制和管理之下。孩子當時有什么感受,家長沒有注意。比如這道題目不會做,他需要的是引導他自己去思考,而不是代替他思考直接給他指導叫他怎么做。孩子學的一切都是被動的,孩子沒有辦法從學習中獲得一種成就感。這種父母就不具備共情能力,孩子不需要的東西父母強加給他,他沒辦法自己學著去理解世界,更不要談主動性。”

共情能力很重要,有了這種能力,父母才能夠聽懂孩子語言背后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比如父母一聽小孩說“唉呀,我真想死”就緊張得不得了,實際上可能他只是想說最近有點累,其實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意義;跟你聊聊在學校里同學相處之間出現的小矛盾,不是給你教育她“要跟同學好好相處搞好關系,不能任性胡來”的機會。如果你讀懂孩子了,交流起來就很通暢。

生活中,對于父母來說,共情需要敏感地觀察,理解孩子的言行所表達的含義,然后做出比較恰當的反應,讓孩子在心理上獲得安全感,慢慢具備共情能力。孩子成長有一個從幼稚到成熟的過程,很多家長希望孩子一開始就很成熟,將自己的主觀想法投射到孩子身上,這都是不恰當的。時代變化,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成長規律,父母不能簡單套用自己或是上一代人的經驗來教育孩子。出現問題之后,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父母及時作出調整,對親子關系的改善、孩子性格的培養效果很明顯;孩子初高中以后,就可能需要咨詢師的介入,通過另外新的關系的建立,才能慢慢矯正和改正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但無論何時,開始嘗試了解孩子,并讓孩子了解你,都為時不晚,加油!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孩子 父母 關注 共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