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大會發言 大會發言
曹衛星常委:推動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 為美麗中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推動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 為美麗中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曹衛星常委的發言
中共十八大以來,各級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協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土地綜合整治、礦山土地復墾、海岸生態修復、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同時也要看到,不少地方自然資源過度開發利用,生態系統退化甚至遭到破壞,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生態文明建設正處在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
為實現自然資源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需要全力推動國土空間統一生態保護修復,立足多功能定位、多模式實施、多元化投入,積極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為美麗中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一、 落實機構改革要求,加快形成生態保護修復一體化工作格局。自然資源是自然生態的物質基礎,沒有脫離資源的生態,也沒有脫離生態的資源。本次機構改革,通過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為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體制保證。改革過渡期,相關部門按照原有職責和工作部署開展的生態保護修復工作,要在連續穩定的基礎上做好充分銜接。“三定”方案確定后,相關部門要按照中央關于“一件事由一個部門管理的原則”,及時調整、落實相應職責定位,加快建立分工明確、統一協同的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格局,避免政出多門、責任不明,導致新的職責交叉和碎片化管理。
二、 明確中央投資渠道,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生態保護修復關乎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任務復雜艱巨,必須建立穩定的財政資金渠道。建議中央財政設立“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資金”,主要用于事關國家生態安全、自然生態受損嚴重的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統籌使用中央自然資源資產相關收益,加大一般預算支持力度。同時,地方各級財政也要設立相應專項資金,穩定渠道、加大投入。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加強與金融資本合作,運用資源資產升值、權益置換、特許經營等手段,吸引社會資本積極參與。
三、 堅持國土空間規劃統領,構建生態保護修復長效化制度保障。實現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統保護和修復治理,要建立目標明確、行動一致、協調配合的長效化體制機制。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對生態保護修復的約束作用。加快完成“多規合一”,劃好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嚴格落實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合理調整產業布局,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同時,按照“誰破壞、誰恢復,誰損毀、誰復墾,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監督生產建設單位依法履行生態保護修復義務。另一方面要綜合運用土地、礦產、財稅、金融等政策,完善生態補償制度,建立“誰修復、誰收益”的激勵機制;并采取以獎代補、獎補結合方式,推動多樣化實施模式,激勵各類社會主體從事生態保護修復的積極性。
四、 制定技術標準規范,夯實生態保護修復科學化監管體系。要建立目標一致、要素融合、指標銜接、協調優化的生態保護修復技術標準規范,為生態保護修復調查評價、空間規劃、項目實施、驗收考核等提供基礎支撐。發揮資源環境遙感監測的技術優勢,形成全區域、全方位、全過程的集中統一監測監管體系,實現可跟蹤、能評價、底數清、情況明。加大相關領域重大科技創新研發力度和投入強度,引導扶持生態保護修復試點示范工程,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