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回應當前中國經濟熱點問題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 題: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回應當前中國經濟熱點問題
新華社記者安蓓、王洪江
當前,中國經濟運行態勢如何?“穩”中存在哪些“變”?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怎么做?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能否實現?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近日接受記者采訪,就中國經濟運行熱點問題作出詳盡回應。
“穩”的特征更加鮮明
寧吉喆用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三句話概括當前中國經濟“穩”的特征。
總體平穩,體現在四大宏觀經濟指標表現穩定。增長穩,上半年我國經濟同比增長6.8%,連續12個季度穩定在6.7%至6.9%區間;就業穩,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1%,繼續穩定在5%左右,1至7月份城鎮新增就業人數880萬,完成全年就業增長目標的80%;價格穩,1至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2%,處于溫和上漲區間,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穩定在4%;國際收支穩,1至7月份經常項目保持順差,外匯儲備繼續增加。
“從衡量宏觀經濟的主要指標看,中國經濟呈現出鮮明的穩的特點。”寧吉喆說。
穩中有進,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推進,去產能主要任務如期完成,上半年工業產能利用率達到76.7%,和發達國家相當;去杠桿、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等均有效推進。
二是三大攻堅戰有序推進。經過努力,我國企業負債率持續下降,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取得明顯進展;扶貧資金全部下達,執行情況良好;防治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取得明顯成效。
三是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取得進一步成效,企業居民辦事更加便利,國有企業改革、重點行業改革、財政金融改革持續向深入推進。
四是對外開放繼續擴大。大幅放寬外商投資市場準入,同時加強外資規范管理。1至7月份進出口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對外投資比去年明顯回升。
穩中向好,可以從四個方面看。首先是結構優。服務業增長繼續快于第二產業增長,三次產業結構繼續優化;消費增長快于投資,消費在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加強;工業內部,制造業增長快于一般工業增長;服務業內部,現代服務業增長快于一般服務業增長,1至7月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
其次是效益好。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2%,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利潤增長22.6%。企業效益改善帶來財政收入增長,1至7月份,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0%。
三是環境改善。前7個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8%,同比上升1.8個百分點,PM2.5濃度同比下降8.9%。
四是居民增收。上半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6%,跑贏人均GDP6.2%的增速;各項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健全,人民滿意度不斷提高。
理性看待穩中有變的復雜形勢
寧吉喆說,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十分錯綜復雜,穩中有變。
變,首先表現在國際環境更加嚴峻復雜。他分析說,近兩年世界經濟逐步復蘇,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有所回升。但今年以來,風云又起,雖然美國經濟增長保持一定速度,但歐洲、日本經濟增長存在變數;特別是單邊主義、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抬頭,國際經貿摩擦加劇,這都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很大變數。
變,也來自于國內長期發展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寧吉喆說,今年以來,轉型升級遇到的矛盾和困難較大,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進程中,原有增長方式不能適應,產生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另一方面,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要加大力度克服,中西部地區、廣大農村地區及中低收入群體不平衡問題依然嚴峻,要下更大力氣解決。
“這需要綜合的經濟政策加以調度,有效擴大內需的同時,充分考慮經濟提質增效要求,確保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寧吉喆說。
六個“穩”勾勒下半年政策重點
7月底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寧吉喆說,考慮到穩中有變的新情況新問題,中央提出六個“穩”,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這也代表著下半年的政策方向。
穩就業,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當前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在中美經貿摩擦影響和國內結構性矛盾凸顯下,就業面臨著新的壓力。“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高度融合,雖然中美經貿摩擦尚未過多直接體現在就業流失上,但要未雨綢繆,防范這種情況發生。把工作做細做實,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支持就業。”寧吉喆說。
穩金融,中國金融高度市場化,對經濟變化和外部影響非常敏感。要把穩金融放在重要位置,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目前中國金融市場總體穩定,和金融市場密切相關的外匯市場也是穩定的。”他強調。
穩外貿,國際經濟形勢變化,特別是中美經貿摩擦,都會對中國外貿產生一些影響。當前我國對外貿易保持增長,但不能掉以輕心。要引導企業做好應對準備,多元化開拓世界市場,和貿易相關國家密切溝通,更多推進自由貿易協定簽訂,處理好中美經貿摩擦帶來的影響,確保我國貿易穩定發展,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應有作用。
穩外資,面對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我國要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吸引外資,進一步落實好已出臺的放寬外商投資準入等一系列政策。不僅要引進資金,還要引進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經驗、有效營商渠道、人才等,通過改善營商環境促進投資便利化。
穩投資,當前對于中國經濟非常重要。從1至7月數據看,投資增長有所下滑,既有企業投資積極性不高的原因,也有政府基礎設施投資資金來源不足的問題,還有國際經貿摩擦對投資者信心的影響等因素。當前短板領域投資明顯不足,要采取有效措施,把積極財政政策落到實處;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讓民營資本更多參與到基礎設施建設中;推動“十三五”規劃確定的165個重大項目盡快落地。
穩預期,預期是經濟生活的反映,也反作用于經濟生活。在目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我們有能力有條件做好國內經濟工作,應對國際上各種可能的變化,使我國經濟發展立于不敗之地。”寧吉喆說。
積極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
當前投資、消費等指標有所波動。寧吉喆說,總的看波動仍在合理區間內,但在穩中有變的形勢下,要更加重視這些波動,防止波動現象轉化為下行態勢。
他強調,當前中國經濟積極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首先,生產要素綜合比較優勢沒有改變,并將長期存在。
從勞動要素看,我國有9億多勞動力資源,7億多勞動就業者,超過1.7億是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專業技能的人才。“勞動要素優勢這一中國最大優勢沒有改變,正從人口紅利轉變為人才紅利。”寧吉喆說。
經過多年努力,資本要素從短缺變為寬裕;土地要素依然具有優勢;科技、信息等一些新興要素正迅速形成優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已有1億多市場主體,能夠自主生產經營投資,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政府部門宏觀經濟政策工具箱充足、政策空間巨大。特別還要強調的是,我們的市場空間巨大,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內需潛力很足,經濟回旋余地很大。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具有豐富的應對各種危機的經驗,這使得我們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充滿信心。”寧吉喆強調,在穩中有變的形勢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有針對性采取措施,精準施策,中國完全可以克服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經濟 中國 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