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委員發言 委員發言
佛教領域商業化問題的形成原因與治理思路
全國政協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
佛教領域商業化問題的形成原因與治理思路
佛教領域商業化問題,主要是指商業資本等非宗教主體介入佛教領域,將佛教寺院、佛教活動或者某些佛教教義等變為牟利工具,牟取經濟利益。主要有以下突出表現:
學誠 人民政協報記者 齊波 攝
一是景區高價門票問題。
二是一些組織或個人違規濫建露天大佛,吸引信眾游客禮拜參觀,收取門票和宗教性捐獻。
三是一些非宗教組織或個人,亂建寺院,以佛教名義進行一系列斂財活動。
四是一些非宗教團體、非宗教活動場所違規設置功德箱,收取宗教性捐獻。
五是亂放生,催生“放生利益鏈”。
六是佛教原有的教風問題,在商業化影響下,有的地方呈現發展蔓延趨勢,有的地方出現了一些新的表現形式。
治理商業化應重點解決兩個問題:
一、 明確治理商業化問題的統一主體。建議明確治理佛教道教領域商業化問題的牽頭部門,明確地方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由地方黨委政府統籌協調、綜合施策,推動相關政策法規落實。
二、 明確治理商業化問題的致力方向。佛教自身的生存發展以及服務社會、利益人群也需要必要的經濟基礎來支撐。治理商業化問題的致力方向,不應是將宗教與經濟一刀兩斷、完全隔絕,而是要明確企業、宗教界與政府各自的定位,審慎地劃清三者之間的界限。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佛教 商業化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