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敦煌莫高窟講解員是這樣煉成的
敦煌莫高窟講解員邊磊
在敦煌莫高窟,與游客們接觸最多的要算講解員,講解員們也是除研究人員之外,與文物接觸最多的一類人。因為“敦煌文化守望者”項目,我作為隨行報道記者來到敦煌。這個公益項目全稱“我在敦煌講壁畫”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計劃。從5月1日到6月10日,10位入選的志愿者(也稱守望者)經過全方位培訓,上崗擔任講解員。借著這個機會,我接觸采訪了幾位不同類型的講解員,記下了他們的工作和生活。
不管誰來了,不能拍照就是不能拍
“以前都不知道釋迦牟尼是誰,當了講解員才知道,原來是印度人。”邊磊說。
邊磊是這次“文化守望者”項目的洞窟培訓老師,負責為10位守望者培訓講解和洞窟內容培訓,他本職是敦煌研究院接待部的一名資深講解員。
“2007年4月2日。”問到什么時候正式成為講解員,邊磊記得特別清楚。從2007年到現在,他已經在講解員這個崗位上默默耕耘了十一年。在莫高窟,像邊磊這樣講齡超過10年的講解員并不在少數。
邊磊說他成為講解員的經歷有點坎坷。2006年他高考失利,選擇了一所民辦自考院校,上了一學期,由于學費太昂貴,來年3月,他就想換一所甘肅省內的學校,學費低很多,也許是緣分吧,轉了一大圈回到家鄉敦煌,一邊想復讀高中,一邊留意工作信息。正好一回來就遇到在敦煌城里招聘莫高窟講解員的信息,就去應聘了。從小語文成績不錯的他順利參加了面試和筆試。從一開始的季節性合同(4月開始,12月結束)到2008年,成為了合同制講解員。
在邊磊看來,講解員的角色是多重的,既是講解員,也是文物保管員。比如他會向守望者們和游客們強調,他們所參觀的地方不是景點,而是博物館,周遭都是無價的文物。他也會反復向守望者們強調,每次講解完一個洞窟,務必記得把門鎖上。邊磊還記得,他有一次去秦帝陵,一位三四十年前做過講解員的老先生跟他回憶,那個時候講解員除了上述兩個角色,還要擔任衛生清掃員。
回顧最初當講解員的經歷,邊磊印象最深的就是“壓力大”和“緊張”。“比老師(志愿者)們緊張多了,那是飯碗能不能保住的問題。進去一個月就要考核的,前一天學習,第二天就要去講的,如果講不出來,就會擠壓得越多。”
這次有守望者跟邊磊說有人說夢話都是關于莫高窟,邊磊笑笑說,那個時候他雖然還不至于這么夸張,但一整天滿腦子都是洞窟,都是年代和數字。
作為已經做了逾十年的講解員,免不了會有階段性的職業疲勞。他形容這種疲勞就像一個起伏的螺旋狀會慢慢上升,然后打破。但至于如何打破,邊磊覺得下面這個他看過的說法表達得非常確切:有一幅漫畫,一個人踩著一小摞書,看到的都是垃圾。踩著更高的書,就看到高樓大廈。如果踩得更高的書,就能看到烏云。到最后,站得非常高,就能看到烏云上還有藍天。
做了十年,他如今看到的是烏云還是藍天?邊磊很謙虛,只是說需要不斷學習,而這種不斷學習的動力也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
一方面是職業壓力,由于講解員分等級,每年冬天都要強化學習,除了集中學習之外,如果想提升自己,講解員還需要自我學習,來年春天會有考核。“為我們考核的是敦煌學的專家,你看沒看過書,來不得半點虛的。一個月沒看書,自己知道。一年沒看書,同事知道。”
第二個因素來自于游客,除了普通游客之外,只有業務素質過硬的講解員才能負責專家學者或某些更高層次的游客的接待。
“就像反作用力,逼迫你不斷去加強學習,你才能有話可講。不能跟普通游客是講這些,跟有一定基礎想要深入了解的研學營的人也講這些。”為了加強知識積累,邊磊會閱讀敦煌研究院編的雙月刊《敦煌研究》,100多期的內容他都翻閱過一遍,但他只翻閱摘抄一些自己能理解、能和游客對接的東西。平時,他也會有意識地閱讀關于美術、歷史和宗教方面的書籍。
說到講解員,作為學員的守望者們都說,敦煌的講解員們都是見多識廣的。見多識廣的講解員也經常會遇到諸多見多識廣游客,邊磊強調在任何游客面前,都要保持“不卑不亢”的職業態度。“很多游客去過很多地方,會有一種自豪感、優越感,覺得敦煌就是西北邊陲的一個小地方,會有地域歧視。他們可能會對講解員不禮貌、不尊重,比如他們會肆無忌憚地拍照片、和朋友聊天,不尊重講解的環境。但作為講解員,我們要把控全局,為所有觀眾服務。所以就要維護自己的職業尊嚴,要有職業操守。不管誰來了,不能拍照就是不能拍,不能摸壁畫就是不能摸。”
守望者與講解員合影
談到自己欣賞的講解的風格,邊磊喜歡用“心性的表達”“有溫度的講解”這樣的說法。他對此的理解是講解員要把學術成果轉化成自己的語言,不是冷冰冰的復讀機,是有溫度感的,在講解中要把自己的成長經歷、感受和游客對接到一起。
但在講解過程中,邊磊不會帶入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講解員是不表達自己的,只是一個橋梁。“我們的職責是讓文物說話。但我們從來不會說我認為怎么怎么樣,我們只是講解員,還不是學者,當然我們會沉淀講解員的厚度,成為學者型的講解員。”
邊磊介紹,“接待部目前一共有150位講解員,每帶一次普通團隊,平均講解75分鐘左右,要是專業團隊會超過5個小時。雖然夏天會有暴曬沙塵、冬天寒風刺骨。但邊磊說莫高窟的講解員流動性不大,因為大家都有一種歸屬感,另外在這里圈子也小,工作性質比較簡單,人心比較穩,不像在大城市,機會多,躍躍欲試的就多了。”
敦煌莫高窟講解員翟鵬
亦莊亦諧不是為了講相聲,是為了給游客講清楚
“飛天就是佛祖講經的時候負責散花送香娛樂的,有點像今天的文工團”,每到講解員翟鵬拋出這樣的包袱時,整個旅游團就都笑了。
今年是32歲的翟鵬成為敦煌莫高窟講解員的第五年。講解員是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2014年,27歲那年,翟鵬成為了莫高窟講解員。在這之前,他沒想清楚工作的意義在哪里,覺得坐辦公室很無聊,但做講解員或許和一般工作還不太一樣,比較有意思。
在成為講解員之前,翟鵬對莫高窟也不了解,他唯一的印象就是碎片式的九色鹿、舍身飼虎。翟鵬說他聲音不算好聽,還特別懼怕在人群里說話,從來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靠說話吃飯,更不知道怎么當了講解員的兩三年后就變成了一個段子手。“現在人越多,越不怕,越想跟人分享。以前不一樣,以前我特別害羞,坐火車最害怕對面的人跟我搭訕。”
從一個不敢說話的社恐到現在變成網友口中的“講解界的郭德綱”、“網紅講解員”,這個蛻變在今天的翟鵬說來就是云淡風輕的四個字:唯熟能爾。“倒油倒了五百次肯定能倒得好。我算過有一年我講了將近700多趟(一般500趟)。工作的前三年,七八九月的旺季我都沒請過假。”
但就像大多數干到一定年數的講解員一樣,翟鵬也會意識到這個職業重復性太高的問題。“有一天帶了五個團,進了五次藏經洞,講了五次王圓箓,到后來我都迷糊了,不知道自己講沒講過王圓箓。”
由于講解員大多數時候面對的都是來之前對敦煌幾乎一無所知的普通游客團,按照翟鵬的說法,作為講解員,他們的角色主要是“啟蒙”。重復歸重復,翟鵬也能把這種職業倦怠化解掉。“有一次一個老大爺問我,你每次講是不是都講一樣的,我說是啊。老大爺說,但對我們來說是不一樣的東西。我恍然大悟,我覺得反復的內容,聽的人是第一次聽。”
聽過翟鵬講解的游客都會被他一個接一個的包袱逗樂,他自己管這種講法的風格叫“亦莊亦諧”。“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觀眾知道到底是什么樣的。詼諧了一定要莊,亦莊亦諧,包袱抖完不能撂下,要解釋。比如用文工團比喻飛天,就是讓觀眾更容易理解,不是為了講相聲,包袱只是手段,最終目的還是讓他對敦煌文化感興趣。”
除了亦莊亦諧之外,翟鵬的講解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語速快。一次講解約75分鐘,而在這75分鐘里,翟鵬幾乎每一分鐘都在說話,從一個洞窟出來到另一個洞窟的途中他也沒有閑著。“我的語速很快,只是想在有限的時間里讓觀眾了解得更多。”
不論講得詼諧還是講得快講得多,用翟鵬的話來說都是為了埋下種子。“通過我的講解,一部分人可能就會跟敦煌文化產生聯結,后續會更深入地了解和學習。“去年我去成都博物館做敦煌展覽,有志愿者一開始是維持秩序的,但聽了我的講解,自己后來也試著去講。這可能就是一點點成就了。”這是他做這個職業的一點滿足感和成就感。
雖然個性比較“佛系”,說話比較率性,但翟鵬說起自己的工作,就開始“正色”起來。他意識到作為莫高窟講解員,需要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積累,他會爭取去各大石窟考察,也喜歡讀美術史類的書籍。采訪前,翟鵬剛講解完一個團,頂著大西北下午的烈日,他一邊摸著頭,一邊笑著說說:“這么曬下去,這么強的紫外線曬著頭皮,我怕我要禿。”一行有一行的職業病,在莫高窟干久了,有的講解員容易出現風濕,因為窟內窟外溫差大。也有的講解員頸椎容易出現問題,因為講解時要經常仰頭對著壁畫。除了可能要變禿的“焦慮”,翟鵬慶幸自己還沒有職業病。
“我有職業感,但還沒有職業病。職業感是什么?我想起碼是你干一行要愛一行,要敬業,要對得起來來往往的游客。”
守望者和敦煌研究院員工打排球
在敦煌待得越久,越敬畏,就越不敢開口
“老師好!”見到不認識的穿著制服的講解員走過,劉鑫主動沖對方打起了招呼。
“別叫我老師。”講解員害羞地笑著走了,透出西北人特有的淳樸。
劉鑫是“文化守望者”項目的10名志愿者之一,是武漢大學研二的學生。作為這個項目的重頭項目之一,志愿者們在經過十天密集培訓(專業講解員的密集培訓期一般為一個月)之后,于5月18日到6月10日要進洞上崗,為游客提供講解服務。在志愿者眼中,除了帶隊培訓的邊磊,每次跟隨他們講解的各位講解員都是他們的老師。
經歷了第一天的高度緊張、開不了口、社恐等問題,三四天后,有的志愿者們漸入佳境,而一開始因過度緊張而不敢開口的部分講解者也逐漸得到了提升,從中獲得了很多心得體會。
志愿者之一牛佳耕第一天帶了一個團,總共講了近兩個小時,遠遠超出規定的75分鐘的時長。牛佳耕說他帶了一瓶水,但從頭到尾都來不及喝。
盡管從游客的角度,反響不錯,但牛佳耕意識到,時間太長也是有問題的。“我一開始就是有點面面俱到,另一個講解員老師告訴我,其實并不需要面面俱到,每個洞窟都要有重點,有省略。”于是,牛佳耕開始有意識地做每條路線重點的規劃,這樣會有助于他復習。為了節約在洞窟內的時間(在洞窟內時間太久,可能會造成二氧化碳超標的問題),從第二天起,有的次要內容他在洞窟和洞窟間的沿途就直接講述完畢。
講解時需要大量知識儲備,記憶這一關是讓一些志愿者頗感頭疼的問題。但牛佳耕有他自己的方法,他說自己最不喜歡死記硬背,他的做法是,當分配的線路定下來之后,他就有意識地尋求不同洞窟間的邏輯關聯。比如有的線路是按照初唐、盛唐到晚唐這樣的時間順序,知道了一個朝代,就會知道一個朝代的洞窟壁畫、塑像的特點。
在帶團講解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由于旅游團眾多,當志愿者帶著一個團來到某個洞窟前的時候,很可能會發現里面正有一個團,而且有的洞窟面積不足以容納一個以上的團的時候,就會需要考驗講解員的調度控制能力。有的志愿者會利用在外面等待的時間講這個洞窟的背景信息講完,有的志愿者如羅依爾則發明了自己的小竅門,就是主動和游客玩快速知識問答的游戲,考考游客在上一個洞窟中學到的知識點。
通過講解,志愿者們也逐漸意識到,面對形形色色的游客,講解員并不是簡單的信息傳輸,還需要考驗自己組織協調管理的能力。比如牛佳耕說他對中國的游客采取的是“恩威并施”的做法。“昨天有一個游客,勾著欄桿要去摸。那時我馬上就很嚴肅,我說根據文物保護法等等規定是不能摸的。大家一看我嚴肅了,馬上就規矩了。該嚴肅的時候就得嚴肅。”
志愿者劉鑫遇到過一些情緒比較激烈的游客。一次在他講解藏經洞的時候,因為涉及到當年外國人用白菜價買走中國珍貴文物的歷史,團中有幾個年輕人由于涉及到民族情緒,說出了比較激烈的言論,這個時候帶他的老師告訴他,遇到這種狀況,一定趕緊不要再說這個話題,不然氣氛會被他們帶走。“我還遇到過一個導游,還沒進洞前就跟我說,我們這個團隊要趕火車,希望可以壓縮講解時間。帶我的講解員老師就告訴我,75分鐘是只能多不能少的。因為不是只有一個團,如果講少了,對其他游客就不公平了,所以還是要按照自己的節奏。”
也有志愿者則表示,由于在敦煌待得越久,反而更不敢開口。從第一天上崗,張平說她還沒完全克服不太能開口的問題。“很怕講的時候對人家不負責任。還有就是待得越久,就越對這個地方心存敬畏,就怕自己的講解承載不起背后厚重的歷史和藝術。”
另一位越來越對莫高窟心存敬畏而反而不敢講的是孟慶芝,是一名56歲的退休中學教師,也是團隊中年紀最大的。“我越來越不敢開口,因為我敬畏它。學多少是多少吧,我享受學習的過程。”孟慶芝說。
通過在敦煌的這些天,來自北京的孟慶芝更清晰地意識到,她從講解員以及當地人中間看到了在大城市久違的缺失的那種人性的本真。“我問一個講解員小妹妹,如果有游客問到她不懂的問題的時候,她會怎么辦。那個小妹妹很坦然地說,那就坦誠地告訴對方,我回去把問題弄清楚,可以留一個聯系方式。還有我去問路的時候,他們會掏出一張紙條告訴我。我覺得這就是傳承。”
劉鑫一天帶完一個團后,不禁有點小得意,因為他帶團參觀藏經洞的時候給游客們講了一個笑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個笑話是他從發給他的材料里看到的,正好用到了講解中。“那個時候僧人也是要讀書的,小沙彌要學寫詩。藏經洞里記載了小沙彌的作業,作業里,小沙彌就諷刺來帶他修行的老沙門,講的是老沙門帶他去禪窟里坐禪苦修。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小沙彌看見老沙門從禪窟里走出來,頭上粘了稻草。說明老和尚在苦修的時候,睡著了。”
編輯:楊嵐
關鍵詞:講解員 敦煌 游客 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