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墩苗適度才能茁壯成長
“根之茂者其實遂。”基層是“試金石”“磨刀石”,也是“鋪路石”,年輕干部在基層墩苗,能在干事中長本事,在歷練中變“老練”。可以說,在基層積淀的厚度,將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未來事業發展的高度。
在這方面,“過來人”的體會最有說服力。愛軍精武標兵馮世清說:“在基層淌的汗水、流的淚水,都是促人成長的肥水”;愛軍精武標兵、清華學子樂焰輝說:“基層經歷讓我從‘嫩肩膀’變成了‘鐵肩膀’,讓我在接地氣中有了打勝仗的底氣”……英雄起于阡陌,壯士拔于行伍。正是在墩苗中,一批批年輕干部不再水土不服,一茬茬青年軍官漸成棟梁。
習主席曾語重心長地指出:“讓年輕干部多‘墩墩苗’。”十九大報告也強調,“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煉年輕干部”。近年來,全軍各部隊認真落實年輕干部“墩苗工程”,有計劃地組織年輕干部到基層任職、代職,廣大年輕干部也積極踴躍要求“到基層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墩苗,已經成為我軍年輕干部成長成才的重要環節。
墩苗的目的是為了讓年輕干部在積蓄力量中拔節。掌握好墩苗的時長很重要,拿捏好拔節的時段很關鍵。墩苗時間過短,會讓墩苗變成“鍍金”;墩苗時間過長,好苗子也難成參天大樹。
從部隊調研情況來看,當前,墩苗時間過短的現象已不突出,墩苗時間過長的現象則比較普遍。某旅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相當比例的年輕干部在基層任現職滿4年以上。其他部隊的調研也顯示,基層干部老齡化現象較為嚴重。
“當初我是主動要墩苗的,沒想到墩苗把我墩老了。”一名計算機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到部隊后,積極申請到基層當連長。連長干滿3年準備回自動化站工作時,因為滿編而擱淺。再干了兩年,他又因部隊調整整編而被編余。去年底準備調整到機關使用時,又遇上了干部凍結,等到解凍后,他年齡“到杠”了。離開部隊前夕,他投書首長信箱,建議黨委對那些還在長時間墩苗的年輕干部考慮出路:“別讓大家還沒來得及發揮聰明才智就被淘汰了”。
這名高學歷干部沒能茁壯成長盡管只是個個案,黨委在用人上也有必須堅持的政策。但這也警示我們,如果墩苗讓“千里馬”歇步、“老黃牛”撂挑、干事的人心寒,誰還愿意去墩苗?沒有人下基層,又怎能強基層?這也讓我們思量,怎樣的制度設計,才能把墩苗的年輕干部用當其時,避免“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悲劇重演?
“男兒慷慨平生事,時復挑燈把劍看。”從軍報國,誰不希望自己能夠有所成就,能夠闖出一番事業,能夠得到他人、社會的認可與肯定?特別是那些主動申請墩苗的年輕干部,他們有理想,有追求,不怕“寒風裂征衣,飛雪裹戰袍”的艱苦生活,不怕“眼睛一睜,忙到熄燈”的緊張勞累,怕的是“墩下去了,冒不出來”,怕的是“有懷投筆,無路請纓”,怕的是還沒來得及“贏得生前身后名”,就“可憐白發生”。
一位作家曾寫道,人之所以能夠感到幸福,不是因為生活得舒服,而是因為生活得有希望。現在,個別基層干部不太安心,更多的原因不是因為基層苦、基層累、基層難,而是覺得在基層看不到希望。試想,如果堅持干部在基層培養的同時,也堅持干部從基層選拔,特別是從基層單位優秀主官中選拔,讓那些在墩苗中已經成熟的年輕干部有奔頭、有盼頭、有勁頭,基層干部怎能不“載著無限夢想和希望,像條龍一樣飛翔?”
強軍事業的基礎在基層,活力也在基層。激活基層內生動力,用好基層干部是關鍵。“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對基層干部“計深遠”,用好是最有力的關愛。站在推進強軍偉業發展、促進干部長遠發展的角度,設身處地為年輕干部畫好“成長路線圖”,從制度設計上規劃好墩苗干部的時長、交流和使用辦法,讓他們“厚積”了就能“薄發”,如此方能激勵年輕干部向往墩苗、樂于墩苗,強軍事業也才能更加生機勃勃、充滿希望。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墩苗 基層 年輕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