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李作言:“中國變革”不是簡單的再版或翻版
作者:中共上海市委黨校 李作言
對待科學的理論必須有科學的態度。我們要深刻認識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套用歷史文化母版或其他國家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發展的翻版,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版本”。
不同的版本有著不同的影響和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版本”以一種集中、凝練、典型的形式,反映了我們在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的基本定位、核心要素、關鍵問題、理論觀照、價值主導,是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發展的一面鏡子和統籌推進“四個偉大”歷史進程的一個支撐。
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強調創造性發展,是從中華民族5000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而不是簡單延續歷史文化的母版。中華文化歷史悠久、積淀深厚、枝繁葉茂、源遠流長,特別是古代絲綢之路、漢唐盛世等是不可磨滅的永久記憶。但歷史不是簡單的重復和輪回,而是帶有更高層次的沖擊和變化,這就需要薪火相傳與破舊立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廣泛的現實基礎,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取得的根本成就和歷史突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實踐,孕育偉大的精神。我們黨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歷程中,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這是近代革命、建設和發展實踐的理想結晶和民族情結,是引領當代中國昂首闊步的強大精神動力。
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而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馬克思主義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馬克思主義更是不斷發展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正反兩方面的歷史教訓和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本國的革命、建設和發展實踐有機集合起來,才能不斷將馬克思主義推向新境界。
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很早就表現出旺盛的創造力和高度的理論自覺。不論是遵義會議上突破對馬克思主義教條式理解的束縛,還是改革開放這場偉大的實踐運動突破對“姓資姓社”教條式理解的禁錮,都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善于汲取實踐偉力的生機奧秘。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內在品格,“從來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它要求人們根據它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不斷結合變化著的實際,探索解決新問題的答案,從而也發展著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
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無窮魅力,而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未來社會的全部答案存在于波瀾壯闊的實踐運動之中。我們現在所干的事業是一項新事業,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干過,所以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學。我們只能在實踐中摸索。這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運動的基本態度,也是一種科學的價值引領。
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而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砥礪奮進,開創了發展中大國建設的新局面。特別是,在世界發展的實踐中給出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彰顯了中國發展道路的獨特優勢,使馬克思主義在世界范圍放射出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將會更加關注中國。
當然,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正確的現代化模式,各個國家都必須根據本國國情選擇走合適的道路。畢竟,每個國家的基礎不同、歷史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別人的經驗可以參考,但不能照搬。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任何道路或模式只有在特定的歷史和現實條件下,才能獲得成功。西方發達國家經過數百年產業革命,其發展模式有其獨到之處,是世界多樣化發展模式的一種,但并不是唯一的。
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我們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而應該在堅持“四個自信”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借鑒人類文明的積極成果,探索和實施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引領,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拓展新路。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中國 發展 馬克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