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國企民企·圖國企民企·圖

民營經濟轉型的浙江經驗

2018年04月24日 10:09 | 來源:浙江日報
分享到: 

民營經濟是浙江經濟的最大特色和優勢,也是浙江的金字招牌。民營經濟是浙江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浙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培育新經濟新業態的動力源泉。15年來,浙江始終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路子,高舉改革大旗,以改革再創民營經濟新優勢,以改革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緊緊依靠民營企業家振興實體經濟,支持鼓勵廣大浙商創業創新、勇攀高峰,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推動民營經濟實現新飛躍。

5129062518082485929

資料圖

市場主體快速成長,從“個少體弱”到“量多質優”

浙江改革發展史就是一部市場體制構建史、市場主體成長史、市場空間開拓史、市場活力激發史。改革開放40年來,浙江先試先行、勇立潮頭,大膽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民營經濟如雨后春筍、異軍突起,走出了富有浙江特色的發展道路。進入新世紀,習近平同志主政浙江,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提出了“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發展思路,騰出更多資源和空間,鼓勵民營經濟發展與轉型。10余年來,民營企業數量逐漸增多,且規模不斷壯大,已經成為浙江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初,浙江私營企業數量高達104.65萬家,占全省內資企業比重接近80%,民營企業占據大半邊天。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省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生產總值、70%以上的外貿出口以及80%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五六七八”現象充分說明了民營經濟在浙江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2017年上半年浙江經濟實現了“半年紅”,全省生產總值為23383億元,同比增長8.0%,在此過程中民間投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上半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14935億元,其中民間投資8565億元,占據社會投資的大半壁江山。

浙江民營經濟氛圍濃厚,浙商素有創新精神。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優質民營企業成功進軍直接融資市場,轉型成為上市企業,引領了浙江經濟高速發展。早在2000年,浙江民營上市企業僅20家,占所有上市企業的43.48%,低于國有上市企業占比;截至2016年,民營上市企業已經增加至286家,占比超過87%,遠超國有上市企業。民營上市企業不僅個數實現“趕超式”發展,且民營企業占上市企業的比重不斷攀升,民營企業量質齊升有效促進了民營經濟提速增效,使民營經濟成為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

浙江小微企業積極參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經成為推動浙江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主力軍。2016年浙江新增小微企業25.1萬家,增長率高達38.9%,且科技型小微企業增長勢頭迅猛,文創、信息、旅游等新興產業小微企業增幅遠高于其他產業。不僅如此,浙江民營經濟實現了從“個體少、實力弱”向“數量多、績效優”的躍遷。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120家浙江企業上榜,連續19年蟬聯全國第一。

新經濟新業態層出不窮,從“被動追趕”到“主動轉型”

浙江民營企業起源于家庭作坊、鄉鎮企業、個私企業,依靠要素驅動、投資驅動的粗放型增長路徑,主要分布于勞動力密集型的低端制造業,往往存在規模小、技術低、實力弱的問題。民營企業集聚制造業一方面奠定了浙江成為工業大省的基礎,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浙江經濟成長中的“煩惱”。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下行的內外壓力陡增,浙江省委、省政府打出了經濟轉型升級的“組合拳”,通過“騰籠換鳥、機器換人、空間換地、電商換市”等舉措倒逼浙江經濟結構脫胎換骨。

浙江民營企業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對接創新驅動戰略、“互聯網+”戰略,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加速布局新興產業,從“被動接納新技術”向“主動布局新產業”轉變。2017年上半年,浙江健康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了9.8%、8.9%和10.1%,遠遠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7%的增長幅度。民營上市企業中,2000年新興服務業企業為0家,而到2016年已經增加至26家。在農業、制造業、房地產等傳統產業中,民營上市企業個數也是多于國有上市企業,壯大了民營經濟規模。

民營經濟不僅是浙江經濟轉型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更是浙江強化企業創新能力、撬動浙江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尤其是浙江民營企業借力“互聯網+”,運用信息技術提升企業競爭實力。2017年上半年,浙江信息經濟核心產業增速高達13.6%,遠遠高于其他產業發展速度。譬如,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世界級互聯網龍頭企業,也推動圓通、申通、中通、韻達等民營快遞行業的迅猛發展;吉利汽車等企業構建消費信息系統,提升企業服務能力,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差異化的需求。

創業創新驅動勢頭強勁,從“低端集成”到“智能制造”

在大力推進信息經濟發展的同時,浙江民營企業通過“機器換人”及智能制造等路徑,將傳統的成本優勢、人力優勢轉換為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帶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有效地從“勞動力密集生產”轉向“機器智能制造”。2017年上半年,浙江裝備制造產業增長13.3%,對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長率貢獻高達64.2%,制造業轉型升級頗具成效。如臺州玉環在2016年完成以“機器換人”為核心的技術改造投資達到51.97億元,占工業性投資的比重高達89.16%,促進了玉環規模以上工業的快速發展。

浙江民營企業大力推進“機器換人”,不僅轉變了民營企業發展模式,也提高了企業勞動生產率,降低了社會生產成本。2017年上半年,浙江企業勞動生產率為22.1萬元/人,較同期增長6.4%。以民營上市企業為例,2000年至2016年,凈利潤從12.26億元增加至800.49億元,增長了64.29倍;營業收入從176.95億元增加至8978.02億元,增長了49.74倍,經營績效突出、盈利能力強勁,其本質在于民營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提升。這一時期,人均利潤回報從0.71萬元增加至7.74萬元,增長了9.90倍,勞動回報顯著提高,展現了浙江民營企業轉變發展模式的成效。

跳出浙江發展浙江,從“小船出海”到“集群共生”

長期以來,浙江是開放型經濟發展重鎮,民營企業已經成為進出口貿易、對外投資的中堅力量。2016年浙江民營企業出口為13380億元,占浙江出口總額的75.7%,是拉動浙江出口的“核心引擎”;浙江境外投資1172億元,其中百強民營企業對外投資總額已達到1033億元,占浙江對外投資的絕大部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浙江作為“橋頭堡”的地位日益凸顯,民營企業的作用不斷發揮,2016年浙江民營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的進出口總額達到5401.3億元,貢獻浙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額的80%。

浙江民營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缺乏核心技術支撐,在海外投資過程中往往存在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浙江民營企業復制產業集群的模式與經驗,在“走出去”過程中逐漸從“單打獨斗”向“抱團出海”演變,以此暢通信息共享機制、提高風險抵抗能力、強化區位品牌價值。

浙江已經設立了5家由民營企業牽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包括泰中羅勇工業園、越南龍江工業園、俄羅斯烏蘇里蘇克工業園、烏茲別克斯坦鵬盛工業園等4家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數量位居全國首位。譬如,成立于2005年的泰中羅勇工業園,有效降低了園區內部企業的信息搜尋成本、溝通交易成本等,并通過外溢效應、規模效應提升園區技術水平、品牌價值,為企業投資提供了沃土。截至2016年,泰中羅勇工業園的入園企業已達86家,總投資超過20億美元。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從“穩步推進”到“全面保障”

浙江民營企業不僅帶動了經濟增長,更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有效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縮小社會貧富差距。2000年至2016年,浙江民營上市企業員工總數從7.54萬人增加至85.14萬人,占上市企業就業員工數的比重從44%提升至82%,維持了經濟增長后社會分配的公平正義,有利于經濟社會穩定發展。“重民企、親民企、扶民企”需要持續推進。

現階段,浙江省委、省政府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切入點,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放管服”改革力度,再創民營經濟發展的新優勢。從“四張清單一張網”到“最多跑一次”,一脈相承、穩步推進、層層深入,表明了浙江深化改革的決心,為民營經濟提速增效提供了全面保障。

通過改革,提升效能、優化服務,激發市場活力。明確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配置的直接干預,加強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改進;發揮信息技術聯通作用,以“互聯網+”為紐帶,提高辦事效率、審批效率,節約搜尋成本、跑堂成本,釋放政策紅利,完善市場環境;建立健全要素流通市場,減少政府對要素市場的干預,使企業能夠自主經營、消費者能夠自己選擇、商品能夠自由流通,真正打造“有效”政府。

新時代浙江民營經濟轉型的四大對策

新常態下浙江民營經濟轉型發展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要求,堅定不移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以體制改革釋放政策紅利、以創新驅動轉變發展模式、以提高開放助推企業“出海”,破解要素瓶頸、資源約束等問題,以此轉變生產模式、實現提速增效。具體而言,需要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明確民營經濟歷史地位,繪制民營經濟全新藍圖。浙江民營經濟發展引領了經濟增長、撬動了產業升級、緩解了就業壓力,對浙江經濟社會穩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應當對民營經濟的發展經驗進行總結,引導全社會理解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將浙江打造成為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示范區、民間資本市場準入先行區、民間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民營發展環境優化新樣板,不斷發揮民營經濟對浙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

破解民營經濟結構困境,加快民營經濟提速增效。浙江民營經濟發展受到了資源要素瓶頸制約、互聯網技術強烈沖擊,解決新問題、新矛盾迫在眉睫。民營經濟發展應當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進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破解民營經濟結構性困境。以“騰籠換鳥”實現新舊動能空間置換,以“機器換人”提升民營企業勞動生產率,以“空間換地”優化資源要素配置,以“電商換市”變革傳統商業模式。同時,關注信息產業、健康產業等新經濟、新業態,培育民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加大力度打造特色小鎮,突破民營經濟要素制約。產業集群、塊狀模式是浙江民營經濟的典型特征,有利于集聚要素資源、發揮溢出效應、實現可持續發展。特色小鎮是產業集群、塊狀模式的高端演進,浙江民營經濟發展應當加大力度打造高水平、零污染的特色小鎮,譬如以智慧旅游為主題的綠色生態小鎮、以創新創業為核心的夢想小鎮、以高端要素為集聚的基金小鎮。在此過程中,加強專業化配套,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增強特色小鎮品牌競爭力。

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夯實民營經濟發展基礎。民營企業來源于市場、成長于市場,通過市場競爭篩選優質民營企業,形成了浙江民營經濟發展路徑。所以在浙江民營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充分明確民營企業市場主體地位,發揮市場的自動調節機制來促進民營企業發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此釋放制度紅利、激活企業活力,實現浙江民營經濟發展提速增效。消除體制性障礙,放寬民間資本進入壟斷領域,發揮民間資本融資活性,促進民營經濟向“高精尖”發展,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實現新飛躍。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浙江 民營 經濟 企業 民營企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