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治理“藥駕”應嘗試走醫療路徑
近日,浙江永嘉223省道永嘉黃田高速路口上,一奧迪越野車駕駛員服用感冒藥后上路,迷糊中追尾一輛停在路邊的大貨車。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近年來,因服藥后駕駛車輛而導致的交通意外屢屢見諸報端,卻未引起足夠重視。就連《道路安全法》對“藥駕”都缺乏強制性規定和處罰條款。 (4月17日《科技日報》)
因“藥駕”引發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很多人認為,“藥駕”的危害不遜于“酒駕”,交管部門有理由也應該加大針對“藥駕”的治理力度。而治理的路徑主要有兩種,其一是法律路徑,其二是醫療路徑。
走法律路徑,指的是將“藥駕”列入《道路安全法》等法律條文當中,就像將“酒駕”列入一樣。這樣一來,交警處罰“藥駕”就有了法律依據和標準,駕駛員也能夠更加清晰地明白自己的行為邊界在哪兒,進而自覺地形成“吃藥不開車,開車不吃藥”等規則。因此單純從理論上講,走法律路徑似乎是降低“藥駕”危害的首選辦法。
問題在于,酒精只有一種,查酒駕只需吹一口氣或抽一管血,即可準確獲知血液的酒精含量,但單種藥品的血液含量檢測就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何況影響駕駛的藥品太多,不同的人對藥品的耐受性存在很大差異,交警根本無法完成抽檢駕駛員體內藥品這個任務。走法律路徑,因執行極為困難而難以走通。
走醫療路徑則不同,醫生熟悉藥性和藥理,也懂得患者的個體差異,醫生給出的“不宜或不能駕駛”的建議,無疑最為精準,最貼近事實。且醫生具有指導患者服藥的責任,醫生在開處方時,理應考慮到可能出現的“藥駕”行為,進而通過下達醫囑等方式,對駕駛員的行為進行約束。醫囑具有法律效力,假如醫生給出了“服藥后不能駕駛”的醫囑,而駕駛員仍然違反醫囑駕駛,一旦造成交通事故,交警完全可以以此追究駕駛員的責任,并在責任劃分時考慮進這一因素,讓“藥駕”者付出相應代價,這樣一來,處理“藥駕”不僅有依據,而且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威懾力。
另外,媒體調查發現,大多數感冒藥的外包裝并沒有對駕駛人進行特別提示,僅有個別藥品在內部說明書中提及“服藥期間不得駕駛車、船,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但字體較小,一般人服藥時很難注意。藥品監管部門有必要健全完善藥品包裝上的藥駕提醒警示制度。據說法國根據藥品對司機駕駛能力影響的程度,將藥品分為4個等級,要求藥廠在藥盒上以不同顏色的標識,警示藥物對駕駛能力的影響。
因此,交通部門應該與醫療、藥監部門加強這方面的合作,并就此形成具體的規則,強化醫生指導駕駛員服藥的責任,強制在藥品外包裝上設置明顯提醒標志,確保駕駛員對藥品的影響充分知情。交警則在發現駕駛員有“藥駕”嫌疑時,可以調閱相關醫囑,并將醫囑作為處理事故的重要參考。這是一個值得探討和嘗試的方向,相信只要大膽嘗試,就有望走出一條科學合理、貼近現實、操作性強的治理之路。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藥駕 路徑 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