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聞 要聞

20多年探訪人數翻30多倍,山西洪洞大槐樹“尋根熱”折射了什么?

2018年04月03日 16:37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太原4月3日電題:20多年探訪人數翻30多倍,山西洪洞大槐樹“尋根熱”折射了什么?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文化、呂夢琦

“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洪洞大槐樹被稱為我國輻射范圍最廣、影響最大的移民發源地,移民姓氏涵蓋了李、王、張、劉等北方常見的100多個姓氏。

清明前夕,“新華視點”記者在這里看到,每天有數以萬計的人前來尋根祭祖。

據悉,近幾年,到大槐樹的尋根人數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長。1996年,洪洞大槐樹全年訪問人數不過6萬人,2017年則已達200萬人以上,20多年翻了30多倍,預計今年人數將超過220萬。洪洞大槐樹為何掀起“尋根熱”?

尋根人數每年保持10%以上增長

這幾天,大槐樹尋根祭祖園的停車場,每天都被來自全國各地的車輛停得滿滿當當。

3月29日,一列大巴車隊駛入停車場。這個尋根團的600人來自山東16個市,訪問者年齡最大的76歲,最小的38歲。

“我們祖上是明朝從大槐樹下遷出去的,想看看先輩的故鄉。”山東省萊蕪市的張新元老人觀看祭祖園實景演出,目睹先民移民過程中的掙扎與痛苦,忍不住流下眼淚。

“大槐樹在山東很有名,每年在我們這里報名來尋根的就有上萬人。”山西全景國際旅行社山東分公司導游江山說。

史料記載,明初因戰亂中原人口稀少,政府從受戰爭影響小的山西移民。1373年到1417年間共移民18次,遷到冀魯豫蘇皖等地達百萬人,主要來自晉中、晉南。不少學者認為,洪洞是移民集散中轉地,官府曾在洪洞廣濟寺設局派員發放川資憑照,多有遷民經停,寺外大槐樹成了他們對家鄉的最后記憶。

據近些年考證,明代洪洞大槐樹移民現分布在18個省區市的536個縣及海外。祭祖園中祭祖堂里,安放著遷民姓氏牌位1230個,這幾天拜祭者常常排著長隊。

王紅梅自1992年起就負責在大槐樹下接待祭祖者。她說,20多年前,祭祖室只是古大槐樹處旁邊那兩間窯洞,僅40多平方米。那時來尋根的人不多,主要是做生意的,以及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后來,人們成群結隊租大巴過來,有的帶著干糧,就住在車上。現在,同姓氏尋根團增加,少的有幾百人,多的兩千多人,祭拜場面既壯觀又感人。如今,擴建的祭祖堂有6000多平方米,在清明節前夕每天都人頭攢動。

“近幾年,到大槐樹尋根人數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長,僅去年清明小長假就接近15萬人。”祭祖園常務副總經理何東海說,為幫助尋根者,祭祖園設立了根祖文化部。

一些人找到了同宗同族親人

“近年來百姓收入明顯增加,交通越來越便利,為大槐樹‘尋根熱’提供了物質基礎。”祭祖園董事長范忠義說,“‘尋根熱’興起的更深層次原因,是國家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弘揚。”

洪洞縣馮張村69歲的張覺敏說:“兵荒馬亂添金銀,盛世添香續家譜。隨著社會發展,傳統文化升溫,修家譜的多了,當然都得尋根問祖。”

這幾年,張覺敏家多了兩門“親戚”:一個來自江蘇豐縣,另一個來自河南南陽。其中,江蘇豐縣張家的家譜記載,先人明初從洪洞縣城南13里許遷出。豐縣張家集資包車到洪洞尋根,找到了張覺敏。當地只有馮張村正好在老縣城南13里,張覺敏家的家譜記載自元代起就在此傳續,明初家里有叔伯兄弟6人,其中多人外遷。于是,“失散”600多年的“親戚”相認,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擺上各自家譜,共同祭拜祖先。

在其后的交往中,張覺敏發現大家很多飲食和語言習慣都一樣。比如,吃一種原料、做法都相同的燴菜,都把母親叫“咩”等。

山西太原的惠金義因研究惠姓歷史寫了本書,受到全國各地惠姓人的關注,曾多次到洪洞尋訪。他說:“惠姓明初從大槐樹遷到安徽、江蘇、河南、山東等地,我經常參加一些惠姓朋友的聚會,大家交流很頻繁,很多人還建立了微信群。”

惠金義第一次到洪洞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大槐樹破舊的遺址只是一個石碑和一排小房子。如今,這里已建成占地370畝的4A級景區。

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導師喬新華說:“大槐樹被數千萬人認定為先祖遷出地,它不僅是山西移民的家園符號,也是現代化進程中民族凝聚的象征。”

范忠義說:“在政府推動下景區不斷擴建,我們建設任何項目都要求符合根祖文化的內涵,不允許搞純商業的東西,也經常舉辦學術研討會,挖掘整理大槐樹移民文化。”

“洪洞大槐樹祭祖習俗”入列非遺保護名錄

河南濮陽的黃澤嶺是大槐樹移民后代,1991年他到洪洞尋根,發現能找到的移民資料不多,就開始利用業余時間研究相關歷史,走訪了有大槐樹移民后代的十多個省,掌握了大量材料,編著出版了《大槐樹尋根》《移民大遷徙》《大槐樹遷民》等作品。

黃澤嶺說:“大槐樹的文化內涵被挖掘得越深,尋根者就越來越多。大槐樹下‘尋根熱’反映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活力和凝聚力。”

對于尋根者來說,大槐樹是他們表達對故土思念的地方。目前,祭祖園每年在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等節日都舉行祭祖大典,吸引游子參祭。“洪洞大槐樹祭祖習俗”也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馬來西亞的肖光麟參加了一個128人的尋根團,沿著祖先當年遷移的路線,先后走訪廣東、福建、江蘇、山東、河南,最后來到洪洞。他說:“尋根多年發現,這里才是我們最深的文化根脈。”20年來,每年到大槐樹尋根的海外華人、港澳臺同胞數量不斷增加。據統計,2017年這個數字已增長到6.5萬人。

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為《山西移民史》作序時寫道:“家山何止大槐樹?麻城孝感鄉、寧化石壁寨、江西瓦屑壩、蘇州閶門外、南雄珠璣巷、山東棗臨莊、南京楊柳巷、南昌筷子巷……無不是千百萬移民后裔夢魂縈繞的故園家國。黃河長江、中原大地、西域東海、北疆南島,中國歷史上廣袤的疆域,又有哪里沒有滲入中華民族這棵參天大樹發達的根系?”(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槐樹 洪洞 尋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