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北京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觀點集錦 觀點集錦
北京市政協委員李贊東:補齊養老護理人才短板 創新養老服務體系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26日電(記者 王慧文)“當前,老年人的養老方式仍然以居家養老為主,大部分老人出于傳統觀念不愿選擇養老院,不愿被看護。如果想讓更多老人舒心養老,居家養老服務方面還有提升空間。” 26日,在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小組討論上,李贊東委員談到養老的問題深有感觸。
北京市約有350萬老年人,其中獨自在家居住的老年人占到9.8%。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勢,對北京養老服務發展提出了挑戰。
“35年前,我在日本第一次聽到‘高齡化社會’這個詞。” 李贊東說到,“走進日本社區,大部分老年人都是獨自居住,但是每天都會有1—4個醫生上門提供醫療照護,使老年人就近就便獲得養老服務,這種優質養老服務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李贊東強調,養老事業,最重要的還是專業人才培養。老年人的照護需要專業知識儲備,以便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尤其是需要醫養照護的老人;除此之外,老人的心理健康、精神狀態也需關注,但是當前大部分從業人員專業素養仍有待提高。
克服專業人才稀缺的短板,李贊東建議,不要讓年輕人覺得這個工作沒有夢想,國家需要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待遇,暢通養老護理行業的上升空間,要想辦法留住人。她認為,只有床位,沒有人來照護,養老事業也是發展不起來的。
人口老齡化是世界性問題,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是深刻持久的。傳統的居家養老已無法適應日益擴大的養老需求,“社區養老”走入人們的視線。據悉,截止2017年12月份,北京市在城鄉社區已建設200個具有日間照料、呼叫服務、助餐服務、健康指導、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的養老服務驛站。
未來,北京市還將建立居家養老巡視探訪服務制度,針對有需求的獨居、高齡以及其他困境老人,通過電話問候、上門巡訪等方式進行詢問和服務。李贊東表示,針對老年人的實際需求,養老方式還需多元化,讓老人依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自身的養老模式,真正實現“老有所養”。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養老護理 北京市 李贊東 人口老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