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新聞動態 新聞動態
向“文化+科技”要新動力
——北京海淀區政協委員建言科技文化融合發展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11日電(記者 汪俞佳)作為全國科教智力資源最密集的高地,北京海淀區當前正處于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關鍵期。
說起海淀未來的發展,科技是繞不開的話題。在海淀區政協十屆二次會議小組討論上,委員們有一個共同感受,“無論是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還是政府工作報告,科技的分量都很重,成績也突出。”
不過,有些時候我們更容易看到優勢而忽視劣勢。海淀的劣勢在哪里?門一關,問題攤開,話也說透了。
“海淀科技創新這些年做得確實‘不錯’,但不能止步于‘不錯’。”區政協委員王茗祥坦言,未來新興產業方向有很多,海淀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應該聚焦幾個優勢領域和優勢環節,重點突破,將相關產業鏈整合起來,培育成海淀發展的主力軍。”
海淀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出,“2018年要加快形成文化科技融合新動力”。區政協委員朱明明認為,僅僅從科技本身來找是不夠的,“一定不能少了文化元素,比如產業層面,產業鏈上游的工業設計,就是一種文化對科技的支撐作用。反過來,科技對文化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更不必多說,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推動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更重要的是思維模式的轉變,這是委員們的共同感受。“我認為海淀的整體思想活躍度還不夠,文化氛圍還不濃厚。”區政協委員李云飛希望,以改革開放、中關村創新發展40周年為契機,不斷激發創新創業活力,謀劃新的政策制度設計,重塑海淀的文化優勢。
“海淀其實是有文化底蘊的。”在海淀生,海淀長的區政協委員馬民有些“打抱不平”,兒時記憶里各種書店、樂器商店等等,一直在他腦海里揮之不去。“科技創新發展的同時,很多人把海淀的文化忽略了,這是不應該的。”
文化,不是簡單的挖掘故事,還需要傳播,并形成生產力。委員們一致認為,文化科技融合所蘊涵的思想、理念、知識、制度等要素形成的新發展動力,是海淀最具特色和標志性意義,也是最有潛力可挖的比較優勢,是構成海淀未來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委員們建議,要立足海淀文化科技資源稟賦,建立健全促進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形成創新發展新動力,使文化自信轉化為區域創新發展的優勢和底氣,讓文化軟實力成為區域創新發展的硬支撐。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海淀 科技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