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美國:本土恐怖主義頑疾難治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記者柳絲)就在多方宣布已在軍事上終結“伊斯蘭國”實體的時候,埃及恐襲事件再次敲響警鐘。近日,“伊斯蘭國”又在網上發布多張海報,揚言將于圣誕節期間對美英多國發動恐襲,一張以紐約時報廣場為背景的恐嚇海報更是讓紐約市政府如臨大敵。
“伊斯蘭國”勢力被極大削弱并沒有明顯減少美國人內心的恐懼。實際上,人們對安全的擔憂甚于以往。一項皮尤中心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40%的美國受訪民眾表示,恐怖襲擊發生的可能性要比“9·11”時更大。
2015年至今,恐怖威脅已超越經濟困境,成為美國民眾心中的“國家頭號問題”和左右美國政治的一個重要因素。“讓美國再度安全”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執政口號。然而伴隨著這一執政要義的,是美國近些年本土恐怖襲擊事件的增多。
僅在最近這兩個月里,襲擊的頻率就以驚人的速度增加:10月1日,拉斯維加斯,“獨狼”掃射鄉村音樂節,59死527傷;10月31日,紐約曼哈頓卡車撞人,8死12傷;11月5日,得克薩斯州教堂掃射,26死20余傷。
“無論你身處何地,無論是在學校或去看電影,都要時刻做好準備,防備發生這樣的危機。”這是得州教堂襲擊后,美國聯邦調查局官員對公眾的提醒。這恰成為今天美國本土安全狀況的一個縮影。
“9·11”事件后,美國政府出臺《愛國者法》,成立國土安全部、國家情報總署,多年來利用各種技術手段采取無孔不入的情報搜集和極致嚴格的出入境檢查,最大限度切斷外來恐怖分子進入美國的途徑。特朗普入主白宮以來,從頒布針對6個穆斯林國家的“旅行禁令”到進行簽證和綠卡抽簽改革,更加強化了邊境和移民管控。
不過,美國國內恐襲已經發展出新的態勢,管控外來恐怖主義已經難以符合國內反恐需要。美國智庫“新美國基金會”最新報告指出,“9·11”之后美國本土的恐怖主義相關的襲擊,超過八成是美國公民或者永久居民實施的,其中多數是出生在美國的二代移民。不難看出,美國國內的恐怖襲擊形態已經完成了從輸入型向內生型和本土化的轉變,“獨狼”式襲擊顯著增加。
這種轉變,一方面固然有網絡對極端思想傳播的推波助瀾,更重要的是,其背后至少反映出美國社會三大頑疾和困境。
首先是槍支泛濫難控,極端分子比較容易獲得作案武器。但是由于美國選舉政治和利益集團的巨大影響,控槍改革難以推進。而今,美國每一次涉槍襲擊之后,都會引發一輪全國范圍的反思,但反思過后,則是屢創新高的槍支銷售數字和一起又一起新的悲劇。
其次,暴力文化深植,為暴力極端事件埋下了隱患。美國從建國起就帶有以暴力換自由的國家性格,美國文化中誕生的電影、電視、游戲等等充斥著暴力元素。特別是在網絡新媒體時代,暴力信息的數量和傳播速度更是呈指數級增長,政府對暴力文化傳播監管不力,公眾教育缺失,社會輔助機制不完善等因素,都助長了社會文化中暴力基因的生長。
再者,美國階層分化和社會矛盾加劇,為極端思想傳播提供了土壤。作為移民國家,美國的移民來自世界各個角落,文化、信仰多元,“熔”為一體。然而,美國“大熔爐”越來越只存在于理想之中,移民難以融入,宗教不能融合,種族分裂嚴重,貧富差距拉大,美國正被各種社會裂痕分割得七零八落。
美國聯邦調查局11月13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因“對人種、族裔、血統的偏見”和“宗教偏見”而引發的“仇恨犯罪”上報案例連續兩年增加。對平等的失望、對未來的無力和對政府的失去信心則進一步拉大了整個社會的分化,以至于美國政客這樣感慨:“今天美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分裂,國家安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受到威脅”。(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美國 本土 恐怖主義 暴力 頑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