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每天消耗6000萬個塑料餐盒 外賣垃圾環保問題受關注
每天消耗6000萬個以上塑料餐盒,摞起來高度相當于339座珠峰
外賣垃圾處理,難題如何破解(綠色家園·固廢處置咋提速②)
“您有新的外賣訂單,請及時處理!”正值用餐高峰期,北京市朝陽區朝陽路上一家麻辣燙店內,外賣的訂單提示音此起彼伏。服務員用各式各樣的餐盒將餐食打包,忙得不可開交,等待取餐的外賣小哥往往連聲催促。
麻辣燙店紅火生意背后是網絡訂餐的迅猛發展。餐飲外賣導致一次性餐具使用量激增,對生態環境造成威脅。前不久,環保組織重慶市綠色志愿者聯合會,以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為由,將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三大外賣平臺訴至法院。如何破解外賣垃圾環保困局,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
三大外賣平臺日訂單量在2000萬單左右,產生的垃圾大多被填埋或焚燒
周末不想做飯又想改善伙食,北京市民劉科以前經常點外賣。
“一開始還不覺得,后來發現包裝等真是太浪費了。主菜有大盒,小菜有小盒,調料有密封袋,燒烤有鋁箔密封紙,為了防止漏湯,餐盒層層裹上保鮮膜,還有塑料湯匙、一次性筷子、牙簽、紙巾、塑料袋、訂單條……我這心里直犯嘀咕,這么多包裝,多數是塑料制品,很難降解。比自己做飯,要多多少垃圾啊!意識到這一點,我就很少點外賣了。”劉科說。
外賣層層包裝,商家也有苦衷。麻辣燙店的王老板對記者說,中餐和西餐不同,湯多、油多,不適合用紙盒包裝。考慮到成本因素,可降解餐盒也不合適,目前只能用好用又便宜的塑料餐盒。“包裝不嚴實導致湯灑出來,很容易被投訴。所以店里是能包多嚴實就包多嚴實,省得被投訴,有這么多垃圾也就不奇怪了。”
從2011年起,我國在線外賣餐飲市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艾媒咨詢發布的《2017中國在線外賣餐飲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在線餐飲外賣用戶規模達到2.56億人,市場規模達到1662.4億元, 2017年在線餐飲外賣用戶規模預計將達到3.01億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045.6億元。
根據公開數據保守估算,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三大外賣平臺日訂單量總和在2000萬單左右。以每單外賣用1個塑料袋、每個塑料袋0.06平方米計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能覆蓋120萬平方米的面積,鋪滿168個足球場。
有環保組織調研發現,每單外賣平均會消耗3.27個一次性塑料餐盒/杯,這意味著外賣每天消耗的餐盒超過6000萬個。以每個餐盒5厘米高計算,摞起來高度相當于339座珠穆朗瑪峰。
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溫宗國表示,外賣使用的塑料制品材質多為聚丙烯、聚乙烯,很難降解。外賣垃圾除了餐盒、餐杯、塑料袋等,還摻雜著食物殘渣。目前,外賣垃圾進入處理生活垃圾的環衛系統后,一部分被填埋,一部分被焚燒,只有少量被回收利用。
“大量的外賣垃圾對大氣、水、土壤直接或間接地增加污染。對于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填埋會使垃圾長時間保留在土壤中;焚燒的話,其中可能含有的氯元素會使煙氣處理難度加大,增加有毒有害物質的生成幾率。外賣食物殘渣如果處理不及時,容易影響環境衛生,加重末端垃圾處理的壓力。”溫宗國說。
可降解餐盒還不具備完全替代一次性塑料餐盒的條件
目前,外賣垃圾回收利用率很低。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固體廢物處理與環境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建國表示,外賣垃圾相對比較零散,回收價值低,而且大部分黏附油污、湯汁、食物殘渣,回收利用的經濟成本和環境成本都比較高,無利可圖,自然沒有人回收了。
那么,如何解決外賣垃圾導致的環境問題?
有人主張大力推廣使用可降解餐盒,但目前這并非完美無缺的解決方案。“可降解餐盒通常要比一次性塑料餐盒重不少,如果只是部分可降解,就沒有太大意義;即使是完全可降解,也需要在特定條件下經歷半年到兩年才能降解,并不是馬上就會‘消失’,廢棄后一樣需要作為垃圾收集運輸處理。”劉建國說,如果可降解餐盒的終端處理設施是堆肥廠或填埋場,還有一定意義,如果終端是焚燒廠,那基本上沒有意義。而且可降解餐盒生產制造過程和處理利用過程,同樣有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應當從全生命周期角度審視其環境友好性。
溫宗國表示,要從全生命周期分析出發,系統科學評估外賣物流、廢棄物排放、處理處置等環節,避免單一環節采取措施,出現環境影響在不同環節之間的“隱性”轉移。例如,有的地方政府要求外賣用紙質餐盒,而事實上紙質餐盒生產過程同樣會有水污染等環境影響,而且盛放食品后難以回收利用,需要從全生命周期評估其環境影響是否真的比塑料餐盒小。
有人主張用“共享思維”解決問題,比如使用厚的可回收快餐盒、不銹鋼保溫盒等,劉建國等專家對此并不看好。“餐盒是用來盛裝食品的,安全衛生是第一位的。‘共享’了,誰來保證、如何保證安全衛生呢?有多少消費者能夠接受餐盒‘共享’?”劉建國說。
劉建國表示,可降解餐盒、共享餐盒可以作為有益補充,但這些產品目前還不具備替代一次性塑料餐盒的條件。
要從全供應鏈角度解決,有關各方需要共同承擔責任
外賣垃圾導致的環境問題,已經引起有關部門和相關行業重視。
11月2日,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發改委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調整“限塑令”,研究制定在外賣等行業率先限制一系列不可降解塑料包裝使用的相關實施方案。
今年6月份,美團外賣聯合中國烹飪協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百家餐飲外賣企業,成立“綠色外賣聯盟”,并共同發布了“綠色外賣行業公約”,推動使用綠色餐具。美團外賣還設立了首席環保官,啟動“青山計劃”,推動解決外賣行業環保問題。
溫宗國表示,要從全供應鏈出發系統解決外賣垃圾帶來的環境問題,外賣平臺、供應鏈上的商家和消費者各方需要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環境責任。
外賣平臺作為供應鏈上核心的環節,責無旁貸。劉建國表示,應在外賣企業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由外賣企業承擔一定的外賣垃圾回收和處理成本,而不是完全由政府買單、全民買單。還有專家認為,外賣平臺和商家可以成立回收處理基金,按照銷售額撥付給餐盒回收或處理企業。
政府要肩負起引導和監管責任。劉建國認為,應在國家層面上制定包裝廢物管理條例,界定包括外賣垃圾在內的各類包裝設計、生產、流通、回收、處理、利用鏈條上各相關方的責任,并規范個人、企業和政府行為。
專家還建議,加快建立起有效的垃圾分類回收處理體系,加強外賣垃圾分類回收、資源化利用,通過給予補貼等方式,讓企業主動地參與到外賣垃圾回收體系中來,讓更多垃圾變廢為寶。與此同時,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研發成本低、更合適的環保材料,來代替傳統包裝材料。
前不久,美團外賣和餓了么在APP下單頁面上,添加了“無需餐具”選項,以減少筷子、餐巾紙等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餓了么還為選擇“無需餐具”的用戶提供積分獎勵,可以在積分商城兌換物品。對于“無需餐具”選項,目前選擇的消費者并不多。有時候消費者即使選擇了該選項,有些商家或圖省事或擔心差評,仍然會配送餐具。
劉建國等專家呼吁,個人需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賣消費,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踐行綠色生活、綠色消費。各方都要承擔起責任來,別讓環保行動成為擺設,把各類可行措施落到實處,推動破解外賣垃圾環保困局。(本報記者 寇江澤)
編輯:秦云
關鍵詞:6000萬個塑料餐盒 外賣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