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上海寶山區:區港聯動建設國際郵輪城
1600米的岸線上,4艘大型郵輪同時停靠,與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相映生輝……這一景象出現在位于上海東海之濱的寶山區。以鋼鐵工業發展鑄就輝煌的上海市寶山區,正通過科技創新、轉型發展打造一座產城融合、宜居宜業宜游、綠色環保的人文新城。
10年來,中國郵輪產業經歷了產業萌芽、旅游井噴、延伸壯大等階段的發展。如今,郵輪經濟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載體之一,成為上海寶山等港口城市文化交流、形象展示的窗口,成為產業與資本競相角逐的目標。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郵輪旅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全球郵輪市場游客量達2470萬人次,預計2017年全球郵輪游客總量可達2580萬人次。從郵輪客源地市場來看,美國以年總量1152萬人次依然保持全球第一,中國以郵輪出境游客年總量達210萬人躋身全球第二大郵輪市場。其中,上海寶山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全年接靠郵輪471艘次,接待出入境游客284.7萬人次,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郵輪母港。
郵輪制造也在開啟本土化進程,2015年10月份,中船、中投、嘉年華集團、芬坎蒂尼集團、英國勞氏船級社和上海市寶山區在上海聯合發布郵輪產業六方合作宣言;2016年4月份,中國交建、港中旅集團、中遠集團簽訂協議,成立三亞郵輪發展公司,打造郵輪產業的民族品牌。郵輪入境簽證政策更加寬松,自2016年1月30日起,在上海各開放口岸以及南京航空口岸、杭州航空口岸對51個國家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國務院正式批準同意在上海郵輪口岸試點外國郵輪團體15天入境免簽政策。
發展是硬道理,尤其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近年來,上海寶山抓住郵輪經濟發展契機,綜合利用寶山岸邊資源,通過“區港聯動”,把原來的生產型碼頭變成生活型、宜居宜業宜游的濱江帶。
如今,一所現代化的世界級郵輪母港在寶山拔地而起。每年近500艘船只、300萬名世界各國的旅客在寶山起航,上海吳淞國際郵輪碼頭已經進入世界郵輪業的第一方陣。
郵輪不僅是寶山的一張名片,也是帶動寶山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平臺。郵輪業的發展還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比如,寶山區同中國船舶集團總公司合作打造了郵輪產業園,同招商集團以及各郵輪公司合作,把全球領先的郵輪企業請進了郵輪經濟平臺。
今后5年,是我國郵輪產業快速發展,建設、配套、經營走向成熟的關鍵階段和走向現代化、國際化的關鍵時期;是吳淞口國際郵輪母港基本建成世界前三、亞太地區最具核心競爭力的郵輪旅游樞紐港的決定性階段;是上海郵輪產業鏈全面拓展,實現寶山“區港聯動”的攻堅期。
上海寶山將著力打造“國際郵輪城”,努力將寶山建設成為世界著名郵輪母港,躋身國際郵輪經濟格局第一方陣;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核心競爭力的郵輪經濟集聚區;成為中國郵輪經濟的綜合示范區;成為上海建設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板塊。
寶山將通過打造郵輪城核心區,深化“國際郵輪城”功能定位和戰略規劃;通過打造國際一流港口,全面提升郵輪港基礎設施及配套服務水平;通過建設濱江公共空間,打造“生態、生產、生活”相協調的濱江生態走廊。同時,將積極拓展郵輪經濟全產業鏈,發展郵輪經濟集聚區:在產業鏈中游,引進國際郵輪公司總部、開拓近海郵輪旅游業務;在產業鏈上游,推進本土郵輪制造業發展;在產業鏈下游,構建中國郵輪旅游跨境商品交易中心及電商平臺、建立上海郵輪物資配送中心。此外,寶山還將通過搭建政策創新平臺、產業集聚平臺、運營協作平臺和合作共贏平臺來進一步完善“國際郵輪城”建設的產業發展。
展望未來,一座嶄新的郵輪城,正展現在上海的地平線上。經濟日報記者 吳 凱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郵輪 上海 國際 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