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圖國企民企·圖
國人盡享無現金生活之便 二維碼“掃”出社會新活力
“原來出門都帶著一個包,包里面放著錢包,錢包里再塞一堆卡,另外硬幣、鈔票一樣都不能少,現在一個手機統統搞定。”——中共十八大以來,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移動支付這五年在中國高速滲透普及,出門不帶錢包成為老百姓新的生活潮流,目前中國每三個手機用戶中就有兩個用手機支付。
出門帶手機 買東西“我手機支付”
用周小緣的話說,后知后覺的她2016年初才被移動支付影響。“開始的時候不敢用,怕不安全,后來發現買個5毛錢的饅頭都可手機支付后,就基本離不開它了。”在某家黃金珠寶企業任市場經理的周小緣(化名)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我現在基本上買什么都問下‘可以手機支付嗎’。”
從烏蘇里江到帕米爾高原,從塞外草原到南疆海島,在中國廣袤的城市鄉村里,還有無數個“周小緣”。不僅從早上吃的豆腐腦、中午的外賣、再到晚上的運動健身、SPA休閑,都能“一機在手,天下我有”,即便在西藏定日縣珠穆朗瑪峰腳下,海拔5200米的帳篷街,23歲的帳篷店主次仁格丹現在也習慣了用支付寶收款。在開通移動支付之前,他去最近的銀行來回至少需要半天時間。
五年前手機支付主要用于網購,現在看病、下館子、叫外賣、坐公交,在菜市場、加油站、服裝店、甚至路邊攤,中國到處都能移動支付。
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交易金額超過208萬億元,世界第一。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國手機網上支付用戶由2012年9月的數千萬增超10倍到數億;網民移動支付的使用比例高達67.5%。2017年,移動支付用戶數還在迅猛增長,中國兩大移動支付龍頭阿里支付寶和騰訊移動支付的活躍用戶已分別超5.2億、6億。
由騰訊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知名調研機構益普索共同編制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在用戶日常消費習慣調查中,有40%的人出門帶現金少于100元;52%人月均消費里僅20%用現金;超70%的人表示,只能用現金支付時才會使用現金,100元現金可以使用超過一星期;84%的人表示“不帶錢、只帶手機出門可以很‘淡定’”。
“使用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時,系統會自動記錄下具體的花銷數字和用途,相當于一個記賬本,每月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錢究竟去哪了。”一位移動支付的深度用戶說,“而買菜時會找回一堆零錢,其中不乏有硬幣,攜帶不便還容易丟,用起來也麻煩。”
“最近一次去香港,吃早餐攤,街邊飲料用的是港幣,200多港元,東薈城和海港城商場購物刷的信用卡,其他地方都是手機支付消費。” 換了1000港元的周小緣幾次去香港就都沒有花掉,這些錢如今被她當做應急備用。
別的商家都在用,不用會影響生意
2013年至2016年的4年間,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95%。有意思的是,移動支付這五年間興起后,除了普通消費者購物消費更加便捷外,各行業的商家也意外發現不少好處。北京大學金融與信息中心主任陳鐘認為,“支付的現代化給中國經濟的發展無疑帶來了促進作用”。
騰訊研究院等編制的上述報告顯示,在中國零售行業,使用移動支付的比例各業態均超過50%,便利店以68%的交易占比,成為“移動支付化”最顯著的業態。另外,幾乎所有的餐飲門店都支持使用移動支付,其中快餐類門店使用移動支付的交易比例高達74%。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商家現在基本都有這個意識——在中國,不支持手機支付會影響生意。
在北京某所高校附近,每當夜色降臨,幾十家小商販就開著電動三輪車聚攏于此,麻辣燙、揚州炒飯、鐵板魷魚、熱干面等,各色小吃一應俱全,種類不一。但是有一點相同,都支持支付寶和微信的掃碼支付,塑封的二維碼都貼在攤子的顯眼位置。
一位商販對記者說:“周圍商家都在用,你不用生意就會受到影響,因為有些人不帶現金,你不支持掃碼支付顧客就走了。且用起來也很簡單,把收款的二維碼打印下來就行,不費事兒。留住了不能用現金支付的顧客,現在流水也有增加。”
在遼寧省沈陽經營著一家便利店的才丹對中新網表示,“現在都移動支付,收到大額鈔票的幾率小了,更別提假鈔了。”
其實不止是小額支付,在B2B領域移動支付同樣流行。在河北省香河匯美家具城,曹巖立(化名)在這經營茶幾、電視柜批發零售有些年頭了,他告訴記者,“2013年他開始用移動支付,不但方便安全,還解決了回款周期長的問題。”
“原來行業不少人都用‘物流帶款’(物流發貨,順便讓物流結款回來),回款周期長不說,有時還會發生物流卷款逃走的事情。”曹巖立說,比如給內蒙古地區發貨吧,差不多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見到錢,現在好了,貨到后,對方就會移動支付,即時到賬,省事還安全。”
學中國移動支付“有點像上大學”
中國的移動支付其實不只在本土走強,在境外也開花結果。截至7月底,微信支付登陸了超過 13 個境外地區,支持英鎊、美元、日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歐元、新西蘭元、韓元和泰銖等 12 個外幣直接結算。
在印度,支付寶的持有方螞蟻金服幫助當地合作伙伴打造了印度版支付寶Paytm,如今Paytm用戶數已超2.2億。“中國比我們領先好幾年。”Paytm電子商務市場首席運營官阿密特·辛哈(Amit Sinha)說,跟阿里巴巴合作“有點像上大學”。
作為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9月份,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你們(中國)走得最快,是先進的也是最普遍的。”李顯龍還在多次公開場合談到中國移動支付取得的成就,并表示想要體驗在中國“不怕口袋沒錢,只怕手機沒電”的無現金生活。
根據研究公司Forrester的數據,去年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規模是美國移動支付市場的90倍。騰訊公司副總裁張穎向中新網記者表示,美國等西方國家在移動支付技術興起之前,就已經建立了非常完善的信用卡支付體系,使得移動支付的推廣遠沒有中國這么容易。目前,微信支付在國內已經覆蓋了數百萬門店、30多個行業。
“移動支付是中國經驗、中國方案走向世界的又一代表。”作為支付寶創始團隊成員、阿里巴巴合伙人之一的倪行軍稱,中國有全世界少有的人口紅利和最豐富的應用場景,為開展金融科技創新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使得這些領域能實現“換道超車”。
從歷史上看,支付形態由實物支付、金屬貨幣支付,向紙幣支付、信用貨幣支付等不斷演變。
中國是世界上使用紙幣最早的國家,北宋時的“交子”、南宋時的“會子”就已是真正紙幣。有外媒分析,鑒于中國目前移動支付現狀,未來,中國或成為第一個結束紙幣結算的國家。
中國移動支付為何這五年發展強大?
作為移動支付行業的一員,倪行軍認為,監管部門鼓勵創新、包容創新創造的良好創業環境,以及中國良好的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高速光纖的鋪設、智能手機的普及、領先的4G技術應用等,都為移動支付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陳鐘分析,移動支付作為金融領域最前沿的一種支付手段,和各種創新經濟組合綁定,對他們起到了一個技術支撐的作用。而國家給了移動支付很大的創新空間,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平臺在線上線下和各個產業進行的合作融合,形成了良好的“規模效應”。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中國移動支付迅猛發展是中國技術創新的體現。”有外媒如此分析,許多新興市場的商家都沒有安裝與蘋果ApplePay和谷歌Android Pay配套的、成本較高的POS機,中國企業開創并推廣的掃碼支付模式很好地解決了商家成本以及消費者支付手續繁瑣的問題。
中國銀聯電子支付研究院研究員周鈺補充說,中國的移動支付之所以強大,和官方多年推動銀行卡建設及無卡支付等電子支付基礎環境有關系。
2016年7月1日起實施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提到不少兼顧支付安全與效率的措施,比如賬戶分類,小額支付偏便捷、大額支付重安全等。2016年9月份,七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推動電子商務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推動電子支付創新應用,大力發展移動支付”。2016年11月份,官方印發《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無線網絡、移動支付、自助服務、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建設。
周鈺分析,這五年,在移動支付的融合中,各類互聯網企業創新不斷,其中電信運營商對移動互聯網的基礎建設也“加了一把油”,可以說,中國移動支付現狀是一個支持創新的綜合呈現,“好處很多,加快了貨幣流通速度,提高了資金運轉效率”。
“一部手機走遍世界”或將成可能
“移動支付不僅是一種支付手段升級的表象,更是社會治理、信用體系、金融服務的升級,”張穎說,人作為智慧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移動支付將從縮小城鄉差別、改變代際差異、升級社會信用、增進普惠金融活力等方面助力智慧生活。
倪行軍與張穎持類似看法,認為移動支付可以讓金融更普惠、商業更智能、社會更高效、信用體系更完善。通過科技驅動全球金融變革,最后達成新金融的目標。即科技的發展為整個金融行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利用金融更好地服務用戶、服務消費者、服務實體經濟,消弭地域、貧富、職業等鴻溝。
記者注意到,無論是火爆的共享單車,還是新“出爐”的共享健身倉、無人商店等,都是在這五年間,尤其是近一兩年發生的新業態,這些無人看管的新興事物都脫離不了移動支付的融合支持。可以預見,移動支付還將在更多的領域生根發芽。
倪行軍說,“以移動支付為代表的新金融,目標是讓占80%的長尾用戶也能平等享受到金融服務。按照這個目標,如果說新金融是一場萬米長跑的話,今天才剛剛開始,可能只跑出去了10米。支付寶的服務已逐步進入到200個國家和地區,希望中國的先進生活方式能夠走向全球,服務全球。”
在張穎看來,“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已有效建立起了一套生態系統,隨著全球更多地區合作伙伴的加入,環保、便捷、高效的移動支付不僅會成為大眾無法割舍的新生活方式,‘一部手機走遍世界’也極有可能成為現實。”(記者 吳濤 程春雨)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支付 移動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