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新”經濟彰顯發展新氣質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題:“新”經濟彰顯發展新氣質
新華社記者周琳、程士華
一輛單車每年被共享騎行2000多次,沒有現金照樣吃喝玩樂,網購大數據也可“攢信用”…… 當下,“新”經濟浪潮勢不可擋,不斷發掘新應用場景,創造全新商業圖景,彰顯中國經濟發展新氣質。
互聯網、新能源、人工智能、知識經濟等技術進步驅動本輪“新”經濟浪潮的爆發,回應社會對移動化、智能化、個性化等需求的升級。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國民經濟比重達54.1%,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這表明,“新”經濟因素快速成長,正持續推動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接過經濟發展“接力棒”。
放眼全球,本輪“新”經濟浪潮,中國獨領風騷。這與中國人主動參與“新”經濟,各級政府保駕護航分不開。傳統依賴廉價勞動力、打價格戰的模式,已走到盡頭,創新和技術對勞動生產率的貢獻比重不斷加大。從中央到地方,出臺數以百計鼓勵和扶持創新的政策,不論是降低市場門檻的“雙創”激勵,還是塑造公平環境的開放舉措,均成為孕育“新”經濟活力的沃土,為經濟持續發展源源不斷注入動力。
“新”經濟不止步于創造出新行業,更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加速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從過去的“包袱”中結出財富。共享單車的出現,讓傳統自行車制造企業“智能化”“互聯化”,互聯網改變了生產要素流動渠道,“云制造”數倍提升閑置產能的利用率。由此可見,用新的技術和模式讓傳統產業煥發“第二春”,將成為增強經濟活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
“新”經濟推動社會多維度,系統性變革。宏觀上看,是產業結構質量的重塑;微觀上看,是個體創新思維被激活。如分享經濟、互聯網經濟的快速成長,改變了傳統的就業方式,創造了龐大的靈活就業機會。未來,人們可以更加依照自己的興趣、技能、時間及其他資源,參與分享活動,以自雇型勞動者身份靈活就業。
從“拋棄鐵飯碗下海被認為是不務正業”,到“最聰明的一群人出來創業”,中國只花了20多年的時間。日漸公平開放的環境和富有活力的氛圍,給了普通人自主創業、自由擇業的勇氣,最大程度激發了參與者的積極性、創造性,人們為想做、愛做的事敢試、敢為,將是支撐中國經濟新氣質的最大動力。(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新”經濟 發展新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