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顏曉紅:地方高校如何實現辦學國際化
經濟全球化日益加速,高等教育也必然隨之國際化,以此適應國際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新形勢。這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需要,也是提高學校辦學水平的必然。那么,對于一所普通的地方高校來說,國際化之路究竟該怎么走?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創新人才又該如何培養?帶著疑問,記者與江蘇大學校長顏曉紅促膝長談。
“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是推進‘雙一流’建設、提高辦學國際化的關鍵。”顏曉紅介紹,依托國家、省部各級各類人才項目,江蘇大學大力實施海外引智計劃,首批國家“外專千人計劃”、首批江蘇“外專百人計劃”均榜上有名。在“引進來”的同時,學校還大力促進“走出去”,鼓勵教師申報留學基金項目,通過赴海外名校進修深造交流,提升自身國際化視野。
此外,江蘇大學還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先后與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等24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承辦高層次國際學術會議,零距離對接國際學術前沿。
“國際交流與合作是國際化工作中最活躍、最關鍵的因素,而對接國家戰略需求的國際化人才培養,則是重中之重。”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走出去的中國企業要克服水土不服,離不開既懂外語又懂國際市場,同時還熟悉當地文化的國際人才。為此,江蘇大學成立“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產學聯盟,通過專業+產業、教學+研發、培養+就業的運行模式,實現高校與用人單位的無縫對接。“目前,該聯盟已吸引100余家企業參與海外留學生培養工作,為‘走出去’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在江蘇大學,學生考托福、雅思的費用學校可以報銷。“實施國際化戰略,要從大處著眼,細處著手。”顏曉紅說,為引導學生走向國際化,學校設立了500萬元大學生留學交流基金,資助大學生出國學習交流以及參加雅思、托福等出國類語言考試。與此同時,江蘇大學還要求所有45周歲以下的管理服務工作人員必須參加口語培訓班,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升管理服務的內涵與品質。
“‘一帶一路’帶來了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春天,堅持走國際化辦學道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知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是高校必然的選擇。”顏曉紅說,江蘇大學還將成立“‘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學院”,進一步探索注重能力、質量、就業的國際化教育,提升國際化水平。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地方 高校 辦學 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