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九三學社中央:脫貧靶心瞄得越來越精準

2017年09月06日 10:37 | 作者:周洪雙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脫貧靶心瞄得越來越精準


編者按

2016年8月,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率隊赴陜調研,正式啟動對陜西省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一年來,九三學社中央和陜西良性互動,民主監督不斷深入推進。今年4月、8月,九三學社中央調研組分兩次深入陜西,開展入戶調研和民主監督“回頭看”。陜西對監督發現的問題建立臺賬,限期整改落實,成效顯著——

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關莊鎮大張村,120座蔬菜大棚劃破荒山拔地而起,帶來致富的新希望。工人正緊張地安裝鋼架,他們日夜趕工,要在九月下旬完工交付,保證第一茬棚栽蔬菜明年元旦、春節期間上市銷售。

今年4月中旬,九三學社中央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組來此調研時,大張村還沒有像樣的致富產業,精準脫貧缺乏長期的依托。調研組離開后,大張村立即開始整改,幾個月后,已是另一番面貌。

那一次,調研組從陜北黃土高坡到陜南秦巴山區,深入陜西省延安市和漢中市的4個村,發現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一系列問題,向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政府作了反饋并提出整改建議。陜西立即建立臺賬,限期整改落實,提高脫貧攻堅成效。

4個月過去,調研組8月中旬再赴陜西,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回頭看”。這一次,調研組看到的,是干部群眾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熱火朝天的建設圖景。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指出,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政府高度重視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深入推進前期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提出意見建議的整改落實,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干部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精準識別,讓扶貧政策幫到真正困難的人

調研組回訪大張村一名原在冊貧困戶時,發現她已經退出貧困戶名單了。以前,她一直養護患腦癱的孫子,生活十分困難,被認定為貧困戶。后來,她兒子把腦癱的孫子接回去照料,經過群眾評議等程序,她自愿退出了貧困戶名單。

精準扶貧,前提在于扶貧對象識別精準。調研組4月份進村入戶調研時發現,有的地方存在精準識別過程不透明、群眾參與度不高、識別結果不夠精準等問題。

立行立改,陜西一刻也不拖延。4月18日,調研組向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政府反饋了調研情況。4月20日,延川縣即派出整頓建設工作隊進駐大張村,幫助化解和處置各項難題,推動開展各項工作。

在整頓建設工作隊的幫助下,大張村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和貧困對象審核確認、剔除、退出程序對貧困戶進行核查核實。所有貧困對象都須由包扶部門負責人、第一書記、村黨支部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成員和全體貧困戶、在村的群眾逐戶逐人核查才能認定,確保識別精準。

以前,有些家庭讓老人單獨立戶,老人因沒有收入而被識別為貧困戶。調研組認為,這種做法將家庭養老義務推給政府,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悖,不應支持。陜西省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提出不得納入貧困戶“十條紅線”,其中明確要求,子女有一戶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由財政部門統發工資,或在國有企業工作的,父母不得列為貧困對象。

大張村有鄉賢傳統,一些曾擔任教師、村干部和其他有威望的老人,常常主動開展民事糾紛和矛盾調解等工作,積極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在貧困戶核查核實工作中,他們也公平公正地提出意見,村民都很信服。經過重新識別、評議,最終30戶74人被確定為貧困戶,因標準明確、程序嚴謹,村民參與度很高,對評議結果很滿意。老黨員景生田說,這30戶都是村里公認的、確實貧困的家庭,是國家政策最應該幫扶的家庭。

在漢中市寧強縣廣坪鎮曹家溝村,村民戚正全父親中風,需長期就醫。經過評議,干部群眾一致將他評為貧困戶。有群眾說,誰是貧困戶,大家心里都有一桿秤,扶貧政策就應該幫扶這樣真正困難的人。

“進來的人明明白白,退出的人口服心服。”調研組通過對4個村回訪調研,認為陜西省對貧困戶的核查核實工作流程規范,不滿足條件的貧困戶已被移除,真正貧困的家庭也得到了精準幫扶,沒有帶來新的不公平,群眾滿意度較高。

健康扶貧,補齊脫貧致富的短板

“現在方便了,買啥藥去村衛生室就可以了。”曹家溝村74歲的村民丁天榮患高血壓,需常年服藥,有時候出門散步或干活回家順路就把藥買了,十分方便。簽約的家庭醫生還定期到家中探望、體檢,指導科學用藥,講解日常生活注意事項。若有突發狀況,丁天榮給簽約醫生打個電話就能及時得到治療。

在4月份的調研中,調研組發現,有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常用藥、低價藥配送不齊全,一些慢性病、常見病用藥缺乏,有時候必須到縣市級醫院,甚至到外地的醫院去購買。陜西省衛計委印發通知,明確實行縣鄉村藥品一體化捆綁配送,同時對鎮村醫療衛生機構使用非基本藥物做了適度放開,有效緩解了基層用藥難題。

在陜西,疾病是重要的致貧和返貧原因。截至7月5日,陜西全省因病致貧返貧戶20.2萬戶,占貧困戶總數的25.8%。最新數據顯示,延安市延川縣4394戶在冊貧困戶中,因病致貧戶達2289戶,占52.09%;漢中市寧強縣因病致貧人口2626戶,占18739戶在冊貧困人口的14.01%,而在重新核查核實前,寧強縣因病致貧的比例為30.17%。

專家指出,數據差異很大可能與分類標準有關,比如有慢性病人的家庭一般都缺勞力,他們既可能被認為是因病致貧,也可能被認為是因缺勞力致貧。但前述數據依然表明,因病致貧是精準扶貧中的短板,健康扶貧十分必要而迫切。在兩次調研中,健康扶貧也是調研組重點關注的問題。

為減輕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陜西財政全額資助貧困人口參加新農合和大病保險,并調高貧困人口報銷比例、降低大病保險起付線。在經新農合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報銷后,貧困人口還可通過大病二次報銷、申請救助等方式解決費用難題。

調研組回訪時發現,一個貧困戶群眾前不久做心臟手術,花銷17萬多元,各個渠道加總報銷了16萬元。患者家屬說:“我們手頭沒有錢,親戚朋友也愿意借給我這個貧困戶,因為他們知道黨的政策好,我們看完病能報銷,能還得上他們的錢。”

此前,一些鄉鎮衛生院全額報銷貧困戶的住院費用,出現了過度醫療的問題。陜西省及時叫停,明確提出嚴禁全額報銷。調研組在廣坪鎮了解到,貧困戶到鎮衛生院住院,報銷比例已下調至95%。“5%的費用,貧困老百姓也負擔得起,但要花自己的錢,病好了他們就及時出院了。”廣坪鎮曹家溝村村長趙興華說,過度醫療問題基本不存在了。

調研組認為,健康扶貧政策保障到位,免除了群眾的后顧之憂。貧困群眾感到有保障,能夠積極治療、不怕生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正在逐步緩解。

產業扶貧,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

在大張村新建成的養殖小區,村民李新民將青飼料喂給圈里的幾頭牛,它們大口地嚼著。李新民摸了摸一頭牛犢剛剛冒出來的牛角,滿臉皺紋就舒展開來了。

李新民說,這幾個月村里的變化太大啦。政府投資建成養殖小區,集中管理、分戶飼養,20個圈舍可存欄200頭牛,每年至少可出欄80頭。李新民租下一個牛圈,第一批養了8頭牛,預計每年可掙四五萬元。說到這里,他又忍不住笑起來了。

原來,村里沒啥像樣的產業,村民有強烈致富愿望卻沒有門路。整頓建設工作隊入駐后,就把工作重點放在了幫助村里推進產業開發上。

大張村有13500畝土地,其中耕地只有2120畝。這些耕地不少都是坡地,耕種難度較大,卻比較適合發展蔬菜大棚。一般來說,蔬菜大棚選址以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坐南偏西、背風向陽處最好,村里正好有大片坡地符合要求。

根據延川縣“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要求和大張村的實際情況,工作隊與村民充分討論后,決定由政府投資建設養殖小區和蔬菜大棚,建成之后交村集體管理運營,貧困戶可免費租用,其他村民付費租用。目前養殖小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大棚還在緊張施工之中。剛剛脫貧的村民張升元已經決定租用一個大棚,鞏固脫貧成果。他說:“我不怕苦不怕累,有門路就一定能致富!”

調研組4月份進村入戶調研時發現,有的地方沒有像樣的精準幫扶產業,有的地方產業單一、規模小、附加值低、產業鏈短、發展后勁不足,有的地方產業非常脆弱,一旦遭遇市場價格波動或者病蟲災害,損失慘重,收入沒有保障。

回訪時,調研組發現情況正在改變,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和脫貧增收能力正在增強。漢中市依靠秦巴山區的地理環境優勢,按照長短結合的思路,大力發展糧油、蔬菜、茶葉、果業、中藥材等主導產業,積極發展中峰、魔芋、食用菌、養殖等短平快產業,多種途徑幫助貧困戶通過產業發展獲得收入。延川縣實施“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發展農戶散養土雞,變貧困戶的短期產業為長期產業,使貧困戶的發展后勁明顯增強。

調研組建議,各地應進一步因地制宜多元化發展各類產業,提高產業發展過程中抵御風險的能力。同時,調研組指出,農村集體經濟是未來徹底脫貧的基本保障,也是農村基層政治建設、社會治理的重要物質基礎,要充分認識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必要性、重要性,積極推動在集體經濟中建立現代企業法人制度,保障集體經濟健康穩健發展。(作者:本報記者周洪雙本文刊載于《光明日報》2017年09月05日15版)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調研 貧困戶 脫貧 精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