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老廠房涅槃提供轉型升級示范樣本
每個時代,都有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標簽。破舊的工業廠房,既是一個時代繁榮的象征,也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工業化的持續和城市化的推進,輔以產業轉型升級的趨勢,以前作為時代見證的老舊廠房,則成為城市建設與產業推進中面臨的一道坎。如果說老廠房是舊經濟模式的物化形態,則如何讓其在新時期煥發出“第二春”,則有“去產能、調結構和轉方式”的現實考驗。作為昔日的機械、紡織、電子、化工、汽車等五大工業基地所在地,近年,北京市朝陽區已成功將30家老舊工業產房轉型升級改造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改造建筑規模達到193.30萬平方米。
把破舊的工業廠房“變身”為文創產業街區,涅槃成集文化展示、電子商務、創意辦公為一體的時尚文化集散中心,使之實現華麗的轉身,朝陽區無疑交出了一張滿意的答卷。綜合來看,老廠房的涅槃具有幾個鮮明的特色,一是實現了工業型向服務型轉變。到目前為止,人類社會經歷了三種經濟形態: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再到服務經濟。經濟服務化是未來的趨勢,也是新常態下的終極方向。國外經驗和現實要求無不證明,實現經濟服務化的升級,才能占據發展的主動。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在此,國內沿海和內陸、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之間的差距也取決于此。從機械、紡織、電子、化工、汽車等五大工業基地向文化產業園的轉變,實質上是由傳統工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變,不僅是一種經濟形態的轉變,更是發展方式的質的飛躍。
二是實現了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傳統所體現的不僅僅是物化的形式,更在于內在的理念與思路。任何一種經濟形態都不會單一存在,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影響與融合。一二三產業并非獨立存在的產業形態,而是各種生產要素包括資本、技術、勞動力等配置使用模式。產業的升級與發展是社會分工深化的結果,其發展依賴于資源稟賦結構。因而,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和現代服務業的培育,要建立在以現代產業發展所需要的產業資源稟賦結構上,實現有效的改良與改造。
三是把保舊與創新有機結合起來。最科學的產業升級與提升是“因勢利導”而非推倒重來。在朝陽區的“老廠房改文創園”轉型中,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修舊如舊,老廠房原有的園區格局并沒被破壞和顛覆,而著重改造園區的水、電、氣、網等基礎設施,以更好地適應文化企業辦公、時尚秀場、設計體驗、創意餐飲等復合式文化藝術園區,則有供給側改革式驅動。如同餐飲服務一樣,食料并無實質性變化,只是操作的方式發生了改變,就會呈現出別樣的風景。保留下來的只是舊的遺址,創新的是模式與方式,是結構與內涵,自然會“舊貌換新顏”。
事實上,舊廠房改建為文化創意旅游項目,在國外不乏經典案例。比如美國洛杉磯The Brewery藝術村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村,其前身是個釀酒廠,由一群藝術家自發形成。現在,300個單位內聚居了約500名藝術工作者和創作人,他們在這里創作、生活,令藝術區充滿藝術氣息。其他還有諸如老廠房與倉庫改建的文化創意群落紐約SOHO、柏林 “水塔”Wasserturm改造的藝術區等,這些都與老廠房涅槃的“朝陽模式”如出一轍。通過“中國模式”的嘗試與創新,既有效解決了大城市老舊廠房的處置難題,也為其他地方解決類似問題提供了更為多元、更加形象的示范。
新常態之下要有新思路,這個新主要體現在創新與革新上。經濟轉型怎么轉,結構怎么調,如何實現從傳統到現代,既需要抽象的理論指導,更離不開接地氣的具體實踐。老廠房涅槃成創業園,最值得稱道之處在于創新與改革,最值得期待的地方也在于此。以此為路徑,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必然有更加可期的前景。(前度郎)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廠房 產業 升級 老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