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聞 要聞

探秘智慧物流倉庫:最強揀貨員是個機器人

2017年08月05日 08:32 |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AGV自動搬運機器人在運送貨架。本報記者 佘 穎攝

機器人最先取代的職業可能會是翻譯、同傳、速記、財報分析師和“不走心”的記者。現在,這份“即將消失的工作”名單上又增加了一個——倉庫揀貨員

最近,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放了位于廣東惠陽的智慧物流倉庫,里面那些2米多高的貨架自己做著高速漂移、旋轉,兩個貨架如果碰頭了,一方還會主動讓道,就如同兩個人一樣。在浙江海寧的智慧倉庫里,碩大的機械臂站在高高的紅色貨箱包圍圈里挑選著貨物,帶著吸盤的小機器臂則站在流水線旁,一低頭,就啄起一件貨物,放進身邊的快遞箱。

這不是童話里施了魔咒的現場。如果彎下腰,就會發現貨架的底下有一群寫著“快倉”字樣的藍色方塊,外形很像超大號家用掃地機器人——它們就是菜鳥自主研發的AGV自動搬運機器人。很像機器臂的則是緩存機器人、帶著吸盤是播種機器人。它們與AGV自動搬運機器人一起,正在逐漸取代傳統倉庫里腳步匆匆、手持掃描槍的揀貨員。

緩存機器人站在高高的紅色貨箱包圍圈里挑選著貨物。本報記者 佘 穎攝

最強揀貨員——

托舉500公斤、速度每秒2米

如果信號可以被看見,那惠陽智慧倉將比早高峰的北京東二環還堵。這里是信號的高速公路、數據的汪洋大海。中國最大網上超市——天貓超市的部分訂單,源源不斷涌入這里,通過WIFI信號,搬運機器人隨即被告知該去哪個貨架、搬什么貨。

這邊,009004號機器人接到了一條新指令。它立即動身,用每秒2米的小滑步,平移向一個貨架。貨架分8層,四面都有開口,放著牙膏、毛巾、洗衣皂、面巾紙等各種貨物。009004號直直地鉆入貨架底下,升起托舉盤,將重達500公斤的貨架舉離地面,又快速向著倉庫門平移。

自動包裝區域的機器人在為快遞包裹貼上電子面單。 本報記者 佘 穎攝

那邊,分揀員樊盼龍正站在一堆黃色的分揀箱里等著它。根據面前電腦屏幕上的空間圖提示,樊盼龍伸手從正面第三格取出一盒佳潔士牙膏,在略低一點的第五格取了一包佳潔士牙刷,又等著009004號托舉著貨架原地旋轉90度,將貨架左側轉到樊盼龍面前,好讓他取出這一面第二格里的面巾紙。

取完貨物,樊盼龍按下一個綠色按鈕,表示取貨完畢,009004號便默默托著貨架,漂向了下一個目的地。它離開后,樊盼龍又等來了一個貨架,揀出幾件商品。

“有了這些機器人,打包可比以前快多了。”樊盼龍一邊把貨物放進購物箱里打包,一邊告訴記者,以前消費者下單后,他這樣的揀貨員需要自己到貨架前找貨物,“揀貨員是計件制,揀貨越多收入越高,年輕人都會多跑步、多揀貨。”由于一個訂單往往含有幾件、幾十件貨物,樊盼龍需要在倉庫內來來回回跑動,“最多時,我一天要走六七萬步,相當于一個馬拉松,3個月工作下來瘦了20斤。”樊盼龍說。

可就算用100米沖刺的速度奔跑,一個小時,樊盼龍也只能揀100多件貨。到了菜鳥的智慧倉工作后,有了搬運機器人搭檔,他只要站在原地,等著機器人把貨物送到跟前,一個小時的揀貨數量比過去多了3倍還不止。“現在一天下來,算上中午吃飯、中途上衛生間,我的步數只在2000步左右。”樊盼龍說。

的確,與不知疲倦、永不出錯的機器人相比,人類很難抗衡。有第三方做過測試,在菜鳥網絡智慧倉與傳統倉內同時揀貨。7個半小時里,一個傳統倉內,揀貨員行走了27924步,揀貨1500件,已接近體力極限;而一個智慧倉內,揀貨員僅行走了2563步,揀貨已達3000件。這一數值還不是智慧倉的最高值。

引入這些自動搬運工后,倉庫也節省了空間。由于它們能托舉貨架360度旋轉,智慧倉里的貨架,4個面都能存儲商品,倉庫儲量翻了一倍。

在浙江海寧智慧倉,分揀員已經被機器完全取代。360度運行的揀選機械臂會從500個緩存箱位中把周轉箱放到流水線上。在流水線兩邊,分布著播種機器人,通過真空吸盤,把周轉箱里的貨品轉移到消費者的快遞箱內。快遞箱會走向自動包裝區域——在這里貼上電子面單,就可以出庫發貨了。整個過程,連打醬油的機會都沒有留給人類分揀員。

算法優先——

機器看似贏在體力,其實贏在“腦力”

菜鳥惠陽倉基本聽不見人的聲音,只有嗡嗡的電流聲。這里有超過100臺009004號同款機器人同時工作。這群小伙伴沉默又靈活地在倉庫里鉆來鉆去,構成了全國最大的機器人物流倉。

有意思的是,同樣在地上跑,它們經常也會碰頭,但每次總會有一方主動禮讓,從未出現過“撞車”。

“不是機器人懂禮貌,是菜鳥人工智能的算法在判斷優先級別。如果一個機器人托著的貨架上有當日達訂單,其他機器人托著的是次日達訂單,次日達就要讓路。訂單下單時間早晚,也會影響優先通過級別。”菜鳥網絡高級算法專家胡浩源說。

智能倉、搬運機器人,其實并不是新鮮事物了,目前國內物流企業都有,但此前智能倉內的搬運機器人大多只有十幾、二十臺。而看似高大上的機械臂,在汽車生產領域也已經應用多年。從硬件的角度看,它們并沒有什么特別,真正的難點是——讓這些搬運機器人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讓機械臂知道自己要把手伸到哪里。

“以搬運機器人為例,幾十臺和上百臺機器人在一起的難度是大不一樣的。”站在技術的角度,胡浩源表示,更多機器人意味著要將任務合理分配給對應的機器人,100臺機器人意味著計算難度呈指數級上升,“如果給出的指令不合理,機器人之間就會出現碰撞、擁堵,有時候它們還會‘懵’,因為不知道到底該執行哪個指令了,機器人就會死鎖。”這些問題,最終靠菜鳥的人工智能算法來解決。

實際上,在智慧倉里,算法不只決定讓哪個機器人先走,從貨物的排放、貨架的分布、機器人的軌跡、機械臂的落點,全都是算法。比如,根據此前的訂單情況,菜鳥大數據顯示,消費者經常一起下單的是佳潔士牙膏和牙刷,或者三只松鼠不同口味的商品,在貨物上架時,這些商品就會盡量放在同一個貨架的鄰近位置,方便機器人搬動、取用。

在貨物自動包裝平臺,由于阿里巴巴電商積累了海量的商品數據、訂單數據,菜鳥知道每一個倉庫發貨時,用戶喜歡同時購買什么東西,一個訂單里面的商品外包裝長寬高各是什么,就可以從數據角度,反推最優的快遞箱大小、形狀,節省包裝成本,提高包裝效率,讓機器比最有經驗的打包員干得還快、還好。

所以,機器人取代分揀員,看似是因為它們體力更強,其實是“腦力”更強。

機器換人——

智慧物流提質增效的中國速度,讓全球消費者受益

機器現在比人工貴,但從長遠來看,機器取代人工是物流行業的必然。

電子商務興起后,小包裝、多頻次的包裹快遞需求持續擴大,物流碎片化特征開始顯現。據阿里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我國網絡零售額將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未來5年左右,全年包裹量有望超過1000億件。按目前勞動效率推算,電商物流從業人員需求將超過600萬人。而我國勞動力人口已連續5年下降,分揀、快遞這種重復體力勞動的職業很難吸引足夠勞動力。只有智慧物流,才能解決未來天量包裹難題。

2016年7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互聯網+物流。這標志著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為引導的智慧物流上升到國家層面。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近年來各大物流企業普遍發力無人駕駛、自動倉儲、自動配送、物流機器人等人工智能的前沿領域。一旦出現新的技術落地,往往帶來巨大商業契機。

最近爆紅的盒馬鮮生,核心競爭力并不是99元一只的波士頓龍蝦,而是“3公里范圍,30分鐘送達”的精準配送。它的秘密不在超市頂部自動傳輸帶上飛來飛去的包裹,而在從不對外示人的后倉,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到訪時,也僅讓他待了10分鐘。盒馬的說法是,后倉是他們最神秘的地方,算法決定了不同訂單的商品如何交叉移動。他們的算法甚至不進行訂單一一匹配,而是等配送員送到消費者家門口,打開配送箱時,才會最終區分不同的訂單。

菜鳥的探索也在進行中。他們自主研發了一臺可以在陸地上行走的機器人小G。它會規劃最優配送路徑,將物品送到指定位置,用戶可通過電子掃描簽收。強大的算法讓小G會觀察周邊的復雜環境,并在系統中建立自己所看到的多維世界。它能動態識別環境變化,包括行人、車輛等,還可以自己乘坐電梯。等到它成熟的那一天,中國的物流行業可能會出現大變化。

不過好消息是,揀貨員暫時還不會下崗。在大部分智慧倉,機器人都是在配合人類工作,提高分揀效率。菜鳥網絡物流專家游育泉表示,菜鳥網絡與合作伙伴將會在多個倉庫內復制惠陽模式,機器人陸續上崗后,預計今年消費者收貨時間還將進一步縮短。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當日達”已經成為配送領域新航標。這背后,科技是主要推動力。30分鐘3公里必達、當日達、次日達,全球72小時必達,中國物流的速度、中國速度的愿景讓全球驚訝。2015年,中國發達地區平均快遞時效已經達到了1.9天,與前一年相比,每天節省快遞等待時間1.6億個小時。以“雙11”為例,發送1億件包裹的時間,2013年用了兩天,2014年只用了24個小時,到2015年提速到16個小時。這就是讓海外消費者驚嘆的“中國物流速度”。而隨著中國電商、物流企業出海,最終受益的將是全球消費者。

編輯:曾珂

關鍵詞:智慧物流倉庫 最強揀貨員是個機器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