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強軍興軍>英雄人物 英雄人物
90后特種兵狙擊手:人槍合一 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中國青年網山東7月24日電 (記者 開可)35度高溫下穿著長袖長褲,接受著太陽的烘烤,在草地上一趴是什么感受?在陸軍第80集團軍某特戰旅,記者體驗了一把高溫下的實彈射擊。
趴在地上開始據槍,好不容易找到槍托應該放在肩胛骨部位的正確位置,卻找不到靶子在哪里,只能模糊地看到前面有個白色的影子。硬著頭皮開出第一槍,耳朵里出現了輕微的耳鳴。等5發子彈全部打出,記者趴的位置上已經有了明顯的汗漬。
5發子彈打出了16環,其中一發打在了別人的靶子上。當著特戰旅那么多的狙擊高手,特別是其中還有90后的狙擊手,這個成績讓同為90后的記者汗顏。百米射擊對一些人來說真難,但是對特戰旅的狙擊手們來說,這樣的實彈射擊難度差了很大的火候。
特戰隊員正在進行狙擊訓練。
賈銀浩1993年出生,參軍6年,入伍第三年的時候開始接觸狙擊手這個稱號。除了“說打你左眼絕不打右眼”的基本標準,賈銀浩狙擊的難度進一步提高:子彈先穿過限制孔,再穿過兩個搖擺的“人質”之間的縫隙,一招擊中“恐怖分子”。
24歲的賈銀浩已經榮立了三個三等功。沒有一次的功績可以不勞而獲,在和平時期能有如此成績更是難上加難,況且是一名90后的士兵。莫欺是少年,中國特種兵狙擊手已經不再和年齡掛鉤。
賈銀浩剛拿到88狙擊槍的時候,激動得晚上都睡不著覺,“槍特別長,槍身特別新。當時拿著槍瞄了半天。天天纏著我師傅問這個槍怎么打,這槍準不準,這槍怎么瞄。”激情過后,賈銀浩遇到的就是“無邊無盡”的據槍。槍身前面放個彈殼,據槍的時候必須保持紋絲不動才能不使彈殼掉下來。
長期趴在地上據槍,兩只胳膊肘要支起上半身,時間長了,胳膊肘的位置竟然變厚了,“兩個肘部的皮膚是很嫩的,時間長了就變成老繭了,再后來就流血,結疤之后還要訓練。新疤摞在老疤上,慢慢那個位置就變厚了。現在所有人據槍已經不疼了。”一層疤痕就是大樹的一個年輪,新疤不斷地摞在老疤上,就像一棵小樹苗逐漸長成參天大樹。
特戰隊員正在進行狙擊訓練。
第80集團軍某特戰旅是支什么樣的部隊?為什么一名90后的戰士可以成長為百步穿楊的狙擊手?
這支部隊經歷了遼沈戰役、抗美援朝和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錘打,是實打實地從戰爭中成長起來的。這支部隊身上延續著戰斗精神,這種精神可以讓軍人時刻保持著血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這支部隊身上更庚續著祖國利益永遠第一的大情懷,有國才有家。
2016年6月王冰在新疆大灣訓練場進行狙擊訓練。
在特戰旅,大家都稱王冰為“兵王”。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稱謂。1990年出生,大學入學三個月即棄醫從武,先后參與“利刃—2011”中印尼特種部隊反恐聯訓、“礪刃—2013”全軍特種部隊比武、“金鷹—2016”國際狙擊手比武等,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這雙本該為病人把脈開藥的手握上了鋼槍,卻變得更加如魚得水。
“人槍合一,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離不開它,它也離不開我。”入伍8年,王冰和“狙擊手”這個稱謂便相伴了8年。從最老的85狙擊槍,到后來的88狙擊步槍,再到去年使用的7.62mm口徑自動步槍、12.7mm狙擊步槍,王冰在一代代狙擊步槍的更新換代中摸爬滾打。
“國家對我來說就是一切,有了國家才會有我。像伊拉克、阿富汗這些戰爭國家,國家是存在的,但是民不聊生。咱們所認為的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王冰就是這負重前行的一員,他說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不能也不會用值不值得來衡量。
2016年,王冰出國參加比武,其中有個科目叫搜索射擊。很小的靶子,高、寬各15公分,而且只會露出一半。在正面300米,左右600米的區域內,狙擊手要先搜索到靶子,找到以后立即測出距離和風速,對目標進行射擊,而且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命中所有才有分數。
“所有的訓練都向實戰化靠攏,不像以前是為了比武而練,現在是為了打仗而練。”一個目標的轉變就讓所有的平時訓練都變了“味道”。狙擊手的相遇才是真正的“狹路相逢勇者勝”,誰先發現目標,誰先扣動扳機,主動權就在誰的手中。
在這名90后身上,可以看到國家至尚。對國家忠誠,這是一名軍人最崇高的情懷也是最質樸的情感。當敬起第一個軍禮,五星紅旗就占據了他們心中第一的位置,“作為軍人,我們把國家放在第一位,小家放在第二位,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強大。”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90后特種兵狙擊手 人槍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