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員工持股是把“雙刃劍” 要充分尊重市場
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約有17起股權激勵方案因股價倒掛或業績不達標被迫終止。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按照媒體披露的情況,2017年實施的162起股權激勵方案中已有40起發生倒掛,其中部分認購限制性股票的員工已經“被套”。
剛剛實施的員工持股計劃,就出現倒掛現象,且倒掛企業數占全部企業數的比例超過了20%,不能不說是對員工持股政策的一個打擊。要知道,推行員工持股,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核心員工的作用,增強企業凝聚力,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二是為了進一步改善企業的市場形象,提升投資者對企業的信心。如果企業推出的員工持股計劃,并不能給員工帶來利益,反而因為股價倒掛或業績不達標,使持股員工遭受利益受損,或者員工被迫退出持股方案,那么不僅達不到員工持股計劃的目的,反而會讓企業的形象受到影響,讓投資者對企業的信心減弱。
事實上,作為一項激勵計劃,員工持股可以在企業發展、企業形象提升、員工待遇提高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但也可能在某些情況下產生相反的效果。因為,員工持股并不是任何企業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下都能實施的。即便具備條件的企業,把握不好時機、掌握不好節奏,也很難達到目的。
很顯然,這些剛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就發生倒掛的企業,除了經濟環境不佳、市場需求不足等外部因素之外,最主要的還是企業自身原因所致。其中,不乏外部形象不佳、盈利能力不強、業績難有作為的企業,將員工持股當作“激素”來使用,試圖通過員工持股來釋放利好,提振投資者信心。殊不知,員工持股計劃再好,也不是企業手中的道具和玩偶,絕不能勉強為之。如果推行員工持股計劃的企業,再夾雜著大股東、實際控制人、高管等個人的利益或目的,譬如減持套現、為利益關聯人出貨創造條件、進行利益輸送等,那么員工持股就更是被完全扭曲和變形了。
眼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推行員工持股計劃,尤其是國企,更是將其當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點內容。但是,從已經推行員工持股計劃的企業情況來看,員工持股并不是“萬能藥”,而是一把“雙刃劍”。也正因為如此,推行員工持股計劃必須謹慎再謹慎,一定要對企業實施的條件進行全方位評估和分析。不具備條件的企業,絕不能草率地推行此項計劃;具備條件的企業,也要把握好實施時機,掌握好實施節奏,力爭使方案實施以后不出現嚴重問題,不再“回頭”,從而讓員工看到希望,讓投資者增強信心。
更重要的,作為一項改革舉措,管理層開放這一平臺,允許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實施員工持股計劃,也是為了讓企業有更多的自主權、更多的選擇權、更多的搞活手段,切不可因為操作方面的問題而產生相反的作用,甚至影響到其他企業對員工持股政策的信心。
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大背景下,企業希望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把員工,特別是核心員工的利益與企業緊緊綁在一起,出發點是好的,雙贏目標也是能夠實現的。前提是,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把個人或少數人的利益夾雜在其中。
筆者認為,員工持股最需要遵循的原則就是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就是要讓員工看到管理層的良好動機。如果動機純、目標明、操作規范、程序適當,即便遇到一些困難,員工也能夠理解和支持。否則,就會適得其反。所以,計劃推行員工持股的企業,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要充分尊重經濟規律,充分尊重市場法則。(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理事、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譚浩俊)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員工 持股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