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香港回歸20周年>百姓故事 百姓故事
懂你努力,盼你閃亮——澳門人眼中的香港20年
新華社澳門6月25日電題:懂你努力,盼你閃亮——澳門人眼中的香港20年
新華社記者 劉暢
香港和澳門是祖國大家庭中一對歷經風雨卻更顯風致的姐妹花。1997、1999年,香港與澳門相繼回到祖國懷抱。從順利回歸,到繼續保持繁榮穩定,再到為國家發展承擔新角色、新功能……港、澳兩地一路走來,攜手同行,她們更加懂得彼此的付出與努力、喜悅與收獲。
在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3位普通澳門人講述了他們眼中的香港20年。截然不同的三個故事中,卻有著極其相似的關鍵詞——學習經驗、祝福成果、共襄國家發展。
“一只小小的平安鐘,折射出香港社會服務事業細致、高效與暖心。”
1998年,香港回歸整整一年,“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氛圍,讓剛剛入職社會服務工作的年輕姑娘吳小麗感到興奮與自豪。而一水之隔、開始進入回歸倒計時的澳門,由于澳葡政府的懶政,小城陷入治安混亂、人心惶惶的局面。不過,為了家庭團聚,時年26歲的吳小麗仍決定辭去香港的工作,隨夫移居澳門。
“澳門應該借鑒香港社會服務管理的經驗,讓居民獲得幸福感。”那一年,盡管還在為找到一份維持溫飽的工作發愁,但吳小麗已經對在澳門繼續從事社會服務工作有了最初的想法。
如今,擔任澳門最大民間社團組織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理事長的吳小麗,說起港澳兩地在回歸后社會事業的發展與互動,感慨萬千。
“香港的社會服務工作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傳統。香港回歸以后,在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重視下,香港的社會服務工作向著更加精細化、專業化、人性化的方向健康發展,為澳門社會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多啟示。”她說。
吳小麗表示,1999年澳門回歸后,本地社團從“聯合起來向澳葡政府討權益”,轉換到為居民提供實實在在的生活服務,而學習的樣本就來自香港。時至今日,仍有為數相當多的香港的社會服務人士,在澳門的各個社會服務領域擔任顧問或志工。
2009年3月,由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借鑒香港“平安鐘”呼援及關懷服務系統的澳門“平安通”系統正式投入服務。使用者在遇上緊急狀況時,只需按動主機上的按鈕,便可以立即獲得救助。“一只小小的平安鐘,折射出香港社會服務事業細致、高效與暖心。”吳小麗說。而借鑒了香港經驗的澳門“平安通”的推出,亦受到了澳門居民特別是獨居老人和殘疾人士的歡迎。
除了“平安鐘”等與智慧城市相結合的生活便利外,吳小麗認為,香港回歸后,社會服務工作領域獲得了更多可喜的成績。如香港建立了非常科學的長者生活關注指數體系,關注長者在不同領域的福祉;而青年發展指數則通過大數據精準地測算出青年成長在哪些方面需要政府和社會給予更大幫助。
吳小麗認為,當前社會的發展令香港、澳門以及珠三角乃至更廣泛的內地城市,進入了相似的發展階段,因而也共同面臨相似的社會問題。這需要社會服務機構攜手相助、共同面對。
“去年9月,我們和香港的同行一起到廣西南寧參加了中國—東盟社會工作論壇,大家一起探討了社會工作介入扶貧濟困的經驗。我們非常樂見香港的社會工作組織已經在大灣區的一些城市開展試點服務,這也給了澳門社會服務工作很大啟示。”她說。
“有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那是因為沒有真正走進香港去看這座城市的文化發展。”
20多年前,一位叫穆欣欣的澳門女孩,時常乘船跨海到鄰近的香港去欣賞話劇和文藝演出。而今,已成為知名戲劇作家的她,一手寫劇本,致力于傳統戲劇的“現代表達”;一手推文創,擔任澳門文化產業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
“很長時間,我吸收藝術的養分源自香港。一直以來我對有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不敢茍同。那是因為很多人沒有真正走進香港去看這座城市的文化發展。”穆欣欣說。
穆欣欣與香港戲劇藝術的首次接觸發生在北京。1996年,第一屆華文戲劇節上,香港話劇團演出了普通話版的翻譯劇《次神的兒女》,藝術性和專業性得到一致好評。“從那時起我就知道,香港話劇團也能以普通話話劇在內地城市巡回演出。”她說。
“回歸后,香港話劇團和內地的文化交流從來沒有缺席。在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之際,香港話劇團推出了以1936年香港足球沖線德國柏林奧運會為歷史背景的音樂劇《頂頭錘》,貫穿著愛國、抗戰、愛情、親情、貧富互助等正能量,充滿家國情懷。”她說。
穆欣欣認為,香港回歸后,港人的文化認同感不斷增加,進而帶來了文化自覺、增強了文化自信。
“香港在2014年公布了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這是從2009年開始進行掃街普查的結果。我們驚喜地看到,在高速發展、快節奏的香港,特區政府仍能組織人力,潛心下來去做文化的保育工作,讓人感受到這座城市關懷文化的溫度。”她說。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港澳地區的優秀作家進入中國作家協會的大家庭,共促華語寫作的繁榮。“去年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澳門作家和香港作家共同關注的一個話題就是,如何能夠和內地文學界保持更緊密的聯絡和交流,增加港澳作家和內地作家之間的對話,在交流碰撞中產生更多創作的火花。”穆欣欣說。
“我有個愿望,由香港、澳門配合廣州一起承擔2018年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1989年,大學畢業的何海明留在了深圳,開始從事一項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較為陌生的職業——會展業。“開始的時候,就是向鄰近的香港學習經驗。我當時想,什么時候內地也能有那種專業性、國際性和市場化的專業展會呢?”
2001年,已在深圳“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摸爬滾打漸漸摸索出經驗的何海明移居澳門,繼續從事與會議展覽產業相關的職業。正是在這一時期,澳門提出實現經濟多元發展的愿景。而受到香港成功經驗輻射的澳門,將會展業作為一個實現“多元”的重要選項。
“香港在1997年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影響,股票、房地產大幅下滑,但以會展業為代表的服務業卻一直堅挺。這是因為,香港回歸后與內地的經濟合作給會展業帶來活力。”如今已是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理事長的何海明說。
據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與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共同的觀察與測算,1997年之前,香港展覽業中的內地觀眾只有大約5%。回歸后,這一數字逐年增加,到現在穩定在30%左右。
官方數據顯示,香港現時可提供的總展覽面積已超過15萬平方米。香港貿發局每年在香港主辦30多場國際貿易展覽會,其中組成11個亞洲最大的采購平臺,而電子、珠寶、禮品、鐘表以及燈飾的商貿平臺更是全球最大。
即使香港目前的會展業仍領先于亞太地區的很多城市,但何海明認為,仍需未雨綢繆看到危機。
“首先是展覽場地的瓶頸。新加坡的會展場地有30多萬平方米,深圳正在建的會展場超過50萬平方米。香港會展業面臨周邊區域的競爭是顯而易見的。”何海明說。
此外,他認為,近年一些專業展會向內地轉移。由于沒能及時整合周邊資源,錯位發展,導致香港會展業的比較優勢有弱化跡象。
“不僅是會展業,還有其他產業比如物流、貿易、金融等等,大灣區內主要城市需要形成一個錯位和互補的思路,共建集群效應、避免同類競爭。”何海明說。
目前,何海明有一個認為值得“沖一把”的夢想:“希望由香港、澳門配合廣州一起承擔2018年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三地會展業的優勢將在那個舞臺上盡數發揮。”(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澳門人 眼中 香港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