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政協十二屆二十二次常委會議>會議新聞 會議新聞
產學研合作還要跨越多少鴻溝?
人民政協網北京6月27日電 (記者 汪俞佳)“沒想到參加這個專題討論的委員人數最多,看來大家對創新驅動發展都很關注。”27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第四專題小組討論繼續進行。全國政協常委楊崇匯略帶幽默的開場白,恰好從側面反映出與會常委和委員們的共識: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程中,創新驅動既是重點,也是難點。那么,制約創新驅動發展的瓶頸究竟在哪兒?許多與會者將關注重點放在產學研結合上。
“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國產學研結合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高校與企業技術層面的合作越來越多,但總體來看,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方面合作的積極性不高。”全國政協常委張來斌反映的并不是個例,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有利于創新創造的體制機制還未真正形成。
創新,其實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政策鏈、資金鏈、產業鏈環環相扣、相互支撐。體制機制關乎創新活力,政策制度影響創新環境。張來斌深知,只有提高產學研鏈條上每一環節的積極性,才能真正實現科研成果與市場的有效對接。
全國政協常委王光謙也有類似的觀點。他坦言,當前在獲利前景不清晰、市場風險大的情況下,企業對產學研合作項目能否能帶來利潤增長點存在擔憂,不愿承擔合作開發的風險,也不愿對研發大量投入。王光謙認為,加快科技創新、實現成果轉化,必須讓企業真正“唱主角”。他建議,進一步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高企業開拓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另一方面,高校也應該把更多資源投入到扎實的基礎研究中,通過知識創新推動自主創新,在創新驅動發展中發揮基礎支撐作用。
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之一。2015年10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正式施行。2016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進一步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會上,常委和委員們一致認為,盡管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但目前看還需要加大落實力度。只有督促推動各地方、各部門、各單位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完善具體操作辦法,加強政策實施情況的監測與評估,才能真正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
“什么是科技成果?是不是所有的成果都能轉化?我們的科技成果轉化率真的低嗎?低到什么程度?”討論中,全國政協常委陳群用一系列問句打開另一種思路。他認為,科技成果轉換要重“量”更重“質”。“我們應該更加全面客觀認識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對科研成果轉化率的統計更加科學合理,尤其要把有轉化價值的成果納入統計范圍。”
“產學研結合的鴻溝,還需要用文化來填。”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全國政協委員朱建民的企業始終堅持自主創新,注重產學研相結合。不過今天,他的發言卻選擇從“文化”談起。朱建民認為,創新驅動離不開創新文化,文化是一種精神,它決定行為,乃至行為產生的結果。“不管是高校、科研院所,還是企業,都應該重視創新文化的建設,如果大家對創新的認識不夠,會導致價值觀不同,那合作起來很容易顧此失彼,無法共創共享。”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 產學研合創新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