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兩岸一線職工共話“工匠精神”
人民政協網廈門6月27日電(記者 高楊)“工匠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6月18日,在廈門召開的兩岸“2017’海峽職工論壇”上,中國國民黨中常委、海峽兩岸勞工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侯彩鳳致辭強調,大陸近幾年在宣傳“工匠精神”,值得臺灣地區學習。
侯彩鳳說,自古以來,中國人就用“能工巧匠”來形容工藝技術高超的人,臺灣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和大陸近20年都有著“世界工廠”的稱呼,這也造就了兩岸相似的制造業輝煌時期。上個世紀,當靠實體經濟和制造業讓臺灣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臺灣經濟取得幾十年輝煌后,人們開始淡化了“工匠精神”,而大陸卻在經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后,在掀起工業2.0升級之際,卻倡導“工匠精神”,將實體經濟和制造業作為經濟立國之本,非常值得包括臺灣在內的其他經濟體的借鑒。
據了解,本屆“2017’海峽職工論壇”以“弘揚工匠精神、促進經濟發展”為主題,來自海峽兩岸的200余名基層工會干部、職工代表,18日相聚海峽職工論壇,聚焦匠心培育,倡導工匠精神。
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趙世洪在論壇發言時表示,兩岸職工是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面對新的歷史機遇和挑戰,兩岸工會應該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在持續不斷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同時,結合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深化在勞動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著力提高兩岸廣大職工的綜合素質,推動兩岸建設宏大的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共同促進兩岸經濟社會的發展。為此,他提出四點建議:匯聚正能量,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立足崗位,積極提升素質技能;改革創新,促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注重傳承,加強對年輕一代的培養。
侯彩鳳表示,當今全球化競爭環境業已形成,制造業產品必須推陳出新、日新月異才具有競爭力,如果沒有創新和好的品質、品牌,終將被時代所淘汰。因而兩岸都日益重視。兩岸職工除了傳統的任勞任怨、堅守崗位等精神之外,還必須自立自強,精益求精,增強創新精神,打造出特優的品質,才能與全球經濟發展模式接軌,提升競爭力。她呼吁兩岸業界努力培育和弘揚偉大的工匠精神,在各個領域培養出更多的“能工巧匠”,這是兩岸職工所最期盼的。
侯彩鳳表示,她還有一個期許,“就是兩岸必須秉承堅守‘九二共識’、和平發展,才能帶給兩岸職工最好的福利及權益保障。”
中國電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帶電班檢修工王進、臺灣中鋼公司技術員許登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藥面修理工徐立平、臺灣造船公司焊接工楊振明、工藝美術研究院研究員陳禮忠、廈門航空福州空中乘務部乘務長劉雪等兩岸一線職工代表先后在論壇上發言。
論壇期間,還組織了海峽兩岸職工叉車技能競賽,展現了兩岸職工風采,讓兩岸工會干部、職工深入了解“工匠精神”,號召廣大職工培養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專注敬業的工匠精神,更好地服務企業、服務社會、服務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兩岸 職工 工匠精神 經濟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