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黨派·聲音>很黨派 很黨派

由新組建的中央統戰部八局主辦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培訓 六分之一是“80后”

這次培訓被認為是開創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新局面的“開山篇”

2017年06月19日 09:38 | 作者:王碩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培訓60人中有10名“80后”


今年5月,中央統戰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局”成立后首次主辦培訓班,60人中平均年齡42歲,29人是各級代表、委員


今年5月,中央統戰部主辦的第13期“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培訓班,學員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門口合影留念。中央社院供圖


今年5月,中央統戰部主辦的第13期“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培訓班,學員在課堂上認真聽講。 中央社院供圖


6月7日,清華大學教授陳來在為學員授課。6月初,中央社院舉辦了“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培訓班”,學員多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今年5月5日至13日,6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受邀來到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參加由中央統戰部八局(全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局”)主辦的培訓。

這個名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理論研究班”自2004年開始舉辦,到今年已是第13期。在此之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理論研究班”由中央統戰部六局主辦。

2016年6月,中央統戰部八局正式組建。據了解,這是時隔11年之后,中央統戰部再次設立新的正局級部門。而此次培訓,正是由新組建的八局主辦的首次培訓,同時也是今年2月中央首次就加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召開專門會議后,舉辦的第一期培訓。

這次培訓,也被認為是開創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新局面的“開山篇”。

那么,這些新階層人士是怎么確定的?如何選取的?培訓班誰來授課?課程有哪些?授課中,如何針對新階層人士的特點,增強針對性?學員聽課后感受如何?對于上述一系列疑問,新京報記者通過采訪為你一一揭開。

60名學員,來自全國31個省份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主要分布在體制外、以中青年為主,大多數為黨外人士,這些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為期一周的培訓結束后,劉啟芳從北京回到了吉林農村。劉啟芳是北京人,曾是國內一家大型廣告傳媒公司的合伙人。4年前,她做了一個讓很多人詫異的決定,離開繁華都市,到從未去過的吉林農村做公益。如今,她的身份是一個社會組織的負責人。

今年5月5日,劉啟芳和另外59人,作為新階層的代表人士,走進了中央統戰部主辦的培訓班。律師、作家、職業經理人、新媒體企業出資人、社會組織負責人……60個人基本互不相識,他們來自不同的城市和行業,有著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社會經歷。

在5月6日的開班儀式上,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戴均良對他們的到來表示了歡迎。他說,統戰工作的內容之一,就是廣交朋友。

據了解,這60名新的社會階層的代表人士來自全國31個省份,平均年齡42歲,其中有10名“80后”。他們大多由各省份的統戰部門或其他一些機構推薦產生。其中,21人是省份的各級政協委員,8人是全國以及省份的各級人大代表。

中央統戰部八局局長張明給他們上了第一堂課,課程題目為《貫徹落實全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會議精神》。

在課堂上,張明總結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特點。他說,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主要分布在體制外、以中青年為主,大多數為黨外人士,這些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專業素質較高,職業流動頻繁,中高收入居多,他們思想活躍多元、關注社會問題,社交方式網絡化特征明顯。

在課堂上,張明還闡述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的重要性。他說,當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正處于快速成長但尚未成熟的關鍵可塑期,也處于加強團結引導的重要窗口期,要努力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十年之變”

2015年9月,《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公布,“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明確為四個群體。

“新的社會階層”,這對普通公眾而言,是近兩年才進入視野的名詞。但是對于統戰部門來說,近十余年來,卻一直都是他們的工作對象。

2001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首次提出了“新的社會階層”的概念。2004年起,中央統戰部基本上每年都會針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舉辦“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理論研究班”,至今已舉辦了13期。

但是,和此前不同,今年的培訓班不再由統戰部六局主辦,而是由去年剛剛成立的八局主辦。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變化,一個重要原因,是新的社會階層的構成發生了變化。

2006年,在第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提出,新的社會階層主要由“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自由擇業知識分子”組成,包括“六種人”:即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中介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

但是,因為在群體構成、職業特征、作用發揮等方面存在較大差別,2013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將“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其他“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并列提出。2015年,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又提出“要加強和改善對新媒體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

2015年9月22日,《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向社會公布,習近平對統戰工作對象的表述和意見在《條例》中有了體現。該《條例》中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與“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并列作為統戰工作對象,也就是說,從統戰工作的角度來看,原來所講的“六種人”中的“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一般不再稱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而應歸入“非公有制經濟人士”。

由此開始,“新的社會階層”明確為四個群體: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中介組織和社會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新媒體從業人員。

2016年6月,中央統戰部八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局)應運而生,專門負責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統戰工作。據了解,這是時隔11年之后,中央統戰部再次設立新的正局級部門,這也成為能夠載入中央統戰部史冊的大事。

政治課講授,尋找新的“切入點”

2016年11月,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向中央有關部門報送了一份報告,提出了從“文化共識”入手,給新階層等十類人講清中華文化,從文化共識教育入手,達到政治共識教育的目的,得到了上級的批準。

位于海淀區萬壽寺的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是一所政治院校。它成立于1956年,由毛澤東定名為“社會主義學院”,周恩來親自籌辦成立。在學院門口處,是鄧小平題寫的“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八個金色大字。

60多年來,這里一直是統戰人才教育培養的主陣地,也是國家干部教育培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統戰部主辦的13期“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理論研究班”都是由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承擔。

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馬列教研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研室主任馮海波看來,給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上“政治課”并不容易。馮海波在這次培訓班上的授課題目是《文化自信與新的社會階層使命擔當》,為了3個多小時的課程,馮海波準備了大半年。

“關鍵是一定要找一個好的切入點。”馮海波說,新的社會階層,知識層次偏高,而來參加培訓的又是新階層人士中的杰出代表,很多人有留學背景,年輕,在校期間接受西方的思想比較多,而且長期游離在體制外。

“體制內的干部基本上有相同的工作經歷,甚至相同的學科背景,日常思考的問題,大家的思維方式,基本都是一樣的。”馮海波說,在工作和現實社會中,這些黨內干部要解決的工作問題和思想問題基本一致。

在給這些體制內的干部授課時,馮海波的切入點就從他們在工作中面臨的具體問題入手,在這個問題上國內外有什么認識,黨的政策方針是什么,回去后應該怎么干,“基本上就這個套路”。

但是,“對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這種傳統的上政治課的方式可能效果就不太好”,馮海波說,“他們如果不認可你的觀點,你就很難給他講得進去,而且可能會得到相反的效果”。

這個問題,在環保部原副部長潘岳2016年履新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后,找到了新的切入點。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袁莎介紹,2016年11月,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向中央有關部門報送了一份報告,提出了從“文化共識”入手,給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非公經濟、新階層等十類人講清中華文化,用包括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中華文化,因群施教,進而由文化共識形成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最終達到政治共識教育的目的。這份報告得到了上級的批準。此后,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用了半年時間,準備課程和講義,主要是針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進行培訓。

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門口,還掛著一塊牌子:中華文化學院。這是1997年加掛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門口的,如今也成了中央社院的一塊“金字招牌”。

“文化這個東西,無論你持有什么樣的政治觀點,無論你關心什么樣的社會問題,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受的教育,但是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其中優秀的東西,這個大家都是認可的。在這方面,可以尋找到最大的共識。”馮海波說。

8位老師授課,包括民主黨派中央負責人

作為新階層的代表人士參加此次培訓,劉峰說他感到很“光榮”,學員們感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在接受了培訓課一個月后,劉峰寫了兩份千字的感想。劉峰是北京某文化傳媒公司的董事長,也是北京市的人大代表,他和劉啟芳都是第13期“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理論研究班”的班委。

作為新階層的代表人士參加此次培訓,劉峰說他感到很“光榮”,學員們感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在一周的課程培訓中,安排了8位老師授課,授課內容包括《當前宏觀經濟變化與宏觀政策分析》、《法治中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社會問題分析》、《“一帶一路”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

授課老師中,有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國家行政學院和中國社科院的教授,也有中央統戰部的官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此外,還有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齊續春,他的授課題目是《如何提高參政議政能力》。

在劉峰看來,這樣的課程設置很特別。他說,很多人了解國家政策都是看新聞,但是聽高層次的專家學者,甚至是副國級的官員,面對面地解析這些政策,感受很不一樣。

“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可能是第一次,這么全面地了解國家社會發展的整體趨勢”,劉峰說,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特別是一些自由職業者,作家和藝術家都特別“宅”,不與社會交往,更別提參與社會治理、參政議政了。

“作為作家,本身非常需要各方面的知識。授課老師很高端,講到很多之前不太知道,不太了解,甚至一知半解的東西,講得非常透徹,對很多事物的看法,又有了新的不一樣的提升。”網絡小說《羋月傳》的作者蔣勝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第13期“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理論研究班”是開創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新局面的“開山篇”,它是今年2月中央首次就加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召開專門會議后,舉辦的第一期培訓。

今年2月底,全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會議召開。據了解,這是黨中央第一次就加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召開的專門會議,是關于新的社會階層群體統戰工作的“定調會”、“部署會”。

在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統戰部部長孫春蘭指出,做好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是加強文化建設特別是意識形態領域安全的需要。

新階層人士將“更多參與決策和社會治理”

“其實,每個人都想做點有意義的事兒,主流的聲音影響帶動你一點兒,就感覺找到了明確的方向,會非常開心。”劉啟芳說。

此次培訓,學員除了集中的課程學習外,還赴廣西百色等地接受革命傳統教育,考察新農村建設。

培訓課程結束后,劉啟芳從北京回到了吉林農村。從2013年至今,劉啟芳在吉林做公益已有4個年頭,4年里她所在的“吉青·吉心工程”項目讓吉林省內6000余名農民接受了免費的心臟病手術,吉林省的9941個鄉村,她已經走了大半。

如今,劉啟芳還常常回想起在培訓班度過的那一周,“感覺比高考還緊張,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的”。最熱鬧的是安排在課后的分組討論,兩場討論的主題都是圍繞新的社會階層如何發揮優勢作用,承擔社會責任。“討論從晚上7點開始,9點結束,但是每次都延時到10點后。”劉啟芳說,10點鐘散會后,大家覺得不過癮,又都跑到組長的房間繼續討論,一直聊到十一二點才散。

“其實,每個人都想做點有意義的事兒,有時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義,似懂非懂,或者有些感覺,這時主流的聲音影響帶動你一點兒,就感覺找到了明確的方向,會非常開心。”劉啟芳說,大家討論中可以看到,其實很多人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用各種方式,用柔軟的手段改變著社會。只不過,之前的這種努力是分散的,沒有人關注的,現在感到“找到組織了”。

這或許正是統戰部門培訓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初衷。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從重新定義新階層,到中央統戰部八局成立,再到今年2月為加強新階層統戰召開專門大會,國家對新階層越來越關注。

“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竹立家說,隨著社會發展,新階層人士會越來越多。這個新的社會階層以年輕人為主力,素質高,具有創新創業精神,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但同時,他們又是體制外的一群人,大多數人不是黨員,這種情況下,如何在未來更好地管理,吸納他們為社會主義事業做出貢獻,是必須思考的問題。

竹立家表示,中央對新的社會階層參與社會治理、參與國家的決策和發展有很高期待,“我相信,今后不只是培訓,還會有更多渠道讓他們參政議政,比如在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里,新階層的面孔還會增加”。

新京報記者 王碩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階層 人士 培訓 中央統戰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