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是“生物藥強國”嗎?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
中國是“生物藥強國”嗎(科技雜談)
趙永新
前不久,一篇題為《美媒:中國崛起為生物技術制藥強國 全球制藥巨頭爭相投資》的翻譯報道在網上盛傳,讓一些業內人士頗為不解:中國的生物藥才剛剛起步,怎么一下子就成了“強國”?
業內人士的疑惑不無道理。隨著基因組編輯等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療效好、副作用小的生物藥成為世界醫藥市場的后起之秀,表現非常搶眼。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十大最暢銷藥品中有8個是生物藥,銷售額占整個藥品銷售總量的31%。近些年隨著大批海歸科學家加盟新藥研發,中國的生物藥研發開始發力,出現了康柏西普等“明星新藥”。但是,由于起步晚、原創能力弱等原因,我們目前還處在追趕階段。比如,去年中國十大最暢銷藥物中沒有一個是生物藥,當年國內生物藥銷售額只占國內藥品市場的5%,還沒有一個生物藥實現出口。
外行看門道,內行看熱鬧。外媒這篇報道中提及的信達生物董事長俞德超博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該報道夸大了中國新藥研發的現狀,應該說中國正在朝著“生物藥強國”這個目標走,但離實現目標還很遠。
近些年來,有意無意地夸大中國創新實力的外媒報道不在少數。比如,全球最大的科技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在連續幾年發布“自然指數新星榜”時,就有“中國正在趕上美國,并已成為一個高質量科研成果產出的強國”“中國科研機構正引領全球高質量科研產出的快速增長”等表述。前不久,某外媒稱:“科技領域的力量平衡正在發生改變……專家們普遍認為,中國距離美國只有一步之遙。”
對于這些熱情洋溢的外媒報道,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予以正確解讀。的確,近些年來在國家的高度重視和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下,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取得了許多世界矚目的重大成果,一些領域正在由“跟跑”向“并跑”轉變,少數領域甚至實現“領跑”,成為國際創新舞臺上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但我們也要看到,與世界科技強國相比,我們還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為:創新基礎比較薄弱,原始創新能力不足,重大原創成果不多,關鍵領域核心技術仍然受制于人,中低端產出占比過大,創新體制政策不夠健全,等等。
對于我國科技實力在世界格局中所處的地位,中外權威機構的評價比較一致。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15》顯示,美國、日本、瑞士、韓國、丹麥、德國、瑞典、英國、荷蘭和新加坡位居全球創新能力十強,美日歐引領全球創新的格局基本穩定;中國國家創新指數排名第十八位,在全球創新陣營中處于第二方陣。去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6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顯示,位列前十的均為發達經濟體,如瑞士、瑞典、英國、美國、新加坡、德國等,中國升至第二十五位。
正是基于對中國創新現狀的科學判斷,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召開的“科技三會”上提出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只要我們保持定力,差距面前不氣餒,成績面前不自滿,贊美面前不陶醉,不驕不躁、一步一個腳印地奮力前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就一定能如期實現。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生物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