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你可能不知道泰戈爾也畫畫

2017年06月09日 16:31 | 來源:藝術記
分享到: 

與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一樣,全球性的現代主義與國家認同所產生的矛盾關系,是印度現代藝術主要上演的戲碼。18、19世紀時,源工業革命的現代主義,使西方社會的群體形態逐漸瓦解,所謂現代藝術,即以藝術反映出個人生活的疏離感及不安。1920年代的印度,雖然有英國殖民統治下帶來的文化認同問題,但因尚未完全工業化,所以并未造成西方國家中個人與社會疏離的現象,再加上當時代表國家主義的孟加拉學院派(Bengal School)的興盛,因此不但沒有附和西方個人主義,反倒形成一股為塑造國家文化而生的凝聚力量。在西方個人主義與反殖民國家主義兩股力量的拉扯下,藝術家在面對沖突時所采取的反應各有不同,豐富的印度現代藝術便如此交織而成。

1922年冬季,在加爾各答舉行了一場包豪斯藝術家展覽,邀請了包括克利(Paul Klee)、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伊田(Johannes Ittes)等知名藝術家參展,這關鍵性的展覽種下西方現代藝術在孟加拉發展的種子。一開始,印度藝術家推崇西方的立體派,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為泰戈爾(Gaganendranath Tagore),以一系列平版印刷卡通式作品最為人所知,而他晚期扭曲物件制造萬花筒般炫目效果的作品,則曾被藝評家稱為后立體派,與德國表現主義相提并論。

泰戈爾(Gaganendranath Tagore)《柏德島上的詩人泰戈爾》(Poet Rabindranath on the Island of Birds).1920.(本刊資料室)

然而在1922至1947年印度獨立期間,有三人對促使印度現代藝術發展相當重要,分別是詩人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雪–吉(Amrita Sher-Gil)和羅伊(Jamini Roy),而三人對于本土藝術的關注與提倡,形成了印度現代藝術的第二時期:原始藝術(Primitivism art)時期。原始藝術在印度的發展,表面上受國際藝術潮流影響,事實上可追溯至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帶領印度農民反抗殖民統治運動,自1920年代起,印度的國家主義藝術便與國土不可分割。詩人泰戈爾是第一位運用原始藝術元素創作的藝術家,泰戈爾傳奇地在他詩人聲望達到巔峰的67歲時開始自學畫畫,其充滿爆發力的想像創作不比克利和恩斯特(Max Ernst)遜色。對泰戈爾而言,孟加拉學院派太狹隘,他傾向用世界性的藝術語言來創作,他的畫作與其正規的文學風格截然不同,這種必要性的自發創作,和西方表現主義與超現實主義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潛意識論述來革新的動機是不同的。

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鳥》(Bird).約1930.(本刊資料室)

印度現代女性藝術家第一人,非雪–吉莫屬。1913年生于布達佩斯,1934年從巴黎回到印度,提倡印度本土藝術,雪–吉對原始藝術的熱愛是受到高更(Paul Gauguin)大溪地作品的影響,她的作品多以貧窮、聾啞、默默無名的人為主題。早逝的雪–吉,在她生命的晚年,發展出強烈顏色及平面造形的繪畫風風格,以及展現對女性的憐惜之情,《童婚妻子》(The Child Bride)就是其中一幅代表作。

雪–吉(Amrita Sher-Gil)《童婚妻子》(The Child Bride).1936.(本刊資料室)

羅伊是1922到1947年期間第三位重要的先驅藝術家。畢業于加爾各答美術學院(Calcutta Art School),羅伊致力融合東西方藝術,想要找到真正屬于印度的藝術表現方式。他不斷嘗試各種藝術形態來汲取靈感,從卡利格特繪畫(Kalighat Paintings),到印度的農村藝術,到三紹斯(Santhals)部落的藝術,最后追尋到他自身家鄉西孟加拉班古拉(Bankura)地區的民間藝術,經過漫長的自我探索旅程,最后終于創作出線條簡單粗獷、色彩單純明快的風格。羅伊對本土藝術有嚴格的定義,第一,他拒絕用西方的油畫顏料,轉而用印度本地制作的天然顏料;第二,放棄主題與城市及殖民文化緊密連結的卡利格特繪畫,第三,排斥個人主義,不但工作室匿名,推動集體創作且不署名,他的這些堅持,使他成為印度現代藝術甚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羅伊(Jamini Roy)《女子》(A Woman).1940年代.(本刊資料室)

接近殖民時代的尾聲,藝術因背負社會責任而與社會運動產生共鳴。所謂改革派藝術團體(Progressive art groups)突然涌現印度各地,他們反對國家主義,提倡社會正義公平,他們不認同孟加拉學院派、羅伊、雪–吉、甚至泰戈爾等曾為印度現代藝術奠定基礎的人物,而熱情擁抱馬克思主義知識分子,特別是印度人民戲劇協會 (Indian People’s Theatre Association,IPTA)和其他激進的寫作團體。最早的激進藝術團體,1945年成立于加爾各答,成員包括達斯古塔(Pradosh Das Gupta)、森(Paritosh Sen)、茍思(Gopal Ghose)、馬祖德(Nirode Mazumder)、太格爾(Shbho Tagore)和阿貝丁(Zainul Abedin)。最早的藝術村則成立在馬德里附近的一個小村落朱拉曼達(Cholamandalam)。這些團體中,又以「孟買激進藝術家團體」(Bombay Progressive Artists Group)最為人所熟悉,其中的成員有亞拉(K. H. Ara)、巴克( S. K. Bakre)、蓋德(H. A. Gade)、胡珊(M. F. Husain)、拉札(Sayed Haider Raza)和蘇札(Francis Newton Souza),成立于1947年,隨即于1956年解散,雖然時間短暫,卻是對印度當代藝術最具影響力的團體。

1950到1970年代,自由世界與共產主義國家冷戰,寫實派因與蘇維埃共和國的社會主義聯想而被冷落,抽象派則因自由世界藝術家的推崇如日中天。然而在全球性的抽象浪潮里,印度不斷有股力量把藝術家們拉回具象創作,完全放棄人物畫或敘事畫的人屈指可數。這段時間,有些藝術家追隨雪–吉的腳步移居巴黎,有些則搬到紐約、倫敦這些當時的新藝術中心,其中曾是孟買激進藝術家團成員的蘇札和拉札是第一批海外藝術家。從國外回到印度的藝術家,帶回了從法國抽象畫衍伸出來的半具象風格,形成印度獨立后特殊的藝術環境。對電影、音樂、攝影、文學、珠寶、織品都有興趣,才華洋溢、充滿生命力的胡珊,則成為印度經濟改革所帶來的活力象征。具象畫復興于1970年代,但沾染了許多諷刺與政治色彩,這反映出當時印度藝術普遍政治化,及后殖民時期寫作與女權運動對藝術的影響。

拉札(Sayed Haider Raza)《水滴》(Jala Bindu).1990.(本刊資料室)

獨立之后,印度藝術家逐漸開始反駁現代主義,主張文化的獨立性。此時期的許多藝術家發現他們的根,源于國土和人民,于是試著打破高級與次等藝術、精英與平民的界線。總而言之,獨立之前,現代主義躊躇地進入印度;獨立后快速散布開來,一直到今天,都還在持續發酵中。


編輯:楊嵐

關鍵詞:藝術 印度 藝術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