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別再刷屏“高考準考證”了!專家提醒謹防信息泄露風險

2017年06月07日 14:20 | 作者:魏董華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杭州6月6日電(記者魏董華)掃描二維碼制作自己的“高考準考證”,臨近高考,一款輸入個人信息就能自動生成“高考準考證”的小應用刷爆社交網絡。有專家提醒,性格測試、星座測試、結婚證生成器等類似的互動小游戲背后,可能存在個人安全信息泄露的風險,有可能會被不法分子利用于攻擊個人移動銀行。

“這是一種對高考的緬懷。”大部分網友都抱著類似心態,掃描二維碼打開鏈接,上傳自己正面照的同時,還填寫姓名、入學年份等個人信息。最后形成一張模擬的“高考準考證”,里面還有考試科目時間等。

記者發現,如果用戶上傳的不是人臉正面照,系統將因無法識別而要求重新上傳照片,如果沒有填寫姓名,也無法制作準考證。而在應用界面的底部有一行說明:主辦方不搜集和儲存個人信息。

事實上,這是互聯網系統通過人臉頭像識別技術,根據臉部輪廓和特征、性別等元素,進行面部處理。專家認為其中涉及到個人信息的泄露隱患。

浙江省公安廳網警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后臺會擁有用戶真實姓名和真實頭像,非常危險。當前人臉圖像識別在銀行支付系統中應用廣泛,這種“臉型密碼”一旦被盜取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用戶損失。

記者注意到,不少商家品牌都進行過類似的傳播活動。比如,情人節時的“結婚證生成器”、“六一兒童節”期間的“我的小學生證件照”等,都是通過在網絡上填寫個人信息上傳真實頭像生成的。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利用互聯網抓住人的好奇心,利用社交網絡獲取個人信息,這種類型的測試往往帶有病毒式的傳播。“通過看似有意思的互動活動,采集用戶的真實信息,這些真實信息會和手機的IP和串號進行綁定,再通過針對性的策劃進行詐騙。”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微信朋友圈早有明令禁止此類測試內容傳播,但這類活動仍屢見不鮮。一些商家通過營銷手段竊取用戶信息,惡意營銷、追求不正當的經濟目的,損害著網民的切身利益。

浙江騰智律師事務所麻策律師認為,目前有很多互聯網公司為吸粉,采取互動游戲的個性分析等方式,掘取用戶個人信息,但沒有對用戶提示個人信息已被收集以及日后數據使用規則,如果收集的信息可形成用戶數據畫像并指向可識別對象,可能構成非法收集信息行為。

專家提醒說,現在對于社交網絡的個人信息獲取比較泛濫,要從個人信息安全和個人財產安全角度出發,不要隨意填寫個人信息,避免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

編輯:梁霄

關鍵詞:高考 準考證 泄露 風險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