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歐洲宮廷貴婦曾以擁有奢華扇子炫耀
集合多種精細工藝于一身的清代廣作外銷扇一度成為時尚代名詞
“廣州制造”“中國趣味”曾一度成為時尚的代名詞,風靡歐美。清代廣作外銷扇正是其中的代表產品。廣東省博物館研究館員白芳表示,扇子在東西方都有悠久的發展歷史,最初都是身份、地位、禮儀的象征。“歐洲宮廷貴婦往往以擁有一柄奢華精美的扇子作為炫耀攀比的資本”。
扇子最初是身份、地位、禮儀的象征
歐洲宮廷貴婦以有奢華扇子為自豪
18世紀至19世紀中葉是廣州對外貿易的黃金時期,廣州不但是絲綢、瓷器、茶葉等中國大宗傳統出口商品的集散地,更是世界奢侈品、時尚用品加工制造的重要產地,“廣州制造”、“中國趣味”一度成為時尚的代名詞,風靡歐美。
福布斯在《1825-1830年的廣州商鋪》中寫道:“1822年,廣州十三行一帶有5000余家專營外銷商品的店鋪,約有25萬的男人、女人和兒童加入到外銷商品的生產制作過程中,廣州的藝術家在象牙、術帽、碎碟、檀香木等雕刻制品、竹木家具、漆器、金銀器、織繡、藤制品等方面的精湛技藝聞名于世。”
清代廣作外銷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是廣州工匠根據海外市場需求生產制作的中西藝術風格共融的扇子,它們材質名貴、工藝奇巧、紋飾華美、色彩絢麗,充滿東方風情。169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商船首次在廣州訂制了8萬件外銷扇,這些扇子一抵歐洲市場,就備受青睞。
白芳表示,扇子在東西方都有悠久的發展歷史,最初都是身份、地位、禮儀的象征。中世紀以來,扇子被歐洲女性視為服裝必不可少的點綴品,是優雅時尚的體現,也是社交禮儀中的必需品。因價格昂貴,歐洲宮廷貴婦往往以擁有一柄奢華精美的扇子作為炫耀攀比的資本。
乾隆用玳瑁、黑漆描金作扇面或扇骨
嘉慶出現紙質、絲質、檀香木扇面
據記載,清光緒六年(1880年)中國出口貨品清單中,各個種類扇子的數量達到6287989把,共值銀38881兩。這些在廣州制作的“廣州扇”就材質而言包括了多個種類,大致可分為象牙折扇、象牙團扇、紙面折扇、紙面團扇、累絲銀扇、玳瑁折扇、金漆折扇、檀香折扇等八大類別,當中又以備稱為“卜瑞斯扇”的象牙折扇做工最為精細,也最名貴。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館長黃海妍介紹,成扇都是批量生產的,使用何種材料取決于外銷市場的需要。而批量生產時因為要考慮生產成本以及制作的方便,所以,同時期制作的各種成扇往往材料相近、工藝相近,裝飾風格和題材也類似,這種批量生產無論是材質還是制作工藝都具有階段性,從康熙、雍正及乾隆中期以前是珍貴而精致的象牙扇,乾隆中期開始用玳瑁、黑漆描金、銀、貝殼作扇面或扇骨,發展到嘉慶以后出現了紙質扇面、絲質扇面、檀香木扇面等,反映了不同時期貿易和市場的需求,這種需求也與生產成本由較昂貴變化為較低廉相適應。
廣州扇扇面題材通常是
黃埔港、十三行商館區
據《廣東工藝美術史料》記載:廣州制扇作坊和扇莊主要集中在今廣州大新路、狀元坊、德星路、長壽路一帶,其中“扇仔行”專制拍扇胚;“貢牙行”專做扇骨拉花;“牛骨行”專刨骨料;“雅風行”專裱扇面。“仁風行”裝配成品。以至于一些匠心獨運、技藝精湛的廣作外銷扇還被選作地方貢品進奉清宮,它們除供皇室夏日拂暑、獵奇把玩之外,也經常被作為賞賜之物,遠賜鄰邦;甚至還有銷售到海外的廣作外銷扇又被清朝使臣作為禮品從海外進呈入宮。
白芳表示,小小一柄廣作外銷扇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它是廣州本地文化與歐洲文化的一次相遇,也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一次碰撞。
廣州銷往西方的折扇,在扇面上常常以水彩水粉畫的形式繪制一些風景作為裝飾,風景畫的題材通常是廣州黃埔港、十三行商館區一帶的風光。
相關研究者連文舟曾撰文道:“與中國傳統扇面不同,外銷扇子通常會在扇面繪畫的周圍環繞著帶有花枝和動物裝的邊飾。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外銷扇子的質量越來越高,工藝日趨復雜,在扇骨廣泛采用浮雕、鏤雕工藝,扇面繪畫以水彩畫為主,取材于廣州一帶的風景,記錄了當時廣州的地貌和中西貿易狀況,還有一些扇面取材西方銅版畫、神話故事等。”
夏日晚會上每位女士
人手一把來自廣州的扇子
清代廣作外銷扇是集合多種精細工藝于一身的精美工藝品,凡涉及雕刻、漆器、金銀器、織繡、繪畫等各個行業的工匠藝人都不同程度地加入到廣作外銷扇的生產制作過程中。廣作外銷扇的工藝技法有透雕、劈絲、剔地淺浮雕、鏤通雕、陰刻、描金漆、金銀累絲、廣繡、彩繪等等多種工藝。廣州制扇藝人匠心獨運,因材施藝,精工細作,生產制作出了令世界嘆為觀止的廣作外銷扇品牌。
白芳撰文寫道,歐洲的宮廷貴婦都競相以擁有一柄精致華美,充滿異國情調的廣州外銷扇為最新時尚。19世紀,在美國東部海岸城市,幾乎沒有一位女士不拿著一把來自廣州的扇子出現在夏日晚會或時裝舞會上。
中西貿易往來頻繁
扇子生產出現國際化現象
廣州外銷成扇的價格并不高,因此對歐洲的制扇業產生了很大的沖擊。從一份1752年刊登在英國布里斯托爾市雜志上的《請愿書》可看到,英國制扇工人曾抗議從東方大量進口扇子,因為這大大沖擊了當地的扇子市場。
倫敦1852年出版的《萬國工業博覽會評委會關于30類展品的評審報告》中也提到,工藝高超、價格低廉使得中國的扇子極具競爭力:在扇子制作方面,中國和法國是最大的競爭對手,幾乎壟斷了全世界的扇子生產業。在漆面扇領域,中國無可爭議地被認為是最好的產地,在木制、骨制、象牙、珍珠的雕刻和鉆孔技術上中國沒有任何競爭對手(尤其是考慮到價格因素的話更是如此)。即使在普通扇制作上,中國扇設計富有新意,色彩鮮艷,繪圖工麗,工藝考究。
黃海妍介紹,做工考究、價格低廉的中國扇子使得歐洲的扇子制作出現了新的生產方式。在17至19世紀,歐洲也大量生產各式扇子,這些扇子使用的材料和制作工藝,讓我們看到當時扇子的制作已出現了國際化的模式,一把折扇尤其是象牙折扇,往往是扇骨在中國制作,材料來自印度半島或非洲大陸,上面的彩繪圖畫,可能是英法工藝師的杰作。記者 梁志欽 實習生 梁婉瑩 李培浩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歐洲宮廷貴婦 奢華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