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多媒體藝術先驅奧托·皮納:讓自然成為藝術家

2017年01月16日 14:27 | 來源:YT藝術云圖
分享到: 

藝術與自然的關系是什么?千百年來,藝術家們用自己的畫筆,在畫布上描繪他們看到的自然世界。不管是古典時期的華麗與理想,還是印象派的浪漫與抒情,自然世界始終是藝術家們靈感的來源。然而進入20世紀50年代,在德國藝術家奧托·皮納(Otto Piene)的“零派”(Zero Group)中,這種關系改變了:自然不再是藝術的對象,變成了藝術的創作者。


1960年代晚期的奧托·皮納1960年代晚期的奧托·皮納


“零”是原點,也是一切可能

零是靜默。零是開端。零是圓滿。零是旋轉。零是月亮,零是太陽。零是潔白。零是荒野。零浮游為天空,飄垂為夜幕?!憔褪橇恪?/p>

  ——“零派”宣言

很多人都知道,納粹元首希特勒是一位藝術愛好者。但是元首愛藝術也不一定是好事:在納粹德國時期,鐘愛古典藝術的希特勒把一切現代主義藝術都當作“墮落”,他曾舉辦“墮落藝術展”諷刺批判這群前衛藝術家們,對現代藝術趕盡殺絕。于是一向長于抽象藝術的中德國就此喪失領先地位。


5

1937年“墮落藝術展”現場1937年“墮落藝術展”現場


二戰后,當歐洲還未從戰爭的創傷中恢復過來時,波洛克已經在美國掀起了一場“行動繪畫”的抽象表現主義熱潮。幾年之后,這股“行動繪畫”的熱潮回流到歐洲,重新影響德國藝術家們的創作。于是如漢·特里爾(Hann Trier)、彼得·布呂寧(Peter Brüning)等人,開始讓顏料肆意在畫布上流淌,讓顏料和筆觸的節奏與韻律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杰克遜·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 - Number 17A杰克遜·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 - Number 17A


1

然而這種隨性的抒情方式很快就遭到了反對。1957年,奧托·皮納(Otto Piene)和海因茨·馬克(Heinz Mack)一同成立“零派”。這個派別反對用繪畫表達感情,他們希望回到原點,把一切主動權交給自然、交給科技,讓自然表達自己,而不是給它強加任何藝術家的主觀感情:“零”是原點,也是一切可能。

“零派”宣言:“新理想主義的零”(Zero der neue Idealismus)“零派”宣言:“新理想主義的零”(Zero der neue Idealismus)


“玩火”作畫:自然是個藝術家

繪畫是什么?繪畫是磁場、是創作者靈感碰撞融合的舞臺、是色彩的流動、是宇宙最深處的回響,繪畫讓觀者血脈噴張……

  ——奧托·皮納

奧托·皮納,黑色是滾燙的(Otto Piene,Das Schwarz ist heiss, 1967)奧托·皮納,黑色是滾燙的(Otto Piene,Das Schwarz ist heiss, 1967)


在以奧托·皮納為代表的“零派”藝術家眼中,自然不再是藝術表現的對象。他們建立了一種新的藝術與自然的關系,讓自然本身變成了可以進行創作的藝術家。和波洛克一樣,他們也在進行一種創作的表演,但不同的是,“零派”藝術家把主動權完全交給了自然——藝術家在這個過程中自由了。

奧托?皮納(Otto Piene), Lugde奧托?皮納(Otto Piene), Lugde


奧托·皮納最早開始在他的“煙霧繪畫”中用到火,之后完全讓火來決定他繪畫的形式:他讓可燃的顏料在畫面表面燃燒、凝結、成型、上色、轉化……火焰對畫面做了什么,他的作品最終就會呈現出什么——自然代替他成為一名藝術家,而他的雙手完全被解放出來了。

奧托·皮納,綠色空間(Otto Piene, Green Space, 2001)奧托·皮納,綠色空間(Otto Piene, Green Space, 2001)


奧托·皮納 下降(Otto Piene,Down, 1994)奧托·皮納 下降(Otto Piene,Down, 1994)


光之芭蕾:一場光的舞蹈

沿著這種思路,奧托·皮納在接下來的創作中又讓光創作了屬于自己的作品。1959年,奧托·皮納創作了作品《光之芭蕾》(Light Ballets)。他用挖空小孔和細線的紙板做了一個“燈罩”,讓光從孔洞中發射出來。

奧托·皮納2011年展覽“光之芭蕾” 現場奧托·皮納2011年展覽“光之芭蕾” 現場


之后的幾年里,他逐漸把《光之芭蕾》升級成可以轉動,并配有音樂的作品。在作品的展示中,整個房間充滿了迷幻的光點,帶領著觀眾隨著音樂的節奏舞動。幽暗的房間如外太空一般變幻莫測。

1奧托·皮納2011年展覽“光之芭蕾” 現場奧托·皮納2011年展覽“光之芭蕾” 現場


天空藝術:彩虹點亮天空

正如石匠是哥特時代的藝術家一樣,駕駛噴氣機在空中留下霧化尾痕的駕駛員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家。我們的作品應該能被充氣、被點燃,或者能被發射到激光波到達的地方。

  ——奧托·皮納

奧托·皮納最著名的作品,要屬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閉幕式上的《奧運彩虹》(Olympic Rainbow)。這是六十年代末起皮納的一種新嘗試:天空藝術。

奧托·皮納,奧運彩虹 (Otto Piene, Olympic Rainbow, 1972)奧托·皮納,奧運彩虹 (Otto Piene, Olympic Rainbow, 1972)


1972年,在慕尼黑奧運會中,背負著沉重歷史的德國希望以一個全新的面貌示人,于是將奧運主題定為“彩虹”,在閉幕式中,皮納這件由5根聚乙烯管組成的作品騰空升起,象征著戰后德國的希望與和平。

奧托·皮納,奧運彩虹 (Otto Piene, Olympic Rainbow, 1972)1奧托·皮納,奧運彩虹 (Otto Piene, Olympic Rainbow, 1972)


在之后的幾十年中,“天空藝術”成為皮納創作的主要方式。

4

2

直到2014年他去世的前一天,仍然在柏林新國家美術館布置他的新展覽“More Sky”。

在西方藝術史中,不乏藝術與科技的互動,在皮納的作品中,自然、機械和光都被融入藝術創作的方式之中。而藝術走出“藝術本體”不只有這一種方式。近日在北京OCAT研究中心舉辦的展覽“德國影像:藝術家的傳奇”中,展示了包括《奧托?皮納——從零到彩虹》在內的八部紀錄片,講述德國藝術傳奇大師的創作故事。

3

這其中有倡導“人人都是藝術家”的約瑟夫·博伊斯,有在非洲建立“戲劇村”的克里斯托弗·施林格塞夫,也有用攝影記錄工業發展的貝歇爾夫婦。這些紀錄片讓我們看到了藝術家的創作軌跡,把作品還原到創作過程中,告訴我們藝術家在成為傳奇的路上要經歷和克服的種種。

編輯:陳佳

關鍵詞:多媒體藝術先驅 奧托·皮納 讓自然成為藝術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