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國家科技大獎為創新氛圍再添“一把火”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 題:國家科技大獎為創新氛圍再添“一把火”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胡喆、白國龍
高溫超導、中微子振蕩、三江源地區生態恢復……借著9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東風”,一批深奧的科學名詞“飛入”尋常百姓耳中。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碩果累累,以獲獎項目為代表,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大科技成果在我國不斷涌現,筑牢了國家核心競爭的基石。
——我國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新征程中走得扎實、走得飛快。
“載人航天”“FAST望遠鏡”“‘墨子號’量子實驗衛星”“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從奮力追趕,到“比肩”并進,到部分成果世界“領跑”,一系列中國創新令世人矚目、國人自豪。
北斗二號衛星工程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衛星系統總設計師楊慧表示,北斗二號衛星工程歷時8年研制建設,擺脫了對國外衛星導航系統的依賴。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獲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陳和生院士說,要通過戰略性、前沿性的基礎研究,解決我國科技發展中“最難啃的硬骨頭”和“制約發展的瓶頸點”。
——基礎研究是支撐科技強國的“創新源”。
在當前科技創新的好形勢下,更須下大力氣加強基礎研究,千方百計在原始創新上不斷突破。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所長王玉鵬說,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趙忠賢院士在基礎研究方面有卓越貢獻,他的獲獎再一次表明國家對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視,也向公眾普及了基礎科學的重要性。
對科研院所而言,科技獎勵在激發科研人員創造熱情、鼓勵科技創新、促進拔尖人才成長等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科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完成的“新型核能系統的中子輸運理論與高效利用方法”獲得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該項目關系到核反應堆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核安全所所長吳宜燦說,獎勵大會對科技工作者是莫大的激勵,在科技飛速變革的今天,我們應該有“要么創新、要么消亡”的歷史使命感,以“沒有任何借口”的魄力,引領科技創新,助推中國夢實現。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專門從事光電裝備研發,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面積中階梯光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長春光機所所長賈平說,科技獎勵是對科技人員科研能力和科技成果的肯定性評價,也對科研工作起導向性作用,對推動科研院所弘揚“安、鉆、迷”的科研精神,營造鼓勵創新的科研氛圍起到重要作用。
——培育更多創新土壤,釋放更多創新活力。
在全球100家科研產出增加最多的科研機構中,有40家來自中國。國際知名學術刊物《自然》發布的“自然指數2016新星榜”顯示,中國科研機構正引領全球高質量科研產出的快速增長。
不少科技工作者同時表示,我國科技工作出現很好的發展勢頭,取得了豐碩成果,但也要清醒看到差距,“同志仍需努力”。
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機制,能提高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效率。“作為一家中科院旗下的化工新材料高科技企業,不僅要加大創新能力的投入,也要關注科研成果的轉化。”聯泓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說,公司正在籌劃建設化工新材料技術成果轉化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的提升,為行業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鼓勵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必須建立長期穩定的支持機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將激發出全社會的潛力。中國科學院大學公管學院法律與知識產權系副教授劉朝說,中央此前出臺了《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法規,尊重知識和人才、鼓勵創新的導向性突出,將在更大范圍內催生卓越思想和突破性創新。
編輯:曾珂
關鍵詞:國家科技大獎 創新氛圍